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賽技能” 盡展“新形象”
——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第四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側記
這里,雖然沒有戰場上的硝煙,卻有著和戰場上一樣的緊張氣氛;這里,雖不是古代的“華山論劍”,卻是展示自身技能和團隊實力的一場激烈競爭。
-----題記
令人矚目的“第一次”
“巷道頂幫支護完好,通風良好,機電設備完好,確認完畢……”
這是花園煤礦探放水專業組成員
而此時的巷道另一端,參加巷道掘進技術比武活動的安居煤礦掘進隊伍在8時45分就已正式進入比賽迎頭,開始了打眼放炮的頭道工序。
這是集團公司為進一步緩解采掘接續緊張局面,全面提升掘進隊伍和探放水技術水平,激發廣大職工學技術、比技能、提工效的積極性,以便增強職工的愛崗敬業精神,提高標準化操作技能和整體素質,而特意增加的技術比武項目,這在我們集團還是第一次。據了解,不僅僅是在我們集團范圍內,就是在全國職工技能大賽中設置巷道掘進和探放水技術比賽項目的也不多見。
為了確保此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集團公司賽前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并專門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本次掘進技術比武參賽隊都是來自濟寧能源所屬礦井,即運河煤礦、義橋煤礦、陽城煤礦、安居煤礦、花園煤礦、霄云煤礦、鹿洼煤礦、太平煤礦各選派出一個班組代表礦參加比賽,共計8個班組,每組由9名掘進工選手組成,其中組長一名。比賽共八天時間,采用抽簽方式決定比賽的順序,每天各有一對礦井參賽,地點設在安居煤礦膠帶巷,比武要求每支參賽隊務必在8小時內完成一個循環(打眼、爆破、裝巖、錨噴),每場比武都有6名裁判現場把關。最終,安居煤礦和霄云煤礦獲得巷道掘進技術比武一等獎;陽城煤礦獲得探放水技術比武一等獎。
令人信服的“裁判語”
據第四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副裁判長李取生介紹,本次巷道掘進比武活動最大特點是:組織有序、緊張激烈,安全文明,比武氛圍好。本次活動是集團公司成立以來舉行的規模最大、參加項目最多、經歷時間最長的各工種全工藝的技術比武活動。各參賽隊現場完成緊張有序地比賽后,現場進行點評,指出操作中的不規范行為,并對各工序銜接上提出改進意見,各礦認真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共同提高了操作技能和綜合素質。
擔任巷道掘進的裁判員鄭伯林則告訴記者,通過比賽,在現場條件一致的情況下,比出了最短時間為201分鐘,最長時間為390分鐘;掘進進尺最大達
當問及此次巷道掘進技術比武存在的問題時,裁判員馬永貞說,在操作技能方面,還有一定的不足,個別隊做引藥不規范,放炮母線未及時懸掛,放炮前后不能及時灑水降塵,普遍存在放炮光爆達不到預期效果,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在放炮過程中有三個隊出現了拒爆、抽炮及瞎炮現象,盡管各參賽隊都進行了正確處置,但對掘進安全和效率有較大影響,要求各礦都必須認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訓,提高爆破安全及效能。
裁判員梁世學則補充說,不足之處還有一個,即在勞動保護用品的正確佩戴上還有欠缺,在手指口述、安全確認上各礦存在較大差異,個別環節有欠缺,需要進一步完善。盡管如此,本次技術比武從整體上看,依然是比出了安全,比出了干勁,比出了技能,比出了工效,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掘進安全操作技能和綜合效率,說明我們的掘進隊伍在組織生產上還有潛力可挖,是一次有意義的探索。
而探放水比武活動則是在
當我向第四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副裁判長閆利顯請教陽城煤礦獲得探放水比武第一名的得分點在哪里時,他爽快地說,無論是誰拿第一,探放水隊伍都有兩個基本的得分點:一是該隊伍的組織能力強,協調配合好;二是每個隊伍成員的手指口述標準,行為操作規范。陽城煤礦的探放水隊伍在比賽時,這兩個基本的得分點發揮的最為出色,分最高,所以拿了第一。
探放水比武裁判員李文燦告訴記者:比賽之所以有差距,有的還很大,主要是基于四點原因:一是心理素質差,尤其是當選手發現鉆機與自己礦常用的鉆機不一樣時,一開始上場操作心情上就受到了影響;二是緊張所致,有的隊上場后竟忘記了最基礎的工作——敲幫問頂;三是不習慣,因為有的礦手指口述方面執行的力度不大,導致上場后進行手指口述時,不習慣,反應慢,口述內容與操作行為不匹配,不規范;四、不注重細節,尤其是在臨時停鉆時,沒有往后拔鉆,沒按照操作規程的要求做到位,因此這一項失分的最多;另外還有模擬見煤時漏掛瓦檢儀的、不檢查機械設備完好情況的等等。
探放水比武裁判員歐陽廣臣則說,探放水比武暴露出來我們的隊伍有軟肋——眼高手低,好多工序,能夠口述出來,卻做不到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不緊密,通過這次“自檢式”的技術比武活動,希望大家都能夠更加清醒地認識自己,進一步規范現場操作行為,自覺主動地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并找準自身的失分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充電”補課,以求來年再戰。
令人向往的“大舞臺”
本屆職工技能大賽前后經過10天的時間先后組織了巷道掘進、探放水團體和礦井維修電工、鉗工、綜采支架工、瓦斯檢查工、叉車司機等7個項目、23個場次的比賽,共吸引了集團所屬13個企業的200多名選手前來參加比武,比往屆多了150多名選手,真可謂規模大,參賽單位及選手眾多。
