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關于開展第一屆“十大杰出青年”評選工作的通知》(濟寧能源團發[2013]3號)要求,現對“十大杰出青年” 19位候選人進行公示,公示期
集團公司第一屆“十大杰出青年”候選人
(共19人,以姓氏筆畫為序)
丁希陽
丁希陽,男,37歲,本科學歷,碩士學位,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現任陽城煤礦總工程師。
該同志主要事跡:1、組織優化陽城煤礦北三采區的設計,解決了大斷層兩側布置采區下山的巷道聯絡問題,節省全巖巷道600多米,節省大量資金。2、工作面設計優化。優化設計1307、3301、3302工作面,使1307工作面增加了30萬噸的煤炭回采量,3301、3302工作面正常回采。3、針對1304工作面孤島開采工作面治理瓦斯,通過采用有效措施,杜絕了瓦斯事故的發生。4、不斷完善礦防滅火系統,有效的抑制住了采空區遺煤自燃,取得了較好的安全效益。5、針對礦井煤層傾角大(平均35°)的現實情況,通過改造工作面液壓支架,安裝側推、側護板,提高支架穩定性,形成了一套高效大傾角回采技術方法。6、研究局部制冷降溫技術,通過在工作面進風順槽安裝局部制冷機,將工作面溫度降低3到
王兵,男,30歲,本科在讀,中共黨員,技師。現任霄云煤礦綜采一區區長。
該同志面臨設備新、隊伍新、時間緊、任務重、地質條件復雜等不利因素,帶領全區職工迎難而上,不等不靠,主動出主意、出點子,克服了斷層、頂板破碎、有淋水的情況,2011年5月措施面完成回采回撤,生產原煤6.2萬噸。他以礦為家,舍小家,顧大家,2011年全年出勤355天,圓滿完成了措施面撤面、1301工作面安裝和生產任務。在平時的工區管理中,他始終把安全工作擺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壓倒一切”的重要位置,把上級的安全指示、會議精神及時全面的傳達到每名員工,讓安全警鐘時刻長鳴在職工腦中,從而奠定了安全管理的思想基礎,有效指導了工區安全工作的開展。先后榮獲濟寧市優秀共青團員、霄云煤礦勞動模范、集團公司勞動模范、金鄉縣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呂宏遠
呂宏遠,男,39歲,大專學歷,中共黨員,助理工程師。現任濟寧遠達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辦公室主任。
該同志立場堅定,思想進步,廉潔奉公,認真細致,以身作則,恪盡職守,積極擁護黨的領導,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除了負責辦公室的正常工作,還主管生產許可證年審及換證,ISO9001認證、人力資源等工作和特種鑄鍛件項目推進工作,為新項目付出巨大的努力,成為新項目推進工作的業務骨干。先后榮獲集團公司“安全生產標兵”、“先進工作者”、“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節約增效標兵” ,市國資委“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冶金工會“全省冶金黃金有色金屬系統優秀工會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其負責科室2011年度、2012年度獲得集團“紅旗科室”、“先進基層工會”稱號。
孫濤
孫濤,男,31歲,本科學歷,中共黨員,工程師。現任鹿洼煤礦采煤工區支部書記。
該同志主要事跡:1、科學合理的編制了《13上09高檔普采面規程》等7個工作面的規程及各類補充措施。設計并主導施工了,高檔普采“三潛一墩法”過大斷層方案,使過斷層工期提前了半個月,減少破矸量1000多方,節約資金100多萬。2、創新研制了觸控機械式自動灑水裝置、端頭大棚移棚器、皮帶掃煤器、支柱護墊、推架器等小改小革成果,收到了良好的效益,其中僅觸控機械式自動灑水裝置每年為礦節約40余萬元。3、根據工作經驗,先后對對KJ66NA監測監控系統、遠程控制自動化泵房等進行了改造。4、在過斷層期間,設計的煤矸石分裝系統,改善了過斷層期間的煤質管理,確保了效益的最大化,同時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過DF54和DF57兩個斷層時,為礦節約了幾十萬元,同時為今后過斷層進行矸石處理積累了寶貴經驗。先后榮獲鹿洼煤礦先進工作者,魯泰煤業先進工作者、安全技術標兵,集團公司安康杯優秀個人等榮譽稱號。所在區隊被山東共青團委授予山東省青年突擊隊。
師彥訪
