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居煤礦黨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積極響應山東省委省政府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號召,立足濟寧資源型城市轉型現實,堅持把黨建工作“融入大局,創新企業轉型方式;融入中心,創新黨建引領模式”,勇做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走出了一條“千米以深”關停礦井向現代物流服務企業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一、融入大局,創新企業轉型方式

(一)解放思想,更新發展理念。安居煤礦是濟寧能源下屬的一座中型煤礦,位于濟寧市區高架路南端,核定年生產能力120萬噸。近年來,隨著與濟寧主城區不斷擴展,煤炭開采與城市發展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加上受“千米以深”礦井關停政策的影響,采掘活動四面受限、舉步維艱。礦黨委班子深刻認識到,礦井關停已是大勢所趨,與其“滾石上山”艱難支撐,不如“順水推舟”轉型發展。

(二)順勢而為,找準轉型方向。2020年底,濟寧能源統一收購了濟寧周邊馬來西亞三個內河港口,逐步形成了港航板塊,并且對距安居煤礦直線距離僅約3公里的龍拱港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如何抓住龍拱港擴建的歷史機遇,把安居煤礦轉型與龍拱港擴建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安居煤礦成功轉型?成了安居煤礦黨委班子經常探討的一個課題。其實在安居煤礦黨委班子想到這個課題之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早已有了成熟的想法,那就是著眼集團長遠發展,積極響應中央提出的“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號召,加快集團轉型升級步伐,大力發展現代港航物流產業,把安居煤礦閉井轉型與龍拱港港產城園區規劃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盤活利用好安居煤礦資產,實現礦港協作聯動、融合發展,做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和濟寧市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排頭兵。

(三)著眼長遠,制定轉型規劃。在實施關閉礦井轉型方面,集團公司已有成功經驗。上世紀70年代建設的落陵煤礦2010年關閉后,集團公司超前謀劃,在原址上建成了一座1600畝規模的精密制造工業園,目前已引進艾坦姆高端精密制造及其上下游產業鏈等13個項目。龍拱港地處濟寧城郊,大運河畔,資源聚集,交通便利,位置更加優越,安居煤礦與龍拱港融合發展后,前景更是廣闊。基于這種認識,安居煤礦黨委堅持從大局出發,及時制訂了礦井關停規劃,并退出了龍拱港港區“千米以深”采掘區域,著手實施“關閉一個五采區,建成一個龍拱港;關閉一座安居煤礦,建成一個現代物流園”的轉型目標。

(四)穩扎穩打,邁穩轉型步伐。集團公司黨委的科學決策,為安居煤礦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面對新的發展機遇,礦黨委班子沒有盲目樂觀,研究確立了“以穩為主、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確保礦井安全的前提下穩步退出。一是生產穩步退出。根據集團公司資源開發和礦井擴建整體進度,全面優化采掘布局,在最大限度回收資源的前提下,堅持安全力度不減,生產節奏不亂,響亮提出了“關也要關出一個標準化礦井”的工作目標。二是人員穩步分流。堅持分類管理,對煤礦開采方面的各類專業人員和井下職工嚴格控制,給集團新建礦井留足后備力量。同時對龍拱港所需人員,堅持數量精簡,按需配備,所有調劑人員一律經集團審批。三是資產穩步處置。對于因礦井退出閑置的各類設備,能夠使用的全部回收,統一由集團調劑到其他礦井使用;礦區土地和地面建筑物,物流園區能夠利用的全部保留,重新布局規劃后轉成商務區或生活配套區,為物流園今后發展提供支撐。

二、融入中心,創新黨建引領模式

為加快推進龍拱港建設進度,集團黨委把龍拱港現代物流園區建設列入集團中心工作和年度“掛圖作戰”考核項目,并明確安居煤礦黨委書記、礦長蔣凌強兼任龍拱港黨組織書記、董事長,統籌龍拱港現代物流園區建設。圍繞促進礦港融合,更好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礦港黨組織堅持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凝聚起港區建設的強大合力。

