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濟寧能源躍進港,剛剛入職的大學生呂騰騰有了自己人生中的首個師傅。原來,為了幫助大學生員工提升專業技術,躍進港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拜師會”,15位師傅與年輕職工結對子,通過“傳幫帶”“師徒制”等方式,讓年輕人在傳承與創新中勇奪“接力棒”,推進躍進港升級轉型。
傳的是技術,幫的是精神
“這是我們躍進港09年廠家培訓時發的學習資料,里面對于堆料機、取料機等都有非常詳細的介紹,你沒事多學習,這些材料跟了我十三年,對你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一定會有幫助。”在躍進港傳幫帶結對活動上,馬長亮師傅將一份厚厚的學習材料交給了他的徒弟——剛剛入職的大學生呂騰騰。
像馬長亮師傅與呂騰騰這樣師傅帶徒弟的情況,還有很多。許多剛入職的大學生面對新工作,對陌生的機械設備、運行的原理、最大的堆取量、裝船速度等等問題一無所知,通過“傳幫帶”“師徒制”等方式發揮大學生員工在提升專業技術的引領作用。
本次活動共有15位師傅與年輕職工結對,在活動前嚴格審核了師傅的各方面情況,要求師傅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熟悉掌握本工種的理論和實際操作知識,技能水平高、技術全面等。
作為“傳幫帶”活動的受益者,呂騰騰說,他會將馬師傅傳授的技術傳承好、發揚好,應用到新的設備管理中,不斷創新,做好本職工作。“我將結合師傅傳授給我的經驗,及自己在工作中的所思所想,爭取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工作方法。”
傳的是態度,帶的是創新
一代代躍進人就是通過“傳幫帶”的方式“以老帶新”開展工作,傳授經驗,幫助成長。
躍進港黨支部副書記徐穎說,推行“師帶徒”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新員工快速成長,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更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推進“傳幫帶”活動,是培養和提高新職工素質的一種好形式。
各位師傅在“傳幫帶”時注重有計劃、有教案、有目標、有記錄、有考核,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積累的工作經驗和方法傳授給徒弟。通過“師帶徒”活動,將在新員工中進一步掀起學技術、比技能的熱潮,加速培養新一代操作技能人才,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發揮重要作用。
在傳授技藝的同時,一位位老師傅將優良作風和安全生產以及各種操作技能等傳授給徒弟,培養徒弟認真負責、愛崗敬業、安全生產、遵紀守法的思想作風和刻苦鉆研、知難而進的學習態度。定期檢查徒弟的工作、學習情況,協助做好對徒弟的考核評價。認真遵守相關規定,履行相關職責,按要求完成培訓任務,實現培訓目標。及時總結徒弟的進步和不足,培養協議期滿提交帶徒情況工作總結。
新職工具有更廣闊的視野、敢于創新的精神和系統的理論知識,這些知識影響著老職工,提升了老職工的理論知識。在“傳幫帶”的交流中既提升了新職工的工作技能和操作,又提升了老職工的工作熱情,達到新老職工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良性循環局面,為更好推動企業良性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協同協作,推進港口轉型升級
在大運河畔的躍進港港區內,一片建設工地正在緊張施工中,未來,這里將崛起一個智慧倉庫,作為躍進港蝶變的序章,全面展開。
據了解,濟寧能源躍進港將通過合資合作等市場化手段整合周邊港區,統籌推動濟寧市港口融合進度,加快躍進港區從“一群港”向“港口群”轉變,發揮港口規模經濟效益。
這里分區規劃了“鋼材加工交易基地” “糧食加工交易基地”,引進鋼材、糧食及相關產業戰略投資者,依托港航大廈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通過“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大力發展煤焦、鋼材大宗商品加工、倉儲、物流、貿易等綜合服務,全力打造煤焦、鋼材等大宗商品交割基地。同時,深化按勞分配制度,完善劃分機制;強化考核剛性,形成重視生產安全、重視生產效率、重視生產服務的良好習慣,做好工作“回頭看”,逐步形成良性循環,打造躍進港生產新模式。
“港口要想實現跨越發展,人才力量不可忽視。”躍進港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李繼春說,“傳幫帶”的過程中,傳承的是匠心和精神,創新的是技術和思維,只有團結一致、協同協作,才能更好地推進港口轉型升級發展。
近年來,濟寧能源實施“進江、聯海、向陸”戰略,提供物流運輸方案,加快區域物流“公轉水”“散改集”。打造我國北方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以“強港航、暢物流、興產業”為發展使命,不斷加快發展現代物流貿易,高標準建設內河大港口,集聚培育千億大產業,打造濟寧港航大品牌,推動內河航運提檔升級、全面振興。
文/圖丨陳廣攀 張展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