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能源陽城煤電是國家“十一五”期間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單位,隸屬于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包括陽城煤礦、電廠、陽城技改項目、昌耀建材,總投資34億元。陽城煤礦核定生產能力190萬噸/年,陽城技改項目設計生產能力90萬噸/年。電廠裝機容量為2×15萬千瓦,轉型升級為熱電聯產企業。昌耀建材年產30萬立方米。陽城煤電占地面積42.34萬平方米;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17.65億元,利稅4.45億元,目前年利潤穩定在3億元左右。現有在冊職工2300余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人員926人。
陽城煤礦現為山東省最大的地方煤礦,地質儲量4.1億噸,可采儲量1.12億噸,煤厚7.5米,屬低磷低硫氣煤。于2004年4月1日正式開工建設,投資7.07億元,2006年3月11日實現礦井煤流系統一次重載試車成功,與其配套的洗煤廠洗選能力為120萬噸/年。
陽城電廠是國家“十一五”期間核準的第一家煤矸石資源綜合利用電廠,也是目前山東省較大的低熱值燃料電廠。于2008年6月26日開工建設,2009年9月28日1#機組整套啟動一次并網發電成功,機組以2回220kV線路并入山東電網。主要以煤矸石、中煤、煤泥等劣質燃料和礦井水作為再生資源發電。采用先進的除塵、脫硫、脫硝工藝,實現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環保高效。
陽城煤礦安全技改項目,屬陽城煤礦煤田南區,資源儲量1.33億噸,可采儲量4606.9萬噸,平均煤厚7.5米,屬低磷低硫氣煤。設計生產能力90萬噸/年,并配套建設洗選能力90萬噸/年的選煤廠一座。服務年限37年,概算投資10.28億元。設計施工混合井和回風立井,其中混合井直徑7.5m、井深705m,回風立井直徑4.5m、井深695m。建設工期28個月,礦井投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約8億元。
山東昌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成立,注冊資金4000萬元,屬混合所有制企業。2022年6月建成投產,建有1.4萬平方米的生產廠房,安裝智能化加氣混凝土板材及裝配式建材生產線1條,主要產品為加氣混凝土板材(ALC)、加氣混凝土砌塊(AAC)。二期工程規劃建設年產5000萬套EPS泡沫制品生產線,計劃2023年建成投產。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年營業收入可達1.26億元,形成稅收1390萬元。
陽城煤電注重智慧化礦山建設、推動科技創新。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了“綜采智能化集控、防沖微震監控”等“五大平臺”和“智能安全、智能生產、智能決策”等七大板塊多業務數據綜合集成,電腦PC端和手機APP實現信息同步共享的“掌上礦山”。“高應力大傾角深部軟巖巷道支護技術研究”、“大埋深高構造應力傾斜煤層沖擊地壓綜合防治技術研究”、“礦井復雜地質構造條件下底板水害評價及精細化防控關鍵技術”等十項列入山東省技術創新項目計劃;“一種用于煤礦開采的巖層鉆進設備”“一種可調角度的四輥輸送機托輥架”“一種軟巖硐室底鼓治理支護方法”“基于鋼筋混凝土底梁的軟巖巷(隧)道底鼓治理支護結構及方法”等4項獲國家專利;另有5項施工技術榮獲省、市科技進步獎。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創建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示范基地。企業曾榮獲國家一級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全國煤炭工業行業一級安全高效礦井、全國煤炭工業“雙十佳”煤礦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太陽杯”獎等諸多榮譽。職工隊伍也涌現出一批杰出代表,如職工潘興喜同志榮膺“全國勞動模范”、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
陽城煤電堅持“依法辦礦、依法管礦”的管理理念,以“爭一流、爭第一、爭唯一”的良好精神狀態,持續拉伸加粗“煤-電-熱-汽-建材”產業鏈,迅速做大做強“兩礦兩廠”編隊齊飛大格局,建設百億級高質量發展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爭當煤電龍頭,保持第一方隊,為打造千億級集團貢獻陽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