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能源陽城煤電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基本原理,圍繞建設“安全、綠色、智慧、高效、和諧”新時代美麗陽城這一目標,立足“黨建引領,思政聚心、清廉護航”3大板塊,實施重宣教、善溝通、辦實事、興文化、強組織5項舉措,創新打造“135”黨建思政品牌,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保障。
一、 “135”黨建思政品牌的基本內涵
“1”即一個目標,圍繞“建設安全、綠色、智慧、高效、和諧新時代美麗陽城”的奮斗目標,提出了“共建美麗陽城,共享發展成果” 的企業愿景,用目標和愿景凝聚共識。“3”即三大板塊“黨建引領、思政聚心、廉潔護航”。“黨建引領”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把方向管大局,融入促進中心工作,確保企業黨建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思政聚心”就是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解決職工思想問題,凝心聚智、群策群力,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也是本體系的核心板塊。“廉潔護航”就是增強職工紀律規矩意識,守正修身、拒腐防變,創造風清氣正的工作環境,為干部職工干事創業保駕護航。“5”即五大舉措,包括重宣教、善溝通、辦實事、興文化、強組織,集成陽城煤電思政品牌體系的硬核芯片。
二、“135”黨建思政品牌創建的主要做法
(一)黨建引領,把方向保落實
發揮核心作用,融入促進中心工作。礦黨委強化政治領導核心作用,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范黨委會前置決策程序,制定《陽城煤電重大決策事項黨委前置研究討論實施辦法》等10多項黨務工作管理制度。在企業經營管控、改革發展等重大問題上前置研究、把向定調,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貫徹到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
筑牢支部堡壘,先鋒示范攻堅克難。以“星級支部創建”為抓手,強“三基”促“五化”,狠抓支部建設規范化提升。先后建成5個過硬黨支部,14個五星級黨支部。 “一月一例會”研究黨建,“一月一考核”促進落實,將支部建設納入黨支部評星定級月度考核,考核結果與支部書記收入掛鉤。“十條標準”規范程序,對照支部標準化建設“十條標準”,規范組織生活,不斷提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質量。開展“黨員三亮”活動,建立“黨員責任區”、設立“黨員示范崗”、成立“黨員突擊隊”,在疫情防控、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彰顯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二)思政聚心,辦實事促和諧
重宣教,錘煉一流素養。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宣教十講”,定期分類組織,領導干部講形勢任務,支部書記講黨史,機關后勤講奉獻,邀請專業人士講文明禮儀,各類宣教活動常年不斷線。
善溝通,達成一致共識。建立健全“5426”溝通協調機制,利用5種溝通方式,加強4個層級、 26項內容的溝通協調。健全“矛盾訴求三級化解機制”,理順職工反映問題流程,分級回應訴求、化解矛盾。推廣應用“思政十法”,打開職工心結,實現了小事不出區隊、大事不出企業。
辦實事,凝聚一股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既講道理,又辦實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陽城煤電扎實推進“四心行動”:一是解憂紓困,讓職工安心。做到“一班一排查”,在班前會上,由工區值班人員、安全員對當班出勤人員逐一面對面排查,為職工測量血壓和體溫,建立職工健康臺賬,保障職工安全上崗。堅持“一月填一卡”,從井下制冷機、猴車、單軌吊的安裝,到地面停車場、充電樁擴建、餐飲、住宿條件環境改善,有效解決職工實際問題數百項。二是豐富文體,讓職工舒心。礦成立了籃球、象棋等10個文體興趣協會,定期開展職工趣味運動會、書畫、攝影、微視頻大賽等文體活動,職工業余生活豐富多彩。三是激勵引導,讓職工用心。人才得“實惠”,每年對技術比武中的優秀選手加以重獎,對技術比武狀元每月發放礦長津貼。能手獲“提拔”,近年來像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獲得者高峻等20多名技術拔尖人才走上管理崗位。在促進道德風尚、敬業精業、改革創新方面發揮了良好的典型帶動作用。四是共建共享,讓職工同心。群策群力經常開展合理化建議、愛崗敬業大討論,每季度開展科技創新、小改小革評比活動,按貢獻大小分別給予500-10000元不等的獎勵。倡樹“我是最后一道關”理念,推行多點微笑、多點溫暖、多點奉獻“三多”服務,促進和諧企業建設。堅持生育關愛、高溫關愛等“七大關愛”,做好“衣”“食”“住”“行”服務,建立春送文化、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四季有愛”長效機制。
興文化,鞏固一席陣地。文化是企業的靈魂,陽城人注重培塑企業精神,傳承優秀文化理念,自覺踐行“愛礦愛崗、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文化理念和“以勤治事、以公處人、以廉律己”的行為規范,引導職工敬業奉獻、和合共贏。文化陣地不斷擴大,系統構建“一號”“一群”“四廊”“兩廳”立體宣教文化陣地,260余平方米的黨建思政教育展廳、千米文化長廊成為黨史和思想教育的大課堂,被山東省理論創新研究會授予“山東省黨建文化宣教方式創新(5A級)示范基地”,中國孔子基金會批準設立 “孔子學堂”。
強組織,打造一支隊伍。組建“21+N”專兼職思政團隊,21名支部書記兼任思政輔導員,N名黨員志愿者成為思政聯絡員。定期培訓交流,強化考核激勵,促進基層思政工作者技能不斷提升。
(三)廉潔護航,揚清風樹正氣
