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面積達64平方的井下泵房硐室
變電所機電硐室壁龕
施工人員正在綁扎墻面鋼筋
日前,安居煤礦籌建處在井下泵房和變電所大斷面硐室施工中,積極優化傳統施工工藝,采用新技術、新方法,增加大斷面硐室的支護強度,用一道道銅墻鐵壁,在千米井下構筑起了堅固堡壘。
由于安居煤礦井下主排水泵房與中央變電所硐室合計長達百米,其中泵房設計荒高達9米,硐室斷面達到64平方。面對井深千米、地質構造復雜以及地壓顯現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面對集團公司內第一大斷面硐室的重大挑戰,安居煤礦籌建處堅持“高標準、創一流”,多措并舉,確保大斷面硐室施工質量。
一是制定專項措施。礦建工程是煤礦建設的核心,而井下主排水泵房及中央變電所則是礦建二期工程的重點,工程質量要求不言而喻。籌建處主任殷然在會上強調:“斷面大、條件差,對我們是個挑戰,我們要從戰略上藐視它,增強信心,但是一定要在技術上重視它,制定出高于其技術要求的標準,提高質量保證系數。”籌建處針對硐室施工,專門制定了詳細的施工技術措施。在施工中,領導嚴格執行帶班制度,靠在硐室施工現場。籌建處嚴格把關設計及施工措施審查,安排工程技術人員、監理人員現場跟班督導施工。認真落實現場施工管理制度,對現場施工質量嚴格要求,將工程質量標準提高一個檔次。
二是超前計劃安排。為實現井下永久排水及供電系統早日投入使用,提高安全生產保險系數,籌建處將開拓重點放在永久泵房、變電所以及水倉施工上。由于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長、任務重,籌建處根據礦井年度生產任務目標,細化分解計劃,統籌安排施工。籌建處根據年度礦建計劃及井下實際施工進度,細化分解永久泵房及變電所具體施工計劃,提前綜合考慮隊伍人員安排、工程設計及材料供應等必要因素,在施工隊伍人員配備上,優化隊伍組合,要求人員技術素質到位。在工程設計上,本著“質量為本”原則,優化施工設計,力爭實現成為工程質量與實用性的最佳結合。在材料設計供應上,材料設計以實效性為前提,貼合工程設計實際,嚴把材料質量關,打好工程質量基礎,同時還涉及加入一些井下施工影響考慮因素,如現場交叉平行施工相互影響等,力保實現計劃安排的超前、全面、合理,為實際施工鋪好路。
三是優化施工設計。井下每項工程設計優化,都必須綜合考慮其圍巖的性質、地壓的大小和方向、工程服務年限、用途及位置,才能體現出其優化的價值。井下工程性質越重要,其優化的價值意義也就越高。被視為礦建二期重點建設對象的主排水泵房與中央變電所硐室合計長達百米,硐室斷面大,為避免硐室因巖體受壓下沉位移變形影響其正常使用,籌建處工程、地測、機電、安全等部門技術人員下足了功夫,進行了12項施工設計優化。采取預留荒斷面變形空間、巖性分析加長錨索聯合T性鋼帶加固支護,U型鋼鋪設加固反底澆筑施工,在硐室墻面形成一個整體復合支護結構,有效地控制了圍巖的松動位移,增加了硐室頂底板抗壓抗變形強度,在提高硐室質量及其安全性能的同時,對延長硐室使用壽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四是強化施工組織。工程質量,百年大計,尤其是大斷面硐室在工程質量上要求更為嚴格,而加強施工組織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所在。籌建處嚴格落實工人施工措施學習傳達制度,熟悉掌握施工技術要求,通過會議集中講解學習、現場技術操作指導等多種形式來提高工人的質量意識以及對技術標準的重視度,真正做到“干就干到符合標準”。合理安排每一道施工工序,確保現場施工快速銜接以及交叉作業合理,使工作效率得以很大的提高,推動了整體施工進度,實現超前計劃完成工作任務目標。
(安居煤礦籌建處 時培立 李磊)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