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礦井利潤最大化、成本最低化,朱家峁煤礦洗煤廠積極開展工藝創新和技改,以“節支降耗、降本增效”作為出發點,結合單位實際,從煤泥水處理流程中出實招硬招,提升煤泥水處理效果,降低藥品使用量,降低煤泥產出量,實現環保創效和降本節支“雙豐收”。
朱家峁煤礦洗煤廠職工唐葉林正在統計每天洗煤用藥量
源頭削減、嚴格管控。當原煤進入洗選系統經過篩分會產生部分煤泥,如果篩分效果差,就會嚴重影響水處理系統的處理效果,大大增加煤泥的產出量。為減少污水煤泥含量,該礦洗煤廠成立攻關小組,經過反復試驗,通過在原煤溜槽中加裝分煤裝置和307篩板上改造著手,提高了原煤透篩效果,實現降低煤泥產出量并降低煤泥水含量的目的。對比上月數據,煤泥產出量由原來每天16包,降低到現在每天4包煤泥,同比減少60%。
建立臺賬、細化管理。在強化工藝管理的同時,該礦洗煤廠對絮凝劑藥品使用建立臺賬,細化管理、精心計算,選擇藥品最佳濃度和加藥量,結合實際運行效果及時調整工藝操作參數,提升煤泥水絮凝效果,降低煤泥產出量。崗位員工強化源頭控制,加強檢測,對該礦污水處理廠排放污水嚴格控制細化,保障設備連續穩定運行。
通過細算賬,該礦洗煤廠平均每日處理礦井內排污水約300立方米,節省絮凝劑藥品使用量25千克/天,全年預計節省污水處理費用約400萬元,促進了經營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文/圖丨王永濤(朱家峁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