為充實全市各社區(村)防疫力量,“萬眾紅心”志愿者們積極響應上級和集團公司黨委號召,紛紛加入到社區(村鎮)疫情防控工作中來,他們便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防疫志愿者”。
安居煤礦黨委、團委積極動員廣大黨員干部、團員青年、職工群眾加入到“防疫志愿者”隊伍中來,與社區工作者并肩作戰,把守小區進出口、參與入戶摸排登記、 輔助核酸檢測、篩查信息錄入、引導居民全員核酸檢測、防疫后勤物資運輸供給......他們的奉獻精神令人敬佩,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下面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吧!
01徐偉東,共產黨員——一線“大白”
今天是徐偉東同志做志愿者的第8天。他既是一名黨員又是一名退伍軍人,作為第一批靜態管理的小區居民,9月初,就積極參與到社區志愿服務隊伍中去,主動申請協調防疫物資發放、核酸信息采集、向居民喊話,安撫居家群眾、24小時深夜輪值值守等工作,在社區抗疫的各個“關卡”都能見到他忙碌奔波的身影,截至目前持續參與各項防疫志愿服務累計時長190多小時,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退役軍人的使命和黨員的擔當,筑起守護群眾健康的堅實壁壘。
02孟劉震,青年職工——一線戰疫者
孟劉震,安居煤礦企管保衛科職工。疫情發生以來,他第一時間主動報名成為戰“疫”一線的志愿者。24小時門崗值班、人員信息摸排登記、社區消殺、小區定點督查巡邏等工作,看似每天平凡而普通的服務,卻讓他內心充滿感動和溫暖,他用實際行動影響著身邊的鄰居。作為一名社區志愿者,孟劉震始終堅守當好“守門員”的志愿初心,他說,“在日常工作中,我的職責是守護企業的大門,保衛全體職工的安全,如今疫情當前,我更要守好社區大門,保衛社區人民群眾的安全。”
03田遠,共產黨員——核酸檢測采樣員
田遠,安居煤礦機關黨支部一名黨員。作為退役軍人的田遠當得知社區需要志愿者時他主動報名,與其他志愿者一起出謀劃策,招募、動員核酸檢測志愿者,組織人員陪同專業醫護人員開展凌晨核酸采樣工作。當志愿者們服務受挫時他也總能用風趣幽默的方式幫助大家緩解情緒、積極正向引導大家繼續工作;當檢測現場引導人員緊缺時他總能及時補位,化解現場的小“危機”,在高強度、高頻率的疫情防控服務中,田遠無不彰顯著一名軍人的本色,傳遞著正能量。
04崔德林,青年職工——一線“志愿彩虹”
“請大家保持一米距離,排好隊,主動出示您的健康碼或身份證!”這是安居煤礦崔德林每天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作為汶上縣壩口社區的志愿者,他每天清晨五點前到達社區,提前為醫護人員布置好核酸采集工作臺,并在核對參與核酸檢測人員信息無誤后,有序組織居民按規定進行排隊,為醫護人員能夠高效開展核酸采集工作打好基礎。
05唐延浩,青年職工——社區志愿者
“老師兒,您把口罩戴好,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阿姨,家里有吃的就盡量別出門,出門做核酸要戴好口罩。”這是安居煤礦青年職工唐延浩正在勸說鄰居們做好居家防疫工作。在防疫特殊時期,他主動投身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在工作中他以“愛心”做好社區購買生活物資、幫扔垃圾等“后勤保障”;以“耐心”做好個別不支持、不配合居民的思想工作,細致做好情緒疏導和政策解釋,讓居民真正理解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06張亞瑤,青年職工——防疫“藍精靈”
張亞瑤(左一)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居民線上選購生活物品。看著小區門口堆積成小山的生活物資,一個想法在張亞瑤心中萌生,他當即找來小區的其他志愿者商議,“生活物資扎堆,配送不及時,很多鄰居等待幾天都領不到,我們成立物資配送小隊,既可以分擔小區門口堆積壓力,又可以讓居民安全快速收到物資,也讓小區疫情防控工作井然有序”。說干就干,他們當即成立了“藍色代跑”疫情防控配送小隊,為居民提供“送物資上門”服務。
07魏玉增,共產黨員——社區志愿者
“您好!請大家有序下樓,按照一米距離排隊做核酸。”上午5時,社區內的“大喇叭”準時響起,喇叭中傳來了鏗鏘有力的聲音,這個聲音是安居煤礦黨員魏玉增。在防疫特殊時期,原本在村黨支部報名參加志愿者的他,臨時被封控在縣城社區,便就地投身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去。縣城社區作為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也承擔很大的壓力,從人員摸排、小區出入管控、居家人員服務,到政策解讀、居民溝通、小區消殺……作為社區的志愿者他說:“雖然累,但是只要能守護好這萬家燈火,在哪里服務都是一樣的,能得到居民的認可,我們的辛苦都值得。”
像他們一樣,正在默默奉獻的社區志愿者還有很多,每天都在演繹溫情動人的志愿故事。“萬眾紅心”志愿者們齊心協力,共同建筑起社區一線“防疫墻”!感謝每一名志愿者的付出,為這些防疫志愿者們點贊!
文丨馮瑩瑩 圖丨志愿者提供(安居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