毫無疑問,技術比武活動為職工提供了學習技能、增長知識、提升素質的平臺,搭建了他們施展本領、展示自我的大舞臺,職工增強了學習崗位操作技術的自覺性,許多職工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集團公司物業中心的張祖彬在參加完礦井維修電工的技術比武后說:“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以往沒參加過此類比賽,感覺沒什么了不起,今年參加后才發現,自己和第一名的差距太大了,今后若再不好好學習、多多鍛煉還真有被淘汰的可能。”而運河煤礦朱澤建參加礦井維修電工比賽時的作品則被裁判員張海燕、高中鋒等欽點為“樣本作品”,今后所有選手再參加比賽時可以此作品做參照標準。
不難看出,對于技能大賽,參賽者個人視為一個橫向學習交流的最好平臺。而對于積極組織實施的單位來說,同樣是對本單位職工隊伍進行全員業務培訓提升能力、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好機會。準備大賽的過程本身就能提高大家業務素質能力和水平,這是承辦單位在新的條件下,提升辦事本領、拓展技術交流的有效途徑。為了能在技術比武這個大舞臺上展現自己,我們只有不斷努力,不斷去超越,發揚不怕苦、不怕累、奮勇爭先、永爭第一的精神,才能創造更加輝煌的成績。
大賽組織者、集團公司工會辦公室主任蘇進步說,技能大賽,最主要還是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營造一個勞動光榮、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圍,集團公司的安全發展、科學發展也離不開職工素質的提升,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及技術比武活動,對凝聚技術創新力量,展示青年職工形象,推動崗位建功的深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載體和舞臺。
據蘇進步介紹,此次技能大賽還得到了市總工會領導的大力支持,
令人鼓舞的“新風尚”
本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得到了集團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董事長虢洪增、黨委書記喬志猛百忙中出席了技能大賽開幕式,魯泰煤業公司總經理李合軍、濟礦集團總經理張廣宇分別在技能大賽開幕式上致辭。
在職業技能大賽的表彰大會上,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薛培華宣讀了獲獎名單,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濟礦集團總經理張廣宇在講話時指出: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不能一蹴而就,必須制定一套詳細、周密、可操作性強的方案。
各企業和各級工會組織要切實把職工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的計劃納入本單位的工作目標,真正把提高職工素質列為今后工作的重點,不斷探索創新提高職工素質的新思路、新機制和新方法,要確保考核激勵機制的有效落實。
沒有激勵,就沒有動力。要堅持使用與培養考核相結合,待遇與工作業績相聯系,能力與工作崗位相對應,對涌現出的優秀人才,加強培養使用,在評先樹優和提拔重用上,按程序優先推薦;要完善以“比業務、學技術、趕先進”為主題的崗位技能比武機制,通過公平、公正的比賽,使大家能夠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奮發學習、互相幫助,大力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把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再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要進一步提高優秀人才學習的熱情和榮譽感,凡在企業及上級技能大賽中獲得較好名次的選手,都要大力表彰獎勵,優先推薦為集團公司及省市級首席技師,并為他們積極爭取技能等級和技術等級資格,建立和完善技術人才檔案,切實加強管理工作。盡一切力量為職工搭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施展才華、展現抱負的平臺,挖掘、培養、選就一批高級技師和高級技工,為集團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集團公司要完成既定的安全生產及經濟目標,就必須精心組織和廣泛動員廣大職工積極投身到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和技術創新活動中來,不斷提升職工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競爭能力和創業能力,進一步在集團上下形成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新風尚,廣泛動員開展職工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
(集團機關 王傳鈞)
記者手記:
采訪之后,記者深深地感受到,學技術、練技能、當能手、做貢獻,這種形式的技能比武,既是對自身工作能力的一次大檢閱,又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搭建了一個展露才華的舞臺。當然,任何成績的取得都與平時艱辛的訓練和刻苦的學習密不可分,每一個榮譽的背后都隱藏著辛勤的汗水;比武只是一個天秤,左邊裝著汗水,右邊放著成績;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第四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雖然已經圓滿落下帷幕,但它不是結束,而是“以賽促學以技比效”的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漂亮的“加油站”。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