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運河煤礦人事制度改革經過前期半年多拉開序幕,制定推行多項改革,平穩順利進行。此舉既是推動企業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應對當前嚴峻經濟形勢,承壓奮進、闖危機求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是將區隊地面下料人員20余人全部充實到井下生產崗位,既滿足了掘進2個迎頭的人員配置及采煤工區井下生產工作需要,又通過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大大提高了勞動效能。
二是實施余熱利用項目,減員增效降成本。為了實現節能減排,節資降耗的目的,通過開展余熱利用項目對多種低溫余熱利用技術進行系統整合并優化,徹底取代燃煤鍋爐。余熱利用項目不僅每年能節省運行費用245萬元,而且節省了鍋爐房司爐工、水質化驗崗位工15人,提高了勞動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三是建設無人值守信息化自動化平臺,減員增效降成本。目前,無人值守信息化自動化平臺的運用,已經讓壓風機房、翻矸機房、礦井生活水處理站、洗煤廠等崗位實現了無人值守,減員37人,提高了勞動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四是取消保衛監控室專職崗位人員,實行保衛科管理人員輪流值班,減員增效降成本。將保衛監控室原有的6名專職崗位人員充實到食堂,食堂4名外聘人員退出,每年可節約食堂勞務費用15.22萬余元。
五是清退職工澡堂、洗衣房等后勤服務外委人員,將無人值守后減下來的部分人員充實到相應崗位上,在工資總額不變的情況下,每年可節約勞務費用33.6萬元。
六是抽調采掘一線熟練工19人去安居煤礦,將地面部分崗位實現無人值守后減下來的其中27人分流到安居煤礦洗煤廠,既支援了安居煤礦的建設,每年又可節約人工成本近500萬元。
七是制定激勵政策,鼓勵地面人員去井下崗位工作,充實井下崗位。對于機關后勤、機修廠、洗煤廠等地面崗位職工自愿申請去井下工作崗位的職工給予一次性獎勵,申請去井下一線工作的給予一次性獎勵5000元/人,申請去輔助井下工作的給予一次性獎勵3000元/人。
八是制定《運河煤礦員工內部退養管理辦法》。對接近退休年齡、確因身體、家庭等原因無法從事工作的員工提供一種特殊的照顧,根據企業目前實際生產需要和人員結構狀況,兼顧企業、職工利益,并經集團審批,礦工會聯席會議表決,對離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內的職工,經本人自愿申請,按程序審批后辦理內退手續,退出工作崗位休養。享受內退待遇,由企業按照當年度山東省政府規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按照當年度上級部門文件規定的最低繳費基數繳納五險一金。既是給予因身體狀況或家庭原因無法從事工作的職工提供一種特殊的照顧,又可以解決企業部分人員安置問題,達到減員增效的目的,到企業和職工雙贏的目的。
隨著一系列改革舉措和方案辦法的陸續出臺,運河煤礦人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行中,下一步將以崗位定員、崗位競聘為重點繼續推進,分步實施,逐步改革,充分調動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優秀人才成長,增強企業活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引導干部職工積極支持和參與改革,積極穩妥地把人事制度改革推向深入,促進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和人才結構的調整,推動企業科學發展。
(運河煤礦 灤俊峰)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