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陽城煤礦以智能化工業園區建設為目標,在智能壓濾中心高效穩定運行的基礎上持續創新,優化運行和保養措施,制定出了超高壓壓濾機系統新標準,有效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破局新難題為新標準提供實踐支撐
煤泥壓濾機作為脫水設備,對于生產現場的工人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個新課題,但是超高壓壓濾機的長期安全高效穩定運行卻著實是一道難題。面對剛投運的兩臺超高壓壓濾機,四百多塊濾布、水膜、水網,二百多條錯綜復雜的液壓管、入料管和壓榨管,設備易損件的使用壽命不再像傳統壓濾機那么清晰明了,設備的操作使用和維修保養也需要全新的標準。洗煤廠管理人員、技術員、巡檢司機、售后調試人員組成了新標準起草小組,結合生產應用現場的材料消耗量,在多次分析探討下制訂出臺了一套全新標準,為破局新問題提供最貼合實際的支撐。
大數據顯身手為新標準提供數據支撐
在智能化引領、大數據支撐的時代潮流下,數據本身不僅是一種“資源”,更是一種重要的“資產”。面對數量多達上千個的易損件群體,人工統計效率低還容易出錯,想把每個配件壽命統計準確十分困難。而傳統檢修保養是運行時發現損壞再進行更換,被動搶修影響生產運行。為徹底扭轉被動搶修局面,洗煤廠創新思路,從弄清楚易損件的使用壽命入手,利用智能礦山平臺提供的超高壓壓濾機實時運行監控接口,從云平臺上調取出設備運行狀態和實時產量數據,結合運行時出現故障的時間節點,分析得出每個易損件的使用壽命,比如,濾布更換周期300板、水膜更換周期600板等,為科學預測、科學保養、精準消缺隱患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在標準制定環節,洗煤廠融入了職工實際操作經驗、設備說明書標準、售后人員調試經驗,讓標準更加“接地氣”。
“通過學習應用了新標準的操作保養方法,生產運行時的搶修次數少了,超高壓壓濾機的運行更穩定了”,智能壓濾中心巡檢司機夏艷華介紹。
文|代現法 圖丨楊永霞(陽城煤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