(一)樹立正確導向,引領礦港思想融合。立足安居煤礦轉型發展的實際,充分利用各種會議和干部深入基層調研等方式,著重向職工開展了三個方面的教育:一是形勢教育。向廣大職工講清楚國家構建“兩個循環”格局、省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發展現代港航物流的有關要求,以及集團公司轉型升級和加快港區建設的規劃部署,引導職工認清形勢,增強轉型發展的信心和干勁。二是礦情教育。向職工亮家底,講清楚安居煤礦剩余資源開采規劃,以及關井的具體時間,引導職工正視現實,堅守崗位,站好安全生產最后一班崗。三是穩定教育。結合管理人員“三進三講三解”活動開展(走進區隊、走進班組、走進職工,講形勢、講任務、講措施,消解職工疑惑、化解矛盾糾紛、破解發展難題),向職工講清楚集團公司蘆殿井田爭取、陽城2號井建設以及金源煤礦恢復生產工作進度,讓職工全面了解集團后續安排,吃下定心丸,自覺保持思想穩定,關心支持礦港融合發展。

(二)創新運作方式,引領礦港工作融合。為確保礦港步調一致、協同配合,礦港黨組織共同研究決定:一是組建龍拱港建設融合專班。下設鐵路線、設備技術、土建工程、資金保障、對外協調五個攻堅團隊,34成員礦港對半搭配,實施掛圖作戰,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共擔責任。安居煤礦辦公室主任姬國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堅持礦港工作一肩挑,關鍵時刻沖鋒在前,經常加班加點到深夜,對龍拱港園區建設規劃、土地指標爭取、辦公樓房改造等工作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充分展現出新時代中青年黨員風采。二是為龍拱港員工提供辦公住宿場所。針對龍拱港辦公住宿條件緊張的實際,安居煤礦拿出兩層宿舍樓專門為龍拱港職工提供住宿,并同本單位職工一樣享受就餐服務,同時在綜合辦公樓為龍拱港財務科和商務部提供了辦公場所,雙方職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共同承擔龍拱港區擴建的攻堅責任。三是提前為龍拱港培訓專業人員。根據龍拱港建設和設備安裝進度,雙方黨組織未雨綢繆,超前謀劃,提前兩個月從兩個單位遴選31名優秀人才到青島、日照沿海港口開展技術理論、生產運營和實操技術培訓。培訓期間,其中的6名黨員還專門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堅持定期組織政治學習,并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在他們的示范帶動下,全體學員刻苦努力,圓滿完成了培訓任務。6月中旬,培訓學員返回的第二天,就走上了工作崗位,目前已全部成為龍拱港業務骨干。黨員宋文慶、龐靜靜組織上崗女工成立了“巾幗先鋒隊”,她們與男同志一道在工地上冒酷暑、戰高溫、搶進度、抓落實,成為港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健全領導機制,引領礦港組織融合。為加快融合步伐,便于工作開展,形成步調一致、運轉有力的組織體系,蔣凌強從健全完善領導組織體系抓起:一是建立黨的組織機構。龍拱港原屬外商獨資企業,多年沒有黨組織。為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確保“企業工作開展到哪里,黨的組織就要覆蓋到哪里”,龍拱港報請集團公司黨委批準,及時成立了黨支部,并設立了黨群辦公室,黨建工作開始步入正軌。二是班子成員交叉任職。龍拱港現有7名領導班子成員,其中3名由安居煤礦班子成員兼任;黨支部班子5人,其中礦上2人。另外礦上又安排3名礦長助理充實到建設專班,專門負責綜合協調、外協事務和財務管理,形成了強有力的工作班子。三是重大事項集體研究。龍拱港黨組織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嚴格落實“三重一大”前置把關程序,重大問題前置研究、集體決策,切實把企業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落到了實處,有效加快了龍拱港建設進度。四是干部統籌選拔配備。干部配備設置綠色通道,對龍拱港急需對應級別的管理人員,經集團公司批準,可以直接交流使用;對龍拱港公開競聘的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參與龍拱港建設的安居煤礦職工,可以直接參加競聘。得知龍拱港調度指揮中心急需一名管理人員,安居煤礦生產部室黨支部書記、調度室主任黃貴勇,把個人利益放在腦后,急龍拱港之所急,自覺聽從組織安排,到港口擔任調度指揮中心主任,盡管工資一月少拿2000多元,但他義無反顧,一句怨言都沒有,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四)搭建互動平臺,引領礦港隊伍融合。著眼實際工作需要,主要搭建了三個平臺:一是科技創新平臺。安居煤礦科技攻關團隊實力雄厚,自主開發的智慧化礦山建設平臺系統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成為全國煤礦企業的一個標桿。龍拱港屬于新擴建港口,設備先進,技術裝備水平高。為更好發揮安居煤礦科技攻關團隊作用,安居煤礦忍痛割愛,整建制把科技攻關辦公室搬到龍拱港,全力推進港口智能化、信息化建設。科工辦主管張艷東,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帶領團隊刻苦攻關,建成了全國內河第一家“5G+車路協同+全場高精定位”智能水平無人運輸系統,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自動駕駛水平運輸車、電動內集卡全場高效的混流調度,使龍拱港科技裝備水平一開始就站到高起點上。二是黨建活動平臺。由于龍拱港收購前沒有黨組織,黨員的組織關系長期掛靠在外,根本沒法過組織生活。黨支部設立后,納入了集團規范化管理,目前已新發展黨員3名。圍繞豐富龍拱港黨員組織生活,安居煤礦黨委及時搭建黨員活動平臺,凡安居煤礦組織的黨建活動一律邀請龍拱港黨員參加,龍拱港開展的黨建活動也同時邀請礦上黨員參加。2021年以來,雙方先后聯合開展了羊山戰役紀念館參觀、威海衛黨性基地近代史教育、三八節登嶧山、八一野戰營訓練及一系列紅色電影觀影活動,收到良好效果。三是職工互動平臺。為加快雙方職工的思想融合和工作融合,在黨建活動平臺的引領下,安居煤礦黨委很快又為雙方職工搭建起一個互動平臺,先后組織開展了新年向大運河送祝福、“共享發展成果、共建親情港灣”聯誼,“礦港一家親”元宵節猜燈謎、冬至聯合包水餃系列活動,以及夏送清涼、中秋節送月餅、疫情期間慰問等活動,讓職工在潛移默化中拉近距離、融為一體。