師彥訪,男,36歲,大專學歷,中共黨員。現任鹿洼煤礦采一工區副區長。
該同志始終樹立以質量保安全的意識,嚴把工程質量關,杜絕不合格工程出現,確保工程質量做到動態達標,讓工程質量真真正正地服務于安全生產。為了把班帶好,他一邊學習,一邊結合自己班組建設多年的經驗,先后建立了基礎信息,安全生產,班組管理,班組技能培訓,班組工程計分臺賬五個方面的臺帳,這種科學統籌的管理方法有效規范了班組管理。工作中,該同志注重班組成員的技能培養和工作能力的創新。2011年,他所帶的班組連續6次被礦評為“紅旗班組”,3次被評為“先進班組”,在上半年和全年的總結評比中被鹿洼煤礦評為“金牌班組”,同時被集團公司授予“明星班組”的榮譽稱號,先后榮獲“濟寧市煤礦行業青年先鋒號”、全省煤礦優秀班組等榮譽稱號。
湯曉中
湯曉中,男,40歲,大專學歷,中共預備黨員,高級營銷師,現任落陵礦山支護材料廠財務審計科科長。
湯曉中同志自1997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財務工作。先后從事過銀行出納、納稅會計、成本會計、預算會計和主管會計等會計崗位,對財務工作的各個崗位都較為熟悉。他熱愛本職工作,他把時間和精力全都用在了工作中,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正是由于他的辛勤付出,使得企業的財務工作走在了其他工作的前列,為企業的超常規發展奠定了基礎,得到了企業、稅務機關和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評。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先后榮獲鄒城市地稅局先進個人、鄒城市財政局先進會計工作者,集團公司先進生產工作者,節約增效標兵等榮譽稱號。
張洪猛
張洪猛,男,32歲,本科學歷,中共黨員,初級職稱。現任運河煤礦綜采一區區長。
該同志自2010年4月擔任綜采一區區長后,兢兢業業、踏實工作,平均年出勤310天,下井280個。在全年生產過程中,他以精細化管理環境識別及操作流程控制體系為總抓手,以質量標準化動態達標為主線,狠抓現場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他始終要求“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持續升華現場安全質量標準化,使現場工作始終走在全礦乃至全集團的前列。通過不懈努力,8308工作面先后通過了國家級質量標準化驗收,山東省煤監局A級礦井驗收,并舉辦了集團公司質量標準化現場會,受到了領導一致好評;也因組織得力,得到一萬元專項獎勵。在他的帶領下,經過全工區的共同努力,綜采一區2012年共安全生產原煤47萬噸,這是綜采一區作為輔采工區年產量最高的一年。綜采一區被濟寧市煤炭局評為2011年十佳區隊,被集團公司連續兩年評為紅旗區隊,連續兩年被運河煤礦評為先進單位,先進黨支部,先進基層工會等榮譽稱號。本人先后榮獲運河煤礦優秀共青團員、優秀管理干部、勞動模范,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安全生產標兵等榮譽稱號。
張勝超
張勝超,男,35歲,本科學歷,中共黨員,高級政工師、經濟師。現任義橋煤礦政治工作部部長。
該同志熱愛本職工作,作風扎實,嚴于律己。擔任政治工作部部長以來,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有聲有色。積極組織開展了開展“四德”工程教育活動、“嚴明紀律、愛崗敬業演講比賽”2次54人參加;組織20名一線職工家屬下井慰問2次,機關人員600余人次下井體驗生活;多次舉辦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知識井口問答;舉辦青年歌手大賽,及時對“三違”人員進行幫教,帶領160名青年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組織297名技術人員開展技術比武;組織黨員領導干部上黨課、進行廉政宣誓、50人赴監獄進行廉潔警示等形式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礦區蔚然成風;按照集團公司企業文化“五統一“,認真組織討論梳理,形成“義立基業、橋連一家”的義橋煤礦“和諧、責任”的企業文化。通過完善精神文化的傳播和規范行為文化的推進,企業凝聚力大大增強。先后榮獲汶上縣委“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汶上縣委、縣政府評為“2006-2010年全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進個人”,集團公司“先進工作者”,省煤炭政研會“省煤炭企業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義橋煤礦“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李勇
