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運河煤礦面臨自建礦以來首次虧損,針對日益嚴峻的發展形勢,為盡快扭轉被動局面,全礦上下深刻反思,全面啟動“重塑運河精神,扭虧挖潛增效”大討論活動,發動廣大干部職工群策群力,立足崗位本職開展節支降耗與挖潛增效議案征集活動,形成“扭虧增盈、挖潛增效”五項攻堅舉措,確保9月份打好翻身仗。
為做好思想動員工作,運河煤礦召集各部門負責人、專業副總與助理以上管理人員召開近4個小時專題會議,研究部署企業下一步扭虧增效發展戰略。大家從自身業務范圍深入分析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也對其他同志的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見與建議,一致認為要扭虧增盈,企業既不能走固步自封、坐以待斃的老路,也不能走片面追求產量、降低安全標準的邪路,更不能走以降低職工待遇為代價換取短期效益的歪路,要發展、要破局,就必須要找出一條依靠廣大干部職工,符合企業實際的安全精益、集約高效的科學發展之路。這次會議,大家集思廣益,積極建言獻策,共形成涵蓋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技術創新、人事改革、后勤服務、黨群宣傳工作等十個方面近40條針對性舉措,并下發了落實包保責任狀,管理團隊的思想達成了共識,統一了步調,形成了合力,也為礦井打贏后四個月扭虧增盈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思想與行動基礎。
一、 強化危機意識,打好后四個月扭虧攻堅戰。
進入8月份以來,企業面臨著 “內外交困”的被動局面,一方面市場低迷,產品價格持續下行,另一方面復雜的地質條件導致生產組織難度極大,對煤炭質量、產量均造成嚴重影響,導致營銷工作極為被動,市場與采場的同時發難,造成我礦經濟運行一度陷入困境,出現了自建礦以來未有的虧損局面,企業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運河煤礦這面地方煤礦的旗幟還能不能扛得住,是擺在每一位運河人面前的艱難抉擇,從落陵煤礦到運河煤礦,我們承載的不僅是企業的發展的責任與義務,更是一代又一代濟礦人的信念與希望,濟礦人艱苦奮斗、生生不息的信念與精神絕不能在我們這里磨滅,運河煤礦的金字招牌更不能在我們手中砸掉,因此每一位員工都必須以堅韌不拔的責任感與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勇于擔當、直面挑戰,與企業和舟共濟,共度時難。
二、 強化節約意識,打好后四個月降本攻堅戰。
9月至12月,在保證安全運營的前提下,生產性與非生產開支在現有基礎上再降10%,這是硬指標,這就要求從分管同志到普通職工,都要認清肩上的重擔,市場不行,企業競爭拼的就是內力,誰的降本措施更有力,誰的生命力就更頑強,誰就是這場事關存亡的行業巨變中的幸存者,破局的關鍵就是既定的降本增效措施能不能落到實處,口號喊得震天響,不如實實在在為企業節省一度電、節約一滴水,一方面要確保措施科學得力,分配高效合理,考核嚴謹細致,另一方面通過量化到每位員工肩上的成本費用,讓人人當家理財,只要每位職工都把企業這個大家當自己的小家,精打細算過日子,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三、 強化隱患意識,打好后四個月安全攻堅戰。
