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新的經濟環境下,融匯物產黨委緊緊把握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標,在“想融合、謀融合、長融合”上下功夫,積極探索實施黨建創新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激發企業新的增長動力。
堅持黨建引領 積極探索產業鏈黨建新模式
融匯物產黨委自2023年4月成立以來,牢固樹立大黨建思維,堅持黨建引領企業發展這一核心思想不動搖,遵循以黨建引領“鏈上內部企業資源整合協同發展,鏈上外部企業深化合作”的總定位,把黨建資源嵌入產業鏈,推動組織建在鏈上、資源聚在鏈上、服務沉在鏈上、作用融在鏈上,以黨建鏈引領產業鏈,形成“1424”產業鏈黨建工作總思路。
積極發揮鏈主企業作用,通過與鏈上企業黨建聯建、指導鏈上黨組織加強黨建工作、提供更優質產業服務等強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以“聯”串鏈,以“盟”固鏈,以“產”強鏈,有效構建產業鏈黨委統籌協調、鏈上黨組織具體跟進、黨員示范帶動、資源鏈上集聚的黨建工作鏈條,切實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實現黨建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互融共促。
通過對產業鏈黨建的探索與實踐,把區域內、產業鏈上的政府部門、上下游企業以及各類科研院所集聚為一個產業共同體,推動跨企業、跨行業、跨組織的深度合作,通過資源共享、人才共育、組織共建、活動共聯,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激發鏈上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驅動力,鏈上企業以大帶小、以強扶弱、全鏈合作,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高質量發展。
明晰企業職責 構建聯合聯動工作體系
在濟寧市國資委的指導下,2023年8月份成立濟寧現代物貿港航產業鏈黨委,明確了組織設置,界定了功能定位,完善了產業鏈黨委的運行機制。并于同年11月份啟動產業鏈黨委理事會,選舉融匯物產黨委為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東宏管業、太陽紙業、華勤集團、碳素集團、濟寧銀行、象道物流為第一屆理事會單位。第一屆理事會涵蓋6個基層黨委,97個基層黨支部,2206名正式黨員,實現了鏈上企業組織全覆蓋。
按照集團公司《關于加強產業鏈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融匯物產黨委制定下發了“產業鏈黨委日常運行機制”、“黨委理事會活動輪值實施意見”、“黨委理事會工作章程等機制體制”,圍繞健全工作體制、嚴密組織體系、加強服務保障、引領作用發揮等方面創新活動內容,豐富活動載體,明確企業責任,有效保障產業鏈黨委的運行質效。
融匯物產黨委把打造黨建品牌作為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提升黨組織“三基”建設、凝聚發展合力的重要抓手,搭建“1+6+N”產業鏈黨建品牌矩陣,激活發展紅色引擎。“勤簡精誠廉”黨建品牌,獲評山東黨建云平臺優秀黨建品牌。中交潤楊公司以建立“1346”黨建工作體系為抓手,創建“運河紅色先鋒”特色黨建品牌,助力港航物流事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中交潤楊全年營收實現47億元,實現散貨發運量1800多萬噸,全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6萬標箱。
提高服務效能 釋放高質高效發展新動能
堅持把資源聚在鏈上、服務沉在鏈上,利用豐富教育資源優勢,線上線下相結合,組織象道物流、東宏管業等6家鏈上企業的15名黨員干部參加濟寧能源企業重組專題培訓班。用好“融匯大講堂”理論培訓學習的主陣地,邀請專家教授圍繞風險防控、財務管理、商務禮儀、談判技巧、營銷策略、國際貿易等業務召開專題講座。