三、黨建品牌創建取得的初步成效

“雙融雙創”黨建品牌的創建,不僅提高了安居煤礦的政治站位,而且找準了安居煤礦的轉型方向,有效地凝聚了礦港力量,大大加快了龍拱港建設步伐。一個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運行的新型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港口已展露新姿,成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和濟寧資源型城市轉型、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新亮點。2023年初,以建設新兗鐵路連接專線為標志的第三期工程即將開工。鐵路建成以后,龍拱港年吞吐量將達到2000萬噸以上,一躍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自動化內河集裝箱港口,成為連接中原經濟區、淮河經濟帶和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黃金物流樞紐。龍拱港的崛起,日益引起國家、省市黨委政府高度關注,新華社、《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包括一些海外新聞媒體相繼報道,一時成為國內外熱點。

2021年12月以來,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和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委《關于加強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進一步規范和強化資源要素保障的通知》相繼出臺,龍拱港物流園區發展走上了“快車道”。當前,濟寧市委、市政府已作出新的戰略規劃,決定以龍拱港為龍頭,建設1.8萬畝規模的現代物流產業園區,濟寧能源發展集團也提出了“打造千億級集團”的奮斗目標。相信,隨著“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國內雙循環國家戰略”的實施,龍拱港的作用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古老的運河將會再現千帆相競、百舸爭流的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