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斷層”是煤礦在采煤工作面施工中“難啃的硬骨頭”。4月中旬以來,金橋煤礦4305工作面從皮順揭露走向影響長度接近300米、最大落差達5.6米的斷層。如何突破“梗阻”,打通“瓶頸”,成為當前礦井生產工作上面臨的最大難題。面對困境,金橋煤礦干部職工迎難而上、苦干實干,堅定信心,上下“一盤棋”,勠力同心打好過斷層攻堅戰。
統籌部署,打出“組合拳”
“目前從工作面斷層走勢上看,地質條件不容樂觀,隨工作面向前推進,揭露的斷層面如影隨形,從機頭向工作面內延伸,而且斷層面附近煤質酥軟不好管控,直接制約著我們的生產。條件困難,迎難而上,再大的困難也要克服掉,只有采出煤,有了產量,職工的收入才能有保障,全礦職工的眼睛都在關注著我們,這場仗我們一定要打贏,輸不起,也決不能輸!”專題會上,礦長戈海賓堅定地說。
為確保安全、高效、精準過斷層,金橋煤礦將4305工作面列為礦掛牌督辦工作面。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生產、地測、機電、綜機、通防等職能部門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過斷層“會診”,集思廣益,制定了可行的應對方案和措施。戈海賓要求全礦上下牢固樹立為一線服務的思想,多深入現場,做好全面的調研分析,循序漸進、穩扎穩打地安全高效渡過斷層帶。生產技術科、地測科、調度指揮中心等相關生產職能科室同步跟進,為礦上提供科學決策。
經過不斷摸索、研究,該礦制定了過斷層專項措施,并組織生產科、地測科工程技術人員進區隊講解,確保職工熟悉了解過斷層措施。一系列措施在現場的嚴格執行,有效保障了過斷層期間的安全生產。
凝心聚力,打好“主動仗”
“針對這條斷層,我們積極組織技術精干力量,每天下午召開過斷層協調會,對工作面過斷層情況、斷層面位置、層位控制等進行研討,針對前一天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找準短板,精準發力,及時調整‘戰術’,有針對性地解決頂板的問題。”生產技術科副科長李茂衛說。
面對斷層帶來的諸多影響因素,該礦每天召開協調會議,集思廣益、共同商討方案。針對前后部輸送機與轉載機搭接不合理的情況,經研究采取調面方式進行調整,解決了設備上竄下滑問題。礦帶班人員輪流跟班帶班、到井下現場一線指揮,主動壓實安全責任,層層分解生產指標,深度優化勞動組織,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為安全生產提供堅實的保障。
“過去一個圓班生產四刀煤,還能抽出時間整理巷道,抓現場標準化提升。現在過斷層期間,工作面聯網、上料占用了大量時間,每割一刀煤要比以前多付出更多的勞動力才行。”綜采一區區長孫軍說。面對巨大的勞動強度,沒有一名職工退縮。
在優化勞動組織上,科學研判調整正規循環,通過早中夜班配合、三班交叉作業等舉措,采取加班加分、干好加分、保勤嘉獎等激勵政策,鼓勵員工多出勤、干標準活、不窩工、不返工。
壓實責任,筑牢“壓艙石”
“抓設備檢修質量,首先要抓好維修工的責任心,把設備交給有責任心的維修工,才能確保開機率。”在過斷層期間,副礦長王棟梁對綜采一區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包機人員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將生產包保到崗,責任到人,做到誰檢修誰負責,誰檢修不到位誰擔責,壓實工作責任。對于當班的檢修質量和結果,班班都要進行驗收復查,在過斷層期間,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檢修班加大煤機檢修力度,仔細排查損壞的截齒并立即更換,時刻保持煤機的戰斗狀態。生產班也根據磨損情況隨時停機更換,以精細化的設備維修和良好的運行狀態,為過斷層提供了最大的設備保障。”綜采一區機電區長張亞軍說。
發現檢修不到位影響正常生產,進行問題溯源,把問題當成事故進行分析,并拿出具體措施進行整改。對總結出來的問題,在各個班組和班前班后會不斷進行宣貫,要求出現的問題不能重復出現,對重復出現的問題進行落實問責,確保安全生產平穩運行。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在近一個半月的艱苦奮戰中,金橋煤礦廣大干部職工個個干勁十足,在過斷層的不利條件下,實現了工作面安全平穩推進,下一步,將繼續發揚敢于釘釘子精神,直面困難、闖關突圍,為實現礦井高效穩產貢獻力量。
文|付家亭(金橋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