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海納科技公司積極主動圍繞集團公司關于在15個方面降成本增效益的要求開展降耗增效工作,因企制宜,多措并舉,通過在降耗上嚴格加壓落實、增效上積極想法設法,為企業在嚴峻市場形勢下繼續發展壯大打造了堅實的“內控閥”。
建規立矩 執行力提升明顯
搬遷新廠區以來,海納科技公司通過企業情況自查,分為重點系統、服務系統進行分層次、針對性的進行整頓。對企業供應、倉庫、財務重點系統進行了改規建制,出臺了與企業實際相符合的規章制度,制定出詳細、明確的操作流程;供應、倉庫、財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三部門協同聯動模式”;基本理順了“供應出單、倉庫分類、財務核算”的關系,一年來,節省資金5萬元。
對機關耗材、公車改革、公務招待管理、費用報銷等服務系統針對性出臺了機關耗材定額制度、招待管理辦法和費用報銷管理辦法。年初采取公車抵賬的方式處理了多輛公務車,抵賬45余萬元。
降低庫存 修舊利廢耗效果顯著
該企業充分利用搬廠機遇開展了“整亂清污”、清倉盤庫,調低了鋼材庫存量,通過修舊利廢消化長期庫存及積壓成品及半成品。組織機關后勤進行義務勞動,對老廠區舊部件、老產品進行分類,造冊入庫,并將整理的報表轉給供應,確立了“消耗積壓、降低進量”的原則,引導、鼓勵各班組維修舊部件、半成品,充分改造、利用老產品。據統計,全年利用庫存節約資金達100余萬元。
同時對長期積壓的產成品和半成品進行改造、重新利用,長期未能發出的滾筒通過變更軸徑實行價值近10萬元。通過皮帶機的設計變更,利用原花園礦皮帶機托輥架160件,實現價值近4萬元。調整原材料儲備定額,由過去三個月的儲備量調整為兩個月,減少原材料資金占用20萬元。
小改小革 創效增收效果好
該企業通過開展小改小革、節能改造,積極創效益增收益。根據維修技術現狀,自行加工了減速箱、鏈輪、滾筒等加載試驗臺,填補了多年來車間的空白,此舉可節省購置資金30余萬元。
組織電器中心對企業變壓器、電纜升級改造,在花費不到2萬元的情況下,每月可節省電費7萬余元,全年可在電費上節約90萬元。
研發中心對皮帶機設計重新進行計算,變更設計,直接材料費下降10%左右。支架運輸用平板車原設計過于笨重,通過計算,精簡了部分附件,每輛節約材料約160公斤。全年,兩項改革可節約人工、車輛成本約15萬元。
嚴控生產流程 提效降耗成果大
該企業積極改變過去舊的生產模式,采取集中下料,按消耗領料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控制了材料的無序領用,減少了材料浪費;二是減少了下腳料的浪費,提高了材料領用率,節約材料7%以上。同時在噴漆過程中,按大小件換用不同的噴槍,避免油漆浪費,降低消耗。車間領料員對剩余的材料及時辦理退庫手續,避免造成材料積壓;此舉全年節約資金約8萬元。
與此同時,從原材料進廠到部件組裝、產品出廠按照質量控制體系的要求,全過程監督檢驗,整機出廠必須組裝試車,運行平穩后,開具合格證。通過一系列措施,產品質量提高,順利通過生產許可證及煤安年審,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返工和外出維修服務次數,降低了成本。
利用政策法規 充分發揮公關作用
該企業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協調與唐口開發區管委會關系,爭取耕地占用稅稅收返還的優惠政策,可以帶來326萬收入。
現正在積極利用有關政策,準備為新廠區申辦高新技術企業,現材料認證已經通過專家組認證,今年上半年可順利通過,企業通過后可得到一次性獎勵20-50萬元,在稅收方面可以得到部分優惠。
抓住市場機遇 實現低成本擴張
今年采取租賃經營的方式,同青島天信、江蘇蘇陽電工機械有限公司合作,對方投入設備、資金和技術人員,我方提供市場、場房和操作人員,共同開展電器維修和采掘設備維修業務。
一年僅收租、水電費就達55萬元。一方面盤活了閑置資產,另一方面擴大了業務范圍,增加銷售收入。
借助改革東風 實現“增人不增資,減人不減資”
該企業積極推行“三項制度”改革。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向“能者多得、多勞多得”傾斜。一線員工實行計件工資分配辦法,考核到職工個人;機關科員績效工資直接與考核協調組織、工作態度、工作業績和執行力后的結果掛鉤,每月一考核。
在勞動用工上,采取合理定編定員,減人提效。根據生產計劃合理制定各中心人員編制計劃,定崗定員,做到增人不增資,減人不減資;二是采取靈活的用工,降低保險費用。全年,可節約資金50萬元。
該企業“降耗上嚴格加壓落實、增效上積極想法設法”措施的落實,為企業在嚴峻市場上繼續發展壯大提供了一定資金支持和保障,較好地發揮了“內控閥”作用,確保企業“低風險、高效率”運行。
(海納科技 姜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