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 亮點紛呈
義橋煤礦三項制度改革成效顯著
面對嚴峻的煤炭市場形勢,義橋煤礦著眼企業現實需要和長遠發展,積極響應集團公司號召,全面推進勞動、人事和分配三項制度改革,有效激發了內部活力,實現了企業降本增效、扭虧增盈。今年7、8兩月份,該礦實現盈利1468萬余元,取得良好經營業績。
以優化勞動組織為重點,深化勞動制度改革。圍繞提高生產工效,增加一線人員數量,該礦針對機關后勤人員過多、比重失調的實際,在先期清退外委施工隊伍的基礎上,3月份有針對性地出臺政策,一次性將機關后勤49名35周歲以下、井下工作經歷不足1年的男性職工全部充實到采掘、輔助工區,同時對輔助工區重新進行了定崗定員,精簡51人充實到采掘工區,集中組建了兩支掘進隊伍,使礦內掘進工程全部實現了自營,僅此一項,年節約勞務費用2000余萬元。積極推廣一崗多責、一專多能,采掘工區全面實行安檢員兼任瓦檢員、跟班副區長兼任驗收員,將精簡的42人全部充實到生產班組,既滿足了生產,又保證了安全。為整頓勞動紀律,礦上還依法對28名長期曠工人員解除了勞動關系,并出臺了內部職工退養管理規定,鼓勵接近退休年齡或確因身體、家庭等原因無法從事工作的職工提前離崗。
以加大干部交流為重點,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針對機關中層干部長期在同一崗位任職,思想松懈,工作保守,缺乏創新意識等方面的問題,8月初對機關后勤10個部門、13名中層管理人員全部進行了輪崗交流,有效激發了機關后勤工作活力。在干部選拔任用上,堅持設定門檻、擴大民主、職工評議、公開透明,掘進工區選聘的5名副區長全部具備擔任班組長3年以上基層管理經驗,選拔過程中采取了選拔與選舉相結合的方式,職工民主評議分占到了50%,提高了職工的參與度。由于新選拔的5名干部均有良好的群眾基礎,任職后都能很快適應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礦上計劃10月份結合組織機構優化和崗位調整,再對生產部門、基層區隊主要負責人進行交流,在更大范圍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同時結合開展“立足崗責問四問”專項活動,對機關人員思想作風進行了全面整頓,機關面貌煥然一新。
以推行崗位績效工資為重點,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工資總額不超過集團公司核定的年度全面預算、績效工資(浮動工資)比重不低于月度工資總額的60%、工資收入比例向一線和臟、累、苦、險崗位傾斜的原則,7月份取消了原來的崗位技能工資,全面推行了新的崗位績效工資。新工資體系將工資結構簡化成崗位工資、績效工資、目標責任兌現、單項獎金獎4個單元,壓縮各類補助和獎金項目60%以上,機關、輔助、一線職工的收入比例基本達到了1:2:4,受到了工區職工的廣泛認可,目前已有10多名輔助工區人員主動申請到一線工區工作,達到了吸引更多人員向一線聚集的預期目標。新工資體系還擴大了一線單位的分配自主權,實行全計件考核,并對班組長、放炮員等重點崗位、特殊工種人員適當進行了傾斜,更加有利于工區內部管理。考慮穩定老職工思想,新工資在保留年功、礦齡基礎上,如外增設了20年以上長期從事井下采掘人員特殊津貼。
隨著三項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該礦一線力量明顯增強,機關作風有效改進,收入分配更趨合理,全礦逐步呈現出人心思上、人心思干的良好局面。下一步該礦的改革方向和重點是,嚴格落實集團公司《關于優化組織機構的實施意見》,對現有組織機構進行優化組合,進一步減少機構數量,優化崗位配置,核減管理人員職數,逐步取消各類享受待遇人員。在對機關后勤干部輪崗交流的基礎上,10月份完成對生產部門、基層區隊主要負責人交流,并對新崗位績效工資體系進一步補充完善,為企業迎挑戰、渡難關、實現長遠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義橋煤礦 劉奉偉 李春輝)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