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朱家峁煤礦供水管網監控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標志著該礦在地面生產管控平臺上實現了即時監測監控,對煤礦井下的供水管路實現了遠程實時動態監測、統計分析、欠壓報警及泄漏預警,為礦井的供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該系統由監控中心、現場監測分站等設備組成,通過一系列高科技監測設備,實現了對礦井主供水管路的全面監控。在主斜井、回風大巷、東翼進風巷、盤區輔運大巷等關鍵位置,設置了多處監測點,確保了對整個供水管網的全方位覆蓋。
監測點中,GLC150/320礦用隔爆兼本安型超聲波流量計、KXJ127礦用隔爆兼本安型可編程控制箱以及壓力傳感器等核心設備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超聲波流量計采用磁吸方式直接安裝于供水管上,利用超聲波原理進行全暢通無阻的測量,不僅體積小、安裝簡便,而且測量數據精準可靠。壓力傳感器則采用插接式設計,具有零壓損、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系統可以自動采集和監視管網關鍵點的壓力、流速、流量等數據,并對各使用點的用水量進行自動計量。這些數據為礦井的供水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確保礦井供水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過去,當礦井供水管路出現泄漏、壓力不足等故障時,往往需要安排大量人員進行分散排查。這種傳統的排查方式不僅耗時費力,而且效率低下,往往還會影響綜采、掘進、主運系統的正常運行。而現在,通過供水管網監控系統,可以實現對供水管路的遠程實時監測和預警。一旦出現故障,監控平臺會立即發出報警信息,大屏幕上會清晰顯示故障點的位置和相關信息,維修人員可以迅速響應,科學調度,快速消除故障,從而大大減輕了職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智能化是煤礦發展的必然方向,只有依托科技,穩步推進智能化建設水平,用智能科技引領礦井高質量發展,才能不斷增強礦井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減輕職工的勞動強度。”該礦機電副礦長葛夫貴表示。朱家峁煤礦將繼續加大智能化建設力度,不斷探索和創新智能化應用模式,為礦井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文/圖丨王國強 賈奎成(朱家峁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