依托產業鏈黨委的組織優勢,充分發揮融匯物產的產業優勢,深入推進與華勤集團、象道物流、碳素集團等6家產業鏈黨委理事會成員的合作、多元協同“固鏈”。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跑市場、拓業務,利用“五橫三縱+‘一帶一路’”網絡布局打開內外協同,深度布局“九大戰區”,形成上下聯動資源“延鏈”。
瞄準產業鏈上企業制約發展最突出、最關鍵、最緊迫、最關心的問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前哨探頭”作用,利用融匯物產鏈主身份,“一鏈一策”“一企一策”精細制定方案,精準發力,提高服務效能。
堅持協同發展 激發聯動效應攜手圖強
融匯物產牽頭選派業務精英組建“聚智聚力”黨員聯絡團,定期到鏈上企業走訪、座談,了解企業的所需、所求,形成企業發展問題清單,有針對性地開展聯建活動,實現企業呼、組織應的服務響應機制。創新實施黨風廉政監督員、助企聯絡員“一崗雙員”聘任機制,40名黨員廉政監督員分布于煤礦、港口、制造業、營貿物資等20余家企業,實時收集鏈上企業發展中的難點、卡點、堵點、風險點,制定防范措施,有效保障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融匯物產創新實施港港聯動,以鏈上客戶需求為導向,建立起統籌供應、價格、業務、生產及物流、客戶和考核管理模式,在資源、產業、信息等方面實現了聯動發展。通過實地調研、動態調整,2024年一季度,共發布 50 次港港聯動指導價格,進行了236次市場調研,大運河上的濟寧價格指數逐步成型。每周一次港港聯動專題會議、每月一次鏈條管理及鏈主“頭腦風暴會”,分析研究鏈上企業發展中的難題,提出有效解決方案措施,有效固鏈。
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打造融匯數易平臺,實現了集團內部資源共享和外部資源整合的無縫對接,為用戶提供一單制、門到門的交易服務,實現了人在家中坐、貨在線上走。通過“散改集”“鐘擺式”“多式聯運”,實現大宗商品“貿易一單制和物流一單制”。以自產煤、集裝箱、港口、船舶和金融等實體優勢,開通以煤換焦、以焦換鋼的煤焦鋼循環供應銷售模式,打造3條煤焦鋼精品路線。
鏈出發展動能 聚鏈成勢實現產業集聚發展
2023年以來,融匯物產牽頭舉辦了8次大型推介會,為鏈上企業提供了一個展示企業特色和實力的平臺,2000余家企業利用推介會展示企業的風采和特色,推銷產品,促成了200余項涉及煤炭、糧食、鋼鐵、鐵礦石等10個類別的項目合同訂單,企業形象顯著提升。高規格舉辦京杭運河首屆多式聯運高峰論壇、京杭運河(濟寧)港航經濟發展論壇、大宗商品交易創新發展大會等7場高質量峰會,其中2024年戰略懇談會簽約合作量高達8543萬噸,貿易額突破1100億元。
重點開發江蘇、浙江、廈門等沿河沿海省區市場,同時對安徽、河南等周邊地區加大開拓力度,服務太陽紙業、東宏管業、山東德比電子等本土企業,累計新增559家客戶,實現增量1365萬噸;積極推動與物產中大、廈門象嶼、中集集團等大型集團的合作關系,與湖北省港集團、世德集團、廣東省物流協會、濟南鐵路經營集團等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持續深化“敲門行動”“串鏈行動”,深耕晉陜蒙市場,強化陜煤化、晉能控股、神華、中煤、山西焦煤等頭部企業開發力度,壯大貿易鏈條,新成立6家合資公司,累計接待客戶740余家。
圍繞“煤、焦、鋼、糧、鐵礦石”等多元化貿易品類分區域、分部門開展業務,新增了重慶、浙江嘉興、衢州、龍游等地區糧食、電煤、煉焦煤、水泥煤和化工煤業務,石油焦及鐵礦石業務回流穩步開展,木材業務持續跟進,2023年整合貿易鏈條285項,實現業務量3467.9萬噸。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征程呼喚新擔當。展望未來,融匯物產集團將持續深入地實施產業鏈黨建,聚企成“鏈”,聚“鏈”成勢,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提質增效“加速跑”,不斷厚植起加快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文丨徐來棟 丁曉曉(融匯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