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山東省企業管理大會在濟南召開,10家企業和20項管理成果獲獎。作為唯一一家市直企業,運河煤礦《以系統思維理論為基礎的“運河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施》榮膺山東省首屆企業管理獎,該礦礦長顧士彬出席大會并領取獎項。
“運河管理模式”是運河煤礦經過十幾年管理實踐證明的、適合廣大企業特別是煤炭行業生產礦井管理的一套管理模式,是一套系統的、規范的、創新的,集理論研究與高度的實踐性相結合的管理科學。
“運河管理模式”內分13個系統,它們自成體系,各具特色,具有內在的統一聯系,是“系統化思維”理論的集中體現。它們分別是:組織管理系統、目標管理系統、行政辦公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財務管理控制系統、安全生產管理系統、質量管理系統、營銷管理系統、物流控制管理系統、后勤事務管理系統、科技研發管理系統、信息網絡管理系統、黨群管理系統。
“運河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可簡述為“人+制度+創新”,其基礎理論是“系統化思維”。 該模式認為人是企業中最重要的資源,是企業管理之本,制度是企業管理之法,創新是企業管理之源。人本管理使企業能夠存在,制度管理使企業能夠發展壯大,創新管理使企業經久不衰。只有在完善的制度體系中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人性,人和制度是企業兩把永恒的管理利劍,企業中的一切管理矛盾源于人和制度,最終也將被“人+制度”解決。創新則是形成更高“人+制度”模式的重要途徑。
“運河管理模式”的應用在運河煤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突出表現在:安全生產周期不斷延長, 截止到2009年11月12日,運河煤礦已順利實現安全生產六周年,并在上級進行的一系列安全檢查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安全生產水平走在了濟寧市地方煤礦的前列;企業效益實現穩步攀升,運河煤礦自投產至2008年底,累計生產、銷售原煤115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7.28億元,利稅21.69億元,利潤16.56億元;產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運河煤礦噸煤完全單位成本142.57元,比2005年降低12.63元,物資庫存由年初的1000多萬元,降到現在的500萬元以下;職工福利逐年大幅提高, 2006年以來,運河煤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集團公司文件要求,調整了井下職工崗位津貼、中夜班費、班中餐補貼、月度安全生產獎和安全風險抵押金標準,增加了職工收入,提高了職工福利待遇;職工整體素質顯著提高, 運河管理模式的深入執行,進一步引導職工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切實把自己的崗位作為奉獻社會和提升自身素質的著力點,以公民道德基本行為準則規范自己的言行,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企業社會形象全面提升, 運河煤礦以扶貧濟困、安老救孤、賑災助醫、興善助學、構建和諧運河為宗旨,廣泛動 員全礦廣大干部職工,募集慈善資金,救助困難群眾。同時,全面落實國家安置政策,積極做好復員退伍軍人接收安置工作,有效緩解了就業壓力,促進了社會穩定。(盧鵬 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