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從集團公司組織的權屬煤礦企業《防治水“三區”管理報告》專家會審現場傳來喜訊,安居煤礦自主編制的《防治水“三區”管理報告》順利通過審查。
“內容全面、思路清晰、資料詳實、依據充分、結論明確,切合實際,對礦井安全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編制質量很高。”專家組在聽取了該礦匯報,現場質詢討論后,對該報告給予了充分肯定,“報告符合我省《煤礦防治水“三區”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同意通過評審。”
“內容全面、思路清晰、資料詳實、依據充分、結論明確,切合實際,對礦井安全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編制質量很高。”專家組在聽取了該礦匯報,現場質詢討論后,對該報告給予了充分肯定,“報告符合我省《煤礦防治水“三區”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同意通過評審。”
據了解,“三區”是煤礦分煤層劃分的可采區、緩采區、禁采區。編制防治水“三區”管理報告是《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印發煤礦防治水“三區”管理辦法的通知》的最新要求,以此強化煤礦防治水“三區”管理和基礎工作,提升煤礦防治水工作水平,從而達到有效預防煤礦水害事故的目的。
“這是一項全新的任務,我們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沒有模板可供參考。但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自己的煤礦,與其借助外力,不如自食其力。”該礦總工程師曾獲濟寧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的王緒奎介紹說,“我們有信心啃下這塊‘硬骨頭’,一定能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因為我們有扎實的基本功和充實的數據庫作支撐。”為了圓滿完成報告編制任務,該礦成立了5人“攻堅小組”,王緒奎義不容辭地擔任了組長。
報告編制人員詳細參閱了《煤礦地質工作規定》《煤礦防治水細則》《煤礦安全規程》等13部參考資料,像“礦井年度涌水量”和“礦井涌水量與降水量”這樣的關鍵數據最早追溯到了2011年,該礦歷時25天,反復修改4次,最終形成4萬余字的“接地氣”的報告。因報告內容翔實、數據信實、客觀真實,確定了它在保障該礦安全生產中的指導性“地位”。
“報告編制過程中,我們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骨干人員外派出差時,我們就通過電話、微信和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交流磋商,一刻也不耽擱,需要確定歷史數據時,我們就‘翻箱倒柜’,必須確保查實查準。”看到辛苦付出的結果被認可,安居煤礦地測科科長張曉華難掩激動的心情,“成功自主編制了這份‘原汁原味’的報告,過程雖然艱辛,但大家得到了鍛煉和提升,同時也提振了士氣、增進了團結、增強了信心,為鍛造一支敢打硬仗富有韌勁的地測‘鐵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文丨張磊 圖丨劉鹍臣(安居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