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龍拱港各作業點吊臂高舉、焊花閃爍,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龍拱港設備技術專班克難題、創先機,把設備總裝進度由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岸橋最后一臺電氣房落位一次性成功,標志著龍拱港軌道吊設備安裝項目進入安裝調試沖刺階段。
龍拱港設備專班各成員把如期完成設備總裝項目作為重大的政治責任扛在肩上,緊緊地擰成一股繩,調集精兵強將,整合各方資源,打響了項目建設攻堅戰,跑出了安全、優質、高效推進項目設備安裝的“新速度”。
“履帶吊向11點鐘方向前進50公分,起吊速度不要超過0.1米/分鐘……”這是岸橋安裝現場海西項目部長指揮岸橋夜間吊裝的一幕。攻堅戰打響后,設備專班開啟“5+2、白+黑”施工作業模式,專班負責人每天定期到施工現場檢查指導工作,以現場辦公的方式對加快推進設備設施安裝進行安排部署,協調解決影響項目建設安裝進度的各類“卡脖子”問題。項目分管人員更是每天6點前到施工現場查看安全、質量措施落實情況,對現場發現的不安全現象、質量隱患等問題,第一時間組織整改。
為保證安裝進度如期完成,設備技術專班聯合海西重機合理調整人員分配,制定“3+2”作業模式,即安裝為2班作業班組,焊接、線路安裝為3班作業班組的全新安裝模式。安裝班組采取“白+黑”模式,安排專人每天詳細了解天氣變化,根據天氣、風力等因素合理調節吊裝時間。設備技術專班結合衛星云圖和氣象數據,天氣情況轉好后第一時間進行起吊安裝,勠力同心破難題,跑出安裝加速度。
岸橋安裝期間降雨量持續增多,造成總裝場地進場困難,設備專班安排專人盯靠,積極協調鏟車鋪路,為搶占場地雨后第一時間使用,鏟車幾乎全時段在雨中進行作業,共累計修復路面6000平方米,為履帶吊進場吊裝提供有利條件。同時,為減少履帶吊頻繁動車,提高吊裝效率,設備專班和海西技術人員召開現場會,商討解決岸橋移動方案,利用兩部鏟車把大車拖到位,履帶吊直接吊起結構件落位,避免了履帶吊頻繁動車效率降低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岸橋總裝效率。
施工現場深夜閃耀著的燈光,映照著連續作戰、不辭辛苦的身影,見證著全體建設者全力以赴書寫港口建設的合格答卷。
通訊員:王磊(安居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