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陵精神下的礦井回撤
——落陵煤礦礦井回撤工作紀實
本報訊(記者:孫興華)
同工要同酬 停產并申報關井后,該礦即投入到了熱火朝天的回撤工作中。元月8日,該礦領導班子八人被分流到了集團權屬五個礦井工作,僅留已調往花園煤礦的機電副礦長李祥紅一人具體主持回撤工作,并且所領導的60多名回撤職工檔案均已調往安居煤礦。暫留的回撤職工中,既有干采煤的、也有干安裝的,既有干運輸的、又有干運轉的,這些職工原崗位從13崗到18崗不等,人員狀況十分復雜。面對同樣的回撤工作和不同的崗次,個別工人表現出了小小的不滿情緒。李祥紅思前想后,決定將所有人崗位調平至15崗,再按照工作量計分。如此一來,崗位薪酬相等,計件劃分,所有人都沒了不滿情緒。
領導盯得緊
落陵精神在回撤中體現 為了能夠順利安全結束回撤工作,同時也為了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該礦新任總經理陳宏時刻關注著井上井下的一舉一動。一有時間就到井下去看看,他時常告誡回撤的干部職工:我們回撤的每一個設備,哪怕是一顆螺絲都是國家的,回撤工作一定要細心,決不能丟下一樣東西。為了防止回撤上來的設備、廢鐵出現被盜現象,該礦加大了值班夜查力度,由原來的值班干部每夜查崗2—3次更改為夜查4—6次。值班干部夜查時配帶鋼管,必要時以保護國家財產為重。井下設備更是回撤得一干二凈,一根枕木只要還能利用,就算是曬曬劈了當柴燒也要運送上來。細小零件,諸如鐵絲、道釘、螺絲、鐵片等匯聚在一起,能夠重復利用的保養一遍。實在不能用了,只好堆到廢鐵旁邊。
落陵人的“摳門兒”精神、敬業精神、團結進取精神在回撤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發揚和傳承。落陵精神已經深入到每一名落陵人乃至濟能人的骨髓中。我們相信,落陵的非煤產業會在落陵精神的鞭撻和鼓舞下迅速發展壯大起來,濟寧能源的明天定會像一艘乘風破浪的航母,載著濟能人的希望揚帆遠航!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