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生產發展戰略”,海納科技積極與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進行合作,引進了激光熔覆技術,并設計研發了金屬表面激光熔覆改性處理方案,經過近幾年不斷發展,已成為海納科技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產業,海納科技也于近期被評為了2022年度市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激光熔覆技術應用產品已成企業市場開拓的又一利器。
為解決液壓立柱防腐問題
無心插柳,海納引入激光熔覆技術
在海納科技工程缸事業部,煥然一新的液壓立柱整齊地碼放在一起,正準備裝車發往陜煤集團。而在幾年前,液壓立柱的表面處理是困擾礦用設備壽命的一大難題。
“液壓立柱是煤炭開采設備液壓支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活塞桿和缸筒,由于其工作環境非常惡劣,活塞桿和中缸筒外表面必須要求嚴格的防腐性能。傳統的工藝方法是在外表面電鍍一層硬鉻,以達到其性能要求,由于電鍍存在嚴重的污染,且鍍鉻層本身存在較大的孔隙率等缺陷。”海納科技技術部經理王清華說,為解決這一難題,海納科技成立了專門的技術攻關小組,與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合作,共同研發并引進了激光熔覆技術。
激光熔覆技術利用激光能量高度集中的特性,瞬間將被加工件表面微熔,同時將具備防腐、耐磨、耐高溫等性能的合金粉末熔融覆蓋于金屬表面,形成與基體冶金結合的致密覆層,代替了傳統的電鍍技術,有效的提升了加工修復設備的性能并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
設備再制造能力大大提高
節約材料消耗,降低員工勞動強度
“建成的這套多軸機器人激光熔覆工作站,使我們的激光再制造增材技術更高端了,大大提高了公司設備再制造能力,延長配件使用壽命,節約了貴重金屬材料消耗,也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海納科技工程缸事業部副主任王保春說道。
生產技術得到了解決,市場開拓成了下一步公司發展的重要課題。作為濟寧能源下屬公司,海納科技最開始的服務范圍僅限于自己的“兄弟”公司。經過幾年的市場轉型升級,服務的外部企業已遍布全國各地,包括平煤集團、陜煤集團、山東能源等大型企業。
“2024-2025年,我們將實現內外協同發展,打造依靠駐地生產基地輻射合作經營的模式,全力布局市場、服務多層級的客戶。”海納科技銷售部經理姚方慶表示。
目前已建成8條生產線
三年內,力爭市場與規模實現國內第一
作為海納科技產業升級的核心項目,激光熔覆項目自2017年以來,現已建成8條生產線,年熔覆面積40000平米,2020年海納科技加大投資力度,引進了國內首臺套內壁盲孔激光增材處理設備,實現了該技術的領先性及規模化。
下一步,海納科技將擴大激光熔覆產業規模化,打造高端油缸加工制作基地,激光熔覆機數量逐步增加到20臺以上,有效產能釋放,實現激光熔覆產業及技術優勢。
對于下一步的發展,王清華充滿了信心,他認為,立足“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激光熔覆在年內24小時生產的基礎上,產能可提升30%,確保激光技術應用業務2023年規模做到國內第二、2024年市場與規模實現國內第一,2025年進入“3D”高端制造行業新領域。
文丨臧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