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生,是企業發展“大廈”的堅實地基,關乎興衰成敗。2024年,金橋煤礦堅持黨建引領,讓黨組織的戰斗堡壘與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釋放能量,以黨建為引擎,驅動民生建設穩步向前,為企業發展和員工幸福描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盡顯責任擔當與使命必達的決心。
筑牢職工收入“壓艙石”,拓展職業發展“新航道”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在復雜多變的經濟浪潮與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金橋煤礦在黨的堅強引領下,深入剖析市場動態,主動出擊,積極開展商務洽談與業務對接,成功拓展市場版圖,新增客戶帶來的煤款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躍升。這一顯著成效,如源頭活水,為職工收入的穩定增長注入強勁動力,更似堅固護盾,為職工生活筑牢保障防線。
向內挖掘潛力,企業內部管理體系中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嚴格把控成本支出,把錢花在刀刃上,大力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戰略。裝備巡檢機器人,自動巡檢功能讓人員遠離危險環境,作業風險大幅降低,同時削減人工巡檢成本與故障停工損失。
“煤流自清潔系統”讓皮帶煤泥附著現象顯著減少,從而延長托輥壽命;設備革新方面,3301綜放工作面的新型自移裝置、單元支架調移裝置成功投入生產,單軌吊旋轉裝置配合液壓支架調向裝置實現安裝無繩化,作業效率提升約40%。
響職工幸福“暖心曲”,搭建個人成長“登云梯”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該礦積極開展干部聯系基層“大傾聽”活動,各級管理人員深入區隊(科室)、班組、職工宿舍、崗位機臺等,通過個別談心談話、參加區隊班前會(科室早會)、召開座談會、工作現場考察等方式,面對面傾聽職工訴求,面對面答疑解惑。
這種“零距離”的傾聽活動成為企業與職工深度交流、增進理解與信任的重要平臺。企業深知職工是發展的根基,職工的意見建議對企業決策與改進至關重要。本年度共舉辦多次座談會,廣泛收集職工意見與建議,經認真梳理分析,成功解決眾多問題,解決率高達95%。從健身器材的合理配置到道路照明的優化升級,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凝聚著企業對職工的關心與尊重,讓職工在礦區真切感受到家的溫暖與歸屬感,企業凝聚力與向心力與日俱增。
該礦還高度重視人才培養,視其為核心競爭力。通過實施多項人才培養措施,新入職大學生輪崗鍛煉和四級導師幫扶制度,以加速大學生融入企業并提升專業技能。同時,開展技能大師崗位競聘,多名高技能人才晉升。企業完成了人才盤點,建立了“3215”后備人才庫,為各層級崗位提供人才支持。
勾勒職工詩意“棲息圖”,涵養人文關懷“精神園”
“上個月我反饋的新能源充電樁不夠用的問題,沒想到這個月礦上就增設了充電樁,以后充電不用排隊了。”“‘碼上’反饋’這種線上問題快速反饋渠道在金橋煤礦成了熱門工具。
近年來新能源車輛越來越多,充電難成了“老大難”問題,該礦黨委了解這一情況后,以職工利益為出發點,確保“干的事”精準對接群眾“盼的事”,帶著感情辦好事、辦實事,把“關鍵小事”辦成“暖心大事”。經深入調研與科學論證,在礦區一號停車場西墻區域增設充電樁,可滿足40余輛新能源汽車同時充電,為新能源車主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彰顯企業對環保理念的積極踐行與對職工生活細節的深度關切。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廣大黨員干部要將“人民”置頂,厚植為民情懷,站穩群眾立場,“思”民生痛點之因,“謀”民生改善之法,“行”民生幸福之事,力耕不輟、久久為功,以實績收獲群眾滿意。”
2024年,金橋煤礦在黨建引領下,成功實現企業發展與職工幸福的同頻共振與良性互動。2025年,金橋煤礦將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黨建與民生融合發展的道路上砥礪奮進,續寫更加輝煌燦爛的篇章。
文/圖丨趙計震 許金先 (金橋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