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梁山港錨定年度目標任務迎難而上,在堅守“安全、環保、廉政、穩定”底線和紅線的同時,不斷創新管理,強化貿易引領,深耕市場,穩步提升貿易增量,今年前三季度,梁山港累計完成集疏港量1400萬噸,集裝箱量2822標箱,營收突破57億元,全力以赴助力濟寧建設北方內河航運中心。
從山東省政府舉行的“全面小康 奮進山東”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獲悉,濟寧將圍繞“把濟寧打造成山東對內陸和國際開放橋頭堡”目標,對運河全線200多公里港口進行統一規劃整合,大力發展公鐵水多式聯運,全力打造中國北方內河航運中心和港航物流新高地。2020年以來,濟寧市持續放大京杭大運河“黃金水道”優勢,依托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組建濟寧港航發展集團,全力打造全國一流內河航運體系,努力建設中國北方內河航運中心。
在港產城協同發展方面,濟寧正大力發展“鐵水聯運+港口+產業+園區”運營模式。規劃建設主城港區、梁山港區、微山港區等十大港產融合區,依托港口功能,布局高端裝備制造、食品加工、商品貿易及信息服務等產業,打造運河物流特色核心區,構筑運河物流產業帶。目前,濟寧圍繞港口建設了江北糧食物流園、鋼鐵物流加工基地等產業園區。
梁山港作為山東省應急儲備煤基地,為保證地方能源需求,千方百計提升貿易增量,在瓦日線上游加大調研和請車力度,保證每日3萬噸來煤量。為確保下游煤炭需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通過船舶及鐵路,每日發運煤炭2-5萬噸,最大限度保障民生需求的同時,也大大緩解了下游客戶的燃煤之急。
今年3月,2000噸級滿載船舶在梁山港集裝箱碼頭順利首航直發“長三角”,標志著京杭運河具備2000噸級船舶滿載航行條件的航道向北延長近57公里。“水運運能大,運費僅有鐵路的三分之一、公路的七分之一,而且水運相比公路、鐵路運輸更為環保,污染少、耗能低。”梁山港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哲表示,晉陜蒙的優質煤炭資源,從梁山港沿運河下聯華東、華中,在緩解北煤南運壓力、提高了運輸效率的同時,每年為客戶節省運費8到10億元。“以到鎮江為例,在梁山港開通之前,運煤需要多走400公里的鐵路,再通過海輪抵達海港,大船倒小船之后,再走京杭運河。梁山港開通之后,通過運河直接南下,不僅節約了物流成本,還實現了‘公轉鐵、鐵轉水’的綠色運輸。”陳哲介紹,高峰時期,梁山港單月煤炭到發量突破90萬噸,汽車運輸一天到達近500多輛,火車每天到達3列-10列,“汽運”“鐵運”“水運”多式聯運齊發力。
梁山港積極推進數字化融合,依靠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智能手機移動端開發等技術,與傳統港口行業安全生產管理深度融合,將整個園區運營、安全生產、人員設備等方方面面全部實現數字化、智慧化、自動化、標準化,全面提升港口安全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水平。今年6月,江北內河港口首個智慧園區平臺在梁山港建成,各大主流新聞媒體紛紛在顯著位置給予宣傳報道。
今年上半年,濟寧市規模以上服務業持續向好,特別是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41.3%,拉動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18.8個百分點,貢獻出60%以上的增長率。這組亮眼數字的背后,離不開濟寧港航物流產業的支撐,梁山港作為江北內河第一港,起到重要作用,業已成了京杭運河上“西煤東輸、北煤南運、南貨北調、集裝箱運輸”的大型航運物資集散地。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梁山港都將以實際行動助力濟寧建設北方內河航運中心。
文/圖丨王傳鈞(梁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