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4月9日通航以來,梁山港到發量和銷售額快速增長,僅火車來煤就有1378列、709萬噸,發運煤炭724萬噸,煤炭發運同比多出90萬噸;單日最高來煤量4.77萬噸,單日最高發運量5.11萬噸;單月最高來煤量90.5萬噸,單月最高發運量94.09萬噸,累計實現銷售收入突破63億元,被業界譽為不產煤的“地上煤礦”,成了京杭大運河上“西煤東輸、北煤南運、南貨北調、集裝箱運輸”的大型航運物資集散地。
發揮內河航運優勢
“梁山港坐落于梁山北的梁濟運河右岸,依托連接我國東西部重載煤運鐵路通道‘瓦日鐵路’與京杭大運河交匯于梁山縣境內的特殊位置而建,上乘瓦日鐵路,下依京杭運河,占據了西煤東運咽喉要地,吸納晉陜蒙優質煤炭資源,沿運河下聯華東、華中,進得來、出得去,不僅是山東煤炭保障供應的主力軍,也能沿運河入長江,輻射江浙滬,成為連接西部煤源產地和長三角經濟區的重要港口物流樞紐。”梁山港負責人陳哲告訴記者,“憑借京杭大運河的內河航運優勢,梁山港的煤炭、鋼材、水泥、鐵礦石、農用物資等大宗貨物,遠可通江達海對接‘一帶一路’,近可助推山東地方經濟發展。”
“我駕駛的這艘LNG新能源船舶動力足,續航也不錯。現在大家都特別重視環境保護,水環境好了,我們跑船也更舒適。”一艘標注“綠動”的新能源貨船船主李岳根說,他經常往返濟寧周邊城市跑船運煤。梁山港通航后,無論是船主還是貨主來說,都受益良多。“水運拉煤相對鐵路、公路運輸便宜,港口的建成讓運輸成本大幅降低,使煤炭在價格上更加具有競爭優勢。”李岳根說。
濟寧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委市政府把港航物流產業提升到今后五年實施的“九大戰略”之一的重要位置,國企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今年,濟寧能源將確保港口吞吐量2200萬噸,年內整合船舶運量載重噸1500萬噸以上,集裝箱運輸今年突破3萬標箱,確保營收突破400億元,利稅40億元。另外,濟寧能源今年還將籌劃組建濟寧大宗貨物交易中心,形成大宗貨物交易的“濟寧價格指數”,打造我國北方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同時,以“內河港航物流發展大會”為契機,展現濟寧運河經濟功能和港航資源優勢。
強化區位成本優勢
瓦日重載鐵路在梁山北與京杭大運河交匯,“大運河+大通道”的特殊區位優勢,成就了今日的梁山港。目前,我國西煤東輸主要有朔黃線、大秦和瓦日線三條鐵路運輸線,北煤南運主要依靠京滬、京九、京廣等國家主要干線,其中京九、京廣是客貨混用線,運力有限且運輸成本高。“在鐵路、水路和公路三種煤炭運輸方式中,水運具備運量大、成本低的優勢。梁山港位于梁濟運河右岸,距瓦日鐵路直線距離僅1.8公里,距離黃河直線距離10公里,港區處于瓦日鐵路與京杭運河的黃金交叉點。從這一點來看,梁山港具備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梁山港負責人陳哲介紹道。
從運輸成本上來看,梁山港優勢更加明顯。晉陜蒙西部煤炭主要通過瓦日鐵路、港口碼頭、京杭運河轉運至濟寧當地電焦企業以及江浙滬一帶的電鋼企業,貨物由梁山港入水,大大減少了運輸成本。過去晉陜蒙地區每年7600萬噸的煤炭都是通過瓦日鐵路運到日照,然后通過海輪運輸到南方地區,每噸運輸成本240元。現在通過瓦日鐵路運輸到梁山港,然后通過京杭運河運到南方,成本降到了每噸180元。
梁山港通航一年來,鐵水聯運優勢得以充分發揮。不同于其他運輸方式,鐵路運輸與水運都有運能大、耗能小的優勢與特點,梁山港實現了鐵運與水運的強強聯手,大大緩解了北煤南運的巨大壓力,提高了運輸效率,不僅讓北煤南運變得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每年還可為客戶節省運輸成本8到10億元,省出來的都是利潤。
同時,主動對接太陽紙業、華勤橡膠、東宏管業等濟寧本土知名企業,“一企一策”提供物流運輸方案,上聯“晉陜蒙”,下聯“江浙滬”,穩定雙向貨源市場,不斷壯大梁山港上下游“朋友圈”,打造“鐘擺式”貨物運輸模式,大大降低物流綜合運輸成本,讓客戶早日享受到實惠和便利。
進軍“港產城”融合發展
“梁山港將優化運營模式、增加‘貿易+站臺’新型模式。以貿易為引領,堅持做貿易港理念不動搖,有效抵御市場下行時,貿易港業務量下滑嚴重,在開展自營煤炭或者聯營聯銷的客戶中,有條件地針對部分客戶放開港口作業(站臺)業務。”梁山港副總經理馬春暉告訴記者,“確保貿易量在現有基礎上得到增長的同時,提高港口整體吞吐量和抗風險能力,每月穩定該類型業務量不低于30萬噸。加強上游來煤渠道建設,豐富經營品種。針對化工煤、焦煤等不同煤種就近選擇集站站臺,力爭在每個瓦日線及西安局的站臺(蔡家崖、曹家灘、神木等)均有一個以上的客戶,穩定每月來煤量不低于30萬噸。積極做好現有客戶的合作維護工作,加強馮家川、肖家洼等客戶溝通協調,穩定每個月來煤不低于30萬噸。”
目前,梁山港正在大力推進智慧智能港口、森林綠色港口、安全高效港口、創新引領港口建設,積極打造百億園區,梁山港的“朋友圈”也在不斷擴大,2020年11月28日,梁山鋼鐵物流加工基地建設項目簽約。2021年5月17日,鋼鐵物流加工基地建設項目正式破土動工。今年2月11日,港航集團與山東曙岳車輛合作簽約儀式在梁山縣政府舉行。此次簽約標志著濟寧港航集團一舉挺進集裝箱加工制造領域。今年3月27日,梁濟運河航道2000噸級船舶滿載首航儀式在梁山港集裝箱碼頭舉行。3月底,鋼鐵物流加工基地建設項目又實現了正式投產,安裝有5條高強鋼的加工生產線,具備年加工能力50萬噸、倉儲50萬噸、貿易50萬噸。
梁山港物流園區鋼鐵物流加工基地建設項目不僅能實現股東三方優勢互補,強強聯合,打通完善產業鏈條,形成以鋼材運輸、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集群,而且還能促進梁山港打造“倉儲、運輸和配送、多式聯運功能、加工制造與流通、信息服務、綜合服務和金融服務”七大服務功能,構筑“大宗干散貨、鋼材、集裝箱運輸和現代物流”四大重點體系,圍繞“前港后廠”發展模式推進“港口+貿易+金融+免稅港區+港產城建設”深度融合,3年至5年形成年產值300億元以上,年吞吐量達5000萬噸至7000萬噸的現代港口物流智慧化工業園區,并實現梁山港國內資本市場主板上市,進一步壯大山東工業基礎和經濟總量。
■梁山港 王傳鈞/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