李勇,男,37歲,專科學歷,中共黨員,技師。現任義橋煤礦開拓工區機電區長。
該同志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采掘一線工作,工作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刻苦學習機電專業技術,機電管理水平和機電設備完好率走在企業礦區前列。工作中注重小改小革和發明創新,自我設計研制了耙裝機轉載自動噴霧,比傳統耙裝機轉載噴霧可節約80%水源,特別是下山施工時,大大減少了后部原因造的迎頭積水,為迎頭作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自主研制半自動放炮噴霧,成本低、效果好。自主研制的皮帶防跑矸裝置、皮帶擋煤板、風動阻車器、風動擋車簾、防跑偏皮帶立輪、防磨繩裝置等,變廢為寶,既增強了安全系數,又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先后榮獲太平煤礦“先進工作者個人”,義橋煤礦和集團公司“節約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李娟
李娟,女,34歲,中專學歷,技師。現任太平煤礦運轉工區班長。
作為一名副井提升機司機,該同志從事絞車操作工作九年來,始終把“安全”二字放在首位,精心巡檢、精心操作;作為班組長,嚴格管理,調動班組成員的積極性,圓滿完成生產任務。截止到目前,她所帶領的班組已了連續安全生產九周年。工作中她十分注重對落后的技術和設備進行改造更新。2010年,她創造性地對齒輪離合器進行了改造,即在齒輪離合器處加設了兩道防護板并用長螺栓緊固,將齒輪離合器與活滾筒固定在一起,這個改造從細節入手,優化了設計,改進了工藝,避免了齒輪離合器意外脫出,保證了提升機的安全操作,為礦井的安全生產提供了保障。在2011年度濟寧市第四次職工技能大賽上,取得了濟寧市煤炭行業主提升操作司機第一名,在集團公司職工職工技能比賽中,獲得三等獎。先后榮獲魯泰煤業先進工作者、 “濟寧市五一勞動獎章”、“濟寧市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杜顯濤
杜顯濤,男, 29歲,大專文化,采煤中級。現任太平煤礦采一工區“青年安全生產監督崗崗長”。
該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時時、處處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2012年上半年就組織帶領所在“青安崗”青年開展夜查“零點行動”活動20余次,堅決同“三違”做斗爭10余次,及時地幫助“三違”人員改正錯誤20余人。在工作中膽大心細,在實踐中積累了一套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面對困難,從不退縮,總是迎難而上。艱苦的條件,困難的環境,越能顯示出一個優秀員工的本色,顯示出工人階級的博大胸懷。先后榮獲太平煤礦“先進工作者”、“生產標兵”、 “優秀通訊員”、“優秀共青團員”, “山東省青年安全生產標兵”等榮譽稱號。
辛光明
辛光明,男,28歲,本科學歷,共青團員,工程師。現任陽城煤礦綜采一區區長。
該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堅持扎根一線,根據陽城煤礦采場條件,通過分析設備上竄下滑的原因和規律,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調節方法。在1305、3302工作面臨近回撤期間,通過緩慢調面的方法控制工作面下滑量,調整機頭超前量分別多回收煤炭資源2萬噸、2.4萬噸并在《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發表一篇關于設備上竄下滑的研究論文。針對制約孤島開采的瓶頸問題,他制定了兩巷壓力觀測方案,總結礦壓顯現規律,研究兩巷變形數據。該同志提出構建了“綜采一區月度總結考評機制”,對副班長以上管理人員進行月度綜合考核評估,考核內容涵蓋了月度安全生產、安全評估、工程質量、機電管理、煤炭質量、生產任務考核、措施標準落實7大項內容,10個分項的評估,考核具體細化到每個小班。在工區管理方面,他提出“人性化制度,狼性執行力”的管理理念,并主持建立與之匹配的《綜采一區綜合考核制度匯編》,成冊印發,便于全員掌握標準。工作七年來,該同志在國家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篇,其中1篇論文獲濟寧市煤炭協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篇論文獲集團公司優秀論文三等獎,其編制的《3301工作面作業規程》獲集團公司優秀作業規程一等獎,并多次獲得陽城煤礦“先進工作者”、“技術標兵”,集團公司“技術標兵”等榮譽稱號。