完善廉政建設“五子聯動”長效機制。一是健全制度扎籠子。制定《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施辦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實施意見》等企業廉政管理制度。二是明確責任列單子。建立全面從嚴治黨兩個主體責任和兩個責任清單,明確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提高防范和化解崗位廉政風險的能力。三是強化監督扯袖子。組織開展“侵害職工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和“黨員干部違規經商辦企業專項整治”行動。全過程監督各類經濟活動;參與干部測評、崗位競聘監督,及時調查處理職工反映的線索信息,讓“紅臉、出汗、咬耳、扯袖”成為常態。四是警示教育照鏡子。豐富“六個一”廉政警示教育內容,組織觀看民法典公開課,舉辦法制教育專題講座,觀看廉政教育專題教育片,學習身邊違規違紀受到處理典型案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切實吸取教訓,引以為戒。五是廉政文化揚鞭子。借助黨建思政教育展廳、宣傳欄等宣傳陣地展示廉政文化,利用廉政黨課講述廉政故事,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廉政文化建設相融合,儒韻清風育人無聲。
三、“135”黨建思政品牌的創新點
(一)建立一套體制機制,保障思政工作高效有序運行
一是建立一套工作制度。先后制定《關于進一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陽城煤電關于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創建的實施意見》等規范性文件制度20余項,明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目標、方法路徑,制定了思政品牌創建的系列措施,分條目細化分解落實,并不斷豐富完善。二是建立“5426”溝通協同機制。有效利用“會議溝通、面談交流、書面溝通、網絡溝通、互動交流”5種溝通方式;加強“班子成員之間、班子成員與中層管理人員之間、中基層管理干部之間、干群之間”4個層面的溝通交流;明確礦長辦公會講安全、總工程師講接續等26項內容的溝通協同,推動各級管理人員、各單位之間的通力協作、有序銜接,黨政工團齊抓共管。三是建立矛盾訴求三級化解機制。健全單位調解小組、分管領導調解專班、礦調解委員會“三級”調解機構。理順職工逐級反映問題的程序、流程,分級回應訴求、調解糾紛、化解矛盾。四是建立思想信息反饋機制。以職工《思想動態信息卡》為載體,定期開展職工思想動態調查,及時了解職工對企業改革發展、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制度建設、廉政建設、企業文化和其他方面的意見建議,以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困惑或困難等,實現“職工心事四步清”,保障職工訴求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五是建立思政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堅持黨建引領,制定黨支部書記工作考核辦法、支部評星定級標準,將包括基層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在內的5類、18大項、67小項工作內容納入黨支部評星定級月度考核,支部書記每月參與分組互查,考核結果與支部書記、單位負責人收入掛鉤。用黨建、思政工作考核體系把各層級的溝通協同、矛盾化解、思政教育等工作串聯起來,分級負責、層層包保。
(二)從傳統文化中求精髓,與企業文化建設相融合
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在道德、禮儀、修身等方面的文化精髓,并運用到企業文化建設中,形成了“不講客觀、不講理由、不講條件”執行文化,“重管理、重教育、重提醒、輕考核”安全管理理念,“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干給一級看”的團隊精神;“忠企愛國,自立利人”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和“建設綠色礦山,保護碧水藍天”的環保觀。特別是大力倡導“愛礦愛崗、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家文化理念。 “愛礦愛崗”,引導職工熱愛工作、敬業奉獻、履職盡責、珍惜舞臺。“相親相愛”,帶領職工成己達人,求同存異,忠誠團結,和睦相處。“向上向善”,教育職工守正修心、自強不息、明德惟馨、擇善而從。“共建共享”,鼓勵職工共同參與、群策群力、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用一家人的思想抓人心、促融合。
(三)創新實踐不斷總結,歸納提煉思政工作十法
學黨史悟思想、找方法,因人因事有的放矢,歸納總結出10個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疏堵結合法。“疏”即對職工的思想困惑,工作、生活上的困難有效疏導、解疙瘩、解難題,及時回應合理訴求。“堵”即對違章違紀、無理要求運用制度和法律手段及時制定措施,用制度填補管理上的漏洞。
儒學滋養法。孔子庭訓問鯉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陽城煤電古為今用,把儒家“禮教”“仁愛”思想精髓,融入思想政治工作。
談心談話法。管理人員堅持“六必訪七必談”,即做到員工曠工缺勤時必訪,員工情緒反常時必訪,員工婚喪嫁娶時必訪,員工家庭發生矛盾時必訪,員工受傷、重病住院時必訪,員工本人和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時必訪;員工思想波動時必談,員工受到批評時必談,員工人際關系緊張時必談,員工工作變動時必談,新員工進班組時必談,員工完不成工作任務時必談,員工發生“三違”時必談。
活動促進法。通過開展全員“悅讀”、“黨史故事我來講、經典詩詞我來讀、紅色精神我傳承”微視頻征集展播、微黨課大賽、征文比賽、歌詠比賽、趣味運動會等系列主題活動,增加職工的參與度、融合度,增強團隊意識。
此外,還有“典型激勵法、排查分析法、重點盯靠法、家訪解難法、隔空感化法、換位思考法”,積極拓展新形勢下員工思想工作的新視點,化矛盾為激勵,化壓力為動力,化困惑為理解,不斷增強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