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一艘艘裝滿“自備煤”的船只迎著早晨的第一縷陽光駛入太平港,這標志著該港又一個新業務模式落地。
首批自備煤共計35000余噸,從陜西由鐵路運輸至梁山港,再裝船運至太平港,形成鐵水聯運、港港聯動的新局面,為下一步煤炭銷售、摻配煤業務的拓展打下了基礎。
此項業務的落地,實現了該港由貿易帶動吞吐量提升的跨越,將更加有效發揮港口區位優勢,提升客戶深度開發力度,有利于服務周邊企業客戶、釋放輻射港口對腹地客戶的運力合作,助推太平港高質量發展。
通訊員:陳爽(太平港)
7月7日,一艘艘裝滿“自備煤”的船只迎著早晨的第一縷陽光駛入太平港,這標志著該港又一個新業務模式落地。
首批自備煤共計35000余噸,從陜西由鐵路運輸至梁山港,再裝船運至太平港,形成鐵水聯運、港港聯動的新局面,為下一步煤炭銷售、摻配煤業務的拓展打下了基礎。
此項業務的落地,實現了該港由貿易帶動吞吐量提升的跨越,將更加有效發揮港口區位優勢,提升客戶深度開發力度,有利于服務周邊企業客戶、釋放輻射港口對腹地客戶的運力合作,助推太平港高質量發展。
通訊員:陳爽(太平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