陳杰,男,37歲,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工程師、注冊安全工程師。現任安居煤礦機電科科長、生產黨支部書記委員。
該同志參加工作后參與運河煤礦建設,擔當起技術管理、培訓工作,為礦井機電管理工作建立了技術依據。善于破解難題。如采取增設尾繩分繩器的方法,解決陽城煤礦主井提升機尾繩打攪擰鼻問題,采取分段挪移供電設備,分段處理底鼓的方案,解決井下變電所底鼓變形威脅供電安全問題。通過增加外置自制冷卻器,解決了安居煤礦千米深井臨時排水系統高揚程排水泵軸承故障問題。創新“大翻轉法”起吊主井井架,解決了安居煤礦主井井架受場地限制無法安裝的問題。幾年來,他管理的礦井機電質量標準化保持在一級標準水平,未發生一起機電事故。多次榮獲濟礦集團優秀團員、先進工作者、技術標兵等榮譽稱號。在《煤礦現代化》《煤礦機電技術》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多篇。主持研究的3項科技創新成果榮獲安居煤礦科技創新一等獎,4項科技成果榮獲二等獎。安全、優質、快速高效的組織了16項機電安裝工程,工程安裝質量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35KV變電所設備安裝工程等5項工程,被評為“山東省煤炭工業優質工程”。
孟憲超
孟憲超,男,32歲,專科學歷,工程師。現任濟寧金威煤電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氯堿車間技術員。
該同志先后參加氯化氫合成工序項目建設的工藝管線及管件等材料的統計、設備安裝監護及試車,氫氣穩壓放空系統、氯化氫過氯聯鎖系統、氫氣壓力與合成爐連鎖系統技改,合成爐、膜吸器等設備的酸洗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編制,氫氣緩沖罐移位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編制,設計了冷凝酸泵引水管路,參與濟寧金威煤電化工分公司3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和30萬噸/年PVC樹脂技改擴建項目任氯化氫合成和副酸脫析專工。參與了國家一級安全標準化樣板企業的復評換證工作。在第25界全國氯堿行業論文年會上,提出了氯化氫合成自動控制理論。先后榮獲第25界全國氯堿行業論文年會三等獎(《HCL合成的自動控制》)、濟寧金威煤電有限公司技術標兵、魯泰煤業2012年度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武國慶
武國慶,男,26歲,本科學歷。現任運河煤礦運轉工區絞車維修班長。
該同志自參加工作后,為更好的掌握維修技能,他加班延點的研究學習,練就了過硬的理論基本功,對包機設備的電器原理也做到了全面掌握,尤其對PLC編程控制有了熟練的掌握運用,為設備的安全高效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1年6月,運河煤礦七采區軌道上山
榮強
榮強,男,37歲,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中級會計師。現任濟礦民生熱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該同志在集團內部首先嘗試銀行自動化系統POS機的應用和銀企網上銀行辦公系統,有效降低了財務費用和資金風險;成功引進全面預算監控軟件,率先開展全面預算財務跟蹤業務。參與制定并實施了多重扭虧減虧方案,2013年1季度順利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責任目標,比季度目標減虧417萬元。該同志積極協調外部關系,用足用好優惠政策。2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