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10時26分,龍拱港7#岸橋將一個裝滿玉米淀粉的集裝箱順利裝進“潤楊集6789”船舶,標志著龍拱港今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8萬標箱,是去年全年2.04萬標箱的3.9倍,提前4個月完成全年計劃任務,強力助推濟寧港航集裝箱吞吐量攀升。
作為濟寧港航集團專業化的集裝箱港口,龍拱港肩負著打破傳統散貨運輸格局、引領清潔運輸的責任和使命,積極打造江北內河最大的集裝箱示范港,在推動現代航運綠色化、智慧化轉型上走在了前列。
“我們堅持科技賦能,智能化裝備支撐集裝箱港口跨越發展,入選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第一批試點”,龍拱港分管科技的副總經理趙祥巨告訴記者。港口正在運營的3個泊位,投用了遠控岸橋、自動化場橋以及無人智能水平運輸車,部署工業5G專網,實現了全流程自動化作業,這在全國內河是第一家。走進龍拱港遠程控制中心,濟寧市巾幗文明崗的女司機們正在聚精會神地操作。“集裝箱作業高效、智能,兩分鐘輕松完成一個30噸集裝箱的裝卸船作業。1名司機可同時操控4臺軌道吊作業,效率比傳統方式提升80%”,岸橋司機付絹絹自豪地說。
除了科技加持,集裝箱裝卸、運輸、中轉各環節的作業流暢配合也尤為重要。調度中心負責人黃貴永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實施集裝箱運營精細化管理,作業效率較年初提升了30%”。港口制定了集裝箱運營提效意見,明確了分階段提效目標值,作業效率周分析,月總結、季考核;自主開發了“云上龍拱”APP、智慧生產監控系統,自動對比分析,找出差異化;合理制定船舶作業計劃,改進勞動組織,科學調度,確保集裝箱“先進先出”“快進快出”。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龍拱港對外主動與船運公司、車隊、貨主進行信息對接,搭建“一站式”服務平臺,不斷提升服務效能。配備“正面吊、堆高機、翻箱機、吸糧機”等專業化設備,滿足高嶺土、炭塊、糧食、淀粉、化肥、塑料顆粒等貨品作業,已為客戶開展10余類貨品的拆、裝箱服務,散改集業務提高了重箱率、成箱率。引導貨主企業改變物流模式,發展公鐵聯運、鐵水聯運,綜合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時,加大與航線公司溝通和對接,通過提供代理訂艙服務的方式,加大攬貨力度,增加新的集裝箱航線、增加現有航線的密度,完善河江海干支線集裝箱運輸網絡。
走進龍拱港,除繁忙的裝卸作業外,新建的7個泊位正在工程收尾,5臺岸橋場橋正在緊張調試,海關監管場所建設也有序推進,全港已經掀起大干快上的熱潮,正全力助推內河航運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加快構建通江達海、連接全國、通向世界的大格局。
文丨王廣蓬 劉芝凱/圖丨王天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