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城煤電洗煤廠的一角,原壓濾車間煤泥處理機器轟鳴。曾經,這里是職工們最不愿逗留的地方,每班要處理30-40板的煤泥,勞動強度較大,汗水和煤塵交織成職工們勞作的印記。然而,自從洗選車間智能壓濾中心投入運行后,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技術創新成果落地激發煤電聯營新活力
作為集團公司蓬勃發展的壓艙石,陽城煤電深知唯有創新才能帶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傳統洗煤工藝因效率低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洗煤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煤泥,若處理不當,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去煤泥化改造是陽城煤電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號召、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舉措,也是其履行社會責任、保護生態環境的具體體現。
在一季度的效益核算中,創新成果令人眼前一亮:隨著智能壓濾中心的投入使用,陽城煤電逐步淘汰了電廠落后的煤泥泵送系統,淘汰了洗煤廠傳統的半自動化壓濾機,低附加值的煤泥實現了向優質動力煤的華麗轉變,一季度陽城電廠摻燒量超過5萬噸,入爐煤水分比之前降低了15%,電廠節省燃料成本107萬元;煤泥深度脫水后熱值增加,煤礦銷售增效180萬余元,煤電聯營合計創效280萬余元,更不用說節省的人力成本和明顯的環境效益了。這僅僅是開始,陽城煤電綠色循環經濟項目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還在持續顯現。
由傳統到智能,裝備升級實現高效生產
張兆坤是洗煤廠負責原壓濾車間的一名老職工,他見證了煤泥生產從傳統壓濾到現在智能壓濾中心的巨變。“現在好了。”他說著,目光里帶著幾分自豪,“十板就可以輕松搞定,全程自動化運行,不僅提升了效率,干起活來也省心多了。”隨著去煤泥化改造項目的成功實施,陽城綠色循環園區迎來了首季的開門紅。
新建成的智能壓濾車間里有兩臺核心設備——STC超高壓壓濾機,超強的脫水效果是傳統壓濾機望塵莫及的,濾餅水分降低到18%以下達到了變廢為寶的效果。在設備顯示器上入料壓力、閥門狀態、保壓時間等多項數據實時采集監測、每個邏輯進程動態展示,兩臺設備智能排隊先后自動完成卸料。如今工人只需要負責動態巡查,煤泥從入料到卸料全自動運行,每個生產循環處理煤泥量達到了傳統壓濾機的2.5倍,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精準推動重點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未來可期
在這股高質量發展的大潮中,陽城煤電繼續以技術創新為引擎,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在智能化壓濾中心一側,重點工程之一的重介工藝改造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為保障工程安全和質量,煤礦相關部門時刻嚴盯緊靠在項目施工現場。在充分吸納周邊重介洗煤優缺點的基礎上,該項目創新采用數變調控技術輔助高精度分選調節,項目投產后能大幅提高洗煤分選的精度,減少洗矸和洗混帶煤量。按照預計,精煤產率可以提升3%,年增效益達4900余萬元。
在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雙重驅動下,不遠處,智能浮選車間改造也在同步進行,浮選精礦池擴容、壓濾脫水效果和處理能力升級、智能浮選升級等多項環節正按計劃節點推進。改造完成后,浮選產能將進一步釋放,年增效益可達到800萬余元。此外,綠色開采矸石不升井長壁逐巷充填項目也在有序進行,投產后每年可獲純利潤1.8億元,不僅能解決地面建筑物壓覆資源的問題,還能合理利用電廠粉煤灰和洗煤廠洗選矸石,真正實現煤電綠色聯營,推動煤礦和電廠的可持續發展。
文/圖丨賈存瑞 代現法(陽城煤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