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聚焦礦井全面回撤形勢下,提升運輸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安居煤礦強化“大黨建”思維,堅持黨建工作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以“打造‘本質安全型’標準化回撤工作面”為目標,錨定標準化提升和自動化升級兩個方向,壓緊壓實責任,強化擔當作為,凝心聚力攻堅,用激情和汗水交出了一份提升運輸安全“大會戰”高分答卷。
下好黨群聯動“一盤棋”
安全是企業最大的效益,安居煤礦堅持把黨建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把“融入賦能”作為推動企業安全穩定的“紅色引擎”,持續完善銜接緊密的責任鏈條,抓融入、提質效、保安全,形成黨群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做到與安全生產同題共答、同頻共振。
聯合創好條件,對回撤物資進行封裝車,協同運送至指定地點……一場提升運輸安全“大會戰”100分趣味運動會在安居煤礦工業廣場火熱進行,“接力會戰”“規范運輸”“安全距離”“時刻保持警惕”等9個突顯提升運輸安全管理關鍵要素的競賽項目依次開賽。“一陣陣‘觸電’的感覺讓我記憶深刻,我將在以后的工作中時刻提醒自己和身邊的工友按章操作、規范操作、安全操作。”挑戰了“安全站位”項目的回撤攻堅隊隊員楊佐民感受頗深。
此外,該礦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的理論學習與宣傳教育,利用班前會、學習日等時間,組織職工進行安全生產必知必會知識答題活動,提升職工綜合素質;聚焦“親情囑安”,開展“共建親情港灣、共筑安全防線”系列活動,以情感沖擊和情感融入的方式,把安全宣教的觸角延伸至區隊、班組、家庭和個人,進一步營造了決戰決勝提升運輸安全“大會戰”的濃厚氛圍。
瞄準標準提升“一條線”
“無論礦井處于哪個階段,安全標準化是必須要一以貫之的原則,要堅持以標準化‘亮點工程’、‘精品工程’、‘內化工程’為主抓手,以標準化提升促安全,確保各項安全目標任務順利實現。”在開工第一課上,該礦黨委書記、礦長蔣凌強這樣說。
在西大巷支架拆裝硐室,“黃、藍、綠”三色地板顏色醒目。“黃色表示警戒區域,藍色表示重物波及區域,綠色表示安全站位區域”,該礦安全監察部負責人介紹說,用顏色區分標識提醒現場安全站位區域,提高了作業人員現場安全站位行為管控能力。
在礦井回撤特殊時段,該礦錨定“關一個標準化礦井”目標不動搖,圍繞支架回撤點、支架換裝點、支架拆節點“三個關鍵點”,設置工序操作流程圖、事故案例警示牌板、安全注意事項、安全管理規定和安全標語,持續提升職工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在單軌吊運輸線、地軌運輸線設置專用人行道實現“人車分流”,在支架回撤路線實施“亮燈工程”,改善作業環境,確保提升運輸平穩安全。
另外,自提升運輸安全“大會戰”活動開展以來,該礦以“24小時動態達標、360度空間無死角”為指導,以提升運輸系統為主線,大力開展全方位、全覆蓋的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系列活動,為實現礦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構建裝備升級“一張網”
“這個調架平臺也太給力了!有了它,我們半個小時就能抽一臺支架!”該礦綜采工區職工聶井勝興奮地說。該礦新投入的支架調移裝置使掩護支架拉移、支架降架、支架調向實現遠程遙控操作,因安全系數高、操作便捷、出架效率快,深受職工好評。
支架調移裝置使操作人員遠離危險波及區域;單軌吊進切眼,單軌吊起吊、運行實行遠程遙控操作,單軌吊機車安裝“接近保護”,使運輸系統實現本質安全;支架拆節點采用風動葫蘆替代手拉葫蘆,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提升了安全系數;關鍵區域對角安設攝像頭,實現“無監控不作業”“有盲區不作業”……該礦以提升運輸安全“大會戰”為契機,以回撤工作面系統裝備提升為方向,盯緊抽待撤支架、調回撤支架、拉掩護支架、運回撤支架、拆液壓支架“五道關鍵程序”,提升裝備本質安全。
“單軌吊進切眼+自動調架裝置+氣動單軌吊拆裝+遠程操控”聯合作業,工作面回撤作業實現全流程自動化、可視化,作業人員由7人減少到4人,單架調移時間由40分鐘壓減至約20分鐘,安居煤礦形成了本質安全型撤面模式,受到集團公司通報表揚。
文/圖丨肖淑慧(安居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