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云礦綜采工區堅持把自主反“三違”作為抓安全、保生產的重要抓手,努力構筑安全防線,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他們在自主反“三違”方面到底采取了哪些得力的措施?日前,筆者深入到該工區去一探究竟。
“我的安全我做主。”在1302面采掘現場,該區黨支部書記孫恒升告訴筆者:“目前工區有240多名職工,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過去干部職工意識形態里普遍重存在重生產、輕安全,認為生產一線干活“不必太計較那些小細節上的東西,只要把產量搞上去就行了”。思想認識上的偏差,造成習慣性違章現象屢禁不止,安全罰款單接二連三,光是五月份一個月的罰款總額就達到了3萬多元,占了當月全礦罰款總數的一半以上,這不僅使干部職工在經濟上受到了一定的損失,而且因安全隱患處理不及時還一度影響了班組及區隊文明建設,工區決定下大力氣來反‘三違’。”
“設備完好,輸送機運行正常,可以開機生產,確認完畢!”尋著煤機司機洪亮的“手指口述”確認聲,筆者找到了正在進行緊張作業的支架班長張福強。張班長告訴筆者,近期工區從使用“手指口述”及勞保用品配帶上作為反“三違”的突破口來抓,活動開展以來,已先后有10余人因此受到工區罰工分處理。手指口述真抓真有效,貴在長期堅持,時間長了自然就形成了規范,我們的安全又等于多上了一道保險。
“親身經歷了工傷事故,才算明白安全就是效益的經濟賬。”前不久,檢修班工人小劉在處理架間大塊浮煤時,因為沒有按規定要求戴防護手套,被突然斷裂的煤塊劃破了小拇指,后經醫院檢查治療定性為微傷,傷愈后工區又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對其停班學習3天。事情還沒有就此結束,工區根據自主反“三違”管理辦法,還對負有管理責任的當班跟班副區長、班長及安全群監員都進行了經濟處罰。看到因為自己的自保意識不強讓身邊的伙計們損失了這么多錢,小劉覺得很內疚。他表示,今后一定要規范操作,不違章,認真搞好自保、互保、聯保,確實把安全生產落到實處。
“自主反‘三違’ 轉變思想觀念是關鍵,隱患面前要敢于唱黑臉,工作原則就是對事不對人。以前,大家都認為同在一個工區,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沒必要搞地那么認真,群監員反“三違”也只是‘逮’些雞毛蒜皮的事,班前會上講評也都是隔靴撓癢。表面看似風平浪靜,卻埋下了隱患,隔三差五出現碰手碰腳現象。”生產班長李懷田介紹,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工區給每名班組長下反“三違”指標,第一個月有3名班組長因沒有完成指標,工區按規定進行扣分處理,在班組長中反響很大;第二個月剛過半,所有的班隊長都完成了自主反“三違”指標,全區上下營造出濃厚的自主反“三違”氛圍。
“反‘三違’不但反出了職工行為的規范,還反出了班組的團結,現在職工自覺上標準崗、干標準活,并且在工作中互相提醒和監督,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氛圍。
(霄云煤礦籌建處 仇文)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