嚴峻的經濟運行形勢,使我們把本以有限的管理資源、技術資源、人力資源投入到生產組織與經濟運行等方面,干部職工的主要精力也集中在確保生產經營正常運行等領域,但是無論經營困難再大,都不能逾越安全紅線,為了短期的經濟效益降低安全標準,放松監管強度的行為是舍本逐末、目光短淺的行為,也必然導致各類隱患的抬頭,安全出了問題,其他方面做的再出色,也都是勞而無獲的無用功。后四個月的安全管理工作尤為重要,管理壓力也尤為沉重。特別是復雜的地質條件與眾多的作業地點,使有限的安全監管資源更為緊張。一是在生產作業過程中,經受著大傾角回采、運輸的考驗,繁重的回采提運任務,使人員與設備都經受巨大考驗;二是采掘現場地質條件多變、斷層頻出,且要克服有害氣體集聚、沖擊地壓傾向等嚴酷的地質條件,對各項技術保措施與規程的科學縝密程度都提出更高要求;三是多區隊打破原有建制與職能,多地點交叉平行作業,生產現場需要什么,我們的區隊與職工就要無縫鏈接、迅速進入角色投入戰斗,這對我們的職工技能水平與勞動組織能力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四、 強化質量意識,打好后四個月的經營仗。
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均衡產煤、保證煤質,不僅涉及具體的生產方式與工藝,還要考慮安全保障和各類生產資源的合理調配。一方面礦上從生產接續、采掘工藝、采場條件、經濟效益、安全管理等方面,針對當前兩個采面四條斷層,割矸量超過30%的嚴峻條件,制定了三套生產方案,并逐個分析,通過嚴謹論證與綜合考量,最終形成了現有的確保7302工作面,力爭8310工作面,保產量、保質量、保入洗量的生產布局,創造性的打破既有區隊限制,采煤、準備、掘進各區隊統一調配,集中“優勢兵力”圍剿“重點區域”,也為9月份企業扭虧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對現有支護方式與設備配套進行重新評估整合,特別是各類作業規程的編訂,既要算安全賬,更要算經濟賬。一是對地質條件的變化,施工單位與技術管理部門加強互動,積極溝通,及時調整優化施工方案,技術管理人員與現場管理人員必須敢負責任、勇于擔當,既要杜絕一套作業規程包治百病,一用到底,缺乏敏感性與靈活性的陋習,又要打破圖省事怕麻煩、寧增加支護強度與材料投入也不敢擔責任、修訂施工與支護方式的畏難心態。二是對設備管理工作要從生產全過程宏觀把握,統籌考慮,注重設備的配套性與整合性,加強日常維護保養,減少維修與更換頻率,特別是關鍵施工地點與采掘工作面,必須確保設備的可靠穩定,力求滿負荷狀態下運轉不出問題,為高效生產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強化改革意識,打好后四個月挖潛仗。
一直以來,我們高喊改革口號,但掛在嘴上的多,落到實處的少,廣泛開展的形勢教育,使干部職工對企業面臨的困難有了一定的認識,也有了想改革、盼改革的想法與行動,但是效果并不明顯,一方面是改革方案科學性與可操作性有待提升,貫徹力度與獎懲措施不明確,獎懲兌現不及時,時間節點不清晰,使職工的改革熱情與積極性沒有充分激發與調動。另一方面三項制度改革推進滯后,一些混天撩日的職工與效率低下的崗位沒有及時清理裁撤,干部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平臺沒有及時搭建,大鍋飯的傳統體制沒有完全破除,按勞分配模式沒有完全推行,讓一些腆據崗位的懶人、庸人、閑人有了事不關己的僥幸心態,更讓一些讓想干事、能干事的同志產生了駐足不前的觀望態度,認為企業沒有真正下決心、動真格。
當前企業到了歷史發展的轉折點,更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固步自封、按部就班,企業只有死路一條,隔靴搔癢的小改小革只能解決企業當前的肘腋之患,要解決當前與今后發展的頑疾,只有徹底改革一條路。為此全礦上下形成共識,個人利益必須服從集體利益,以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的心態,吹響改革攻堅戰的號角,將改革工作全面推向深入。一是對現有生產技術工作進行全面梳理與優化,特別是針對生產接續布局、采面與掘進的設計優化工作,重新評估、修訂,杜絕設計失誤與缺陷,消除因設計問題造成的返工、窩工現象,并建立責任考核機制;二是對機電設備的維護,能自修的不外修、能外修的不購置,加大清倉利庫力度,對庫存設備與物資進行評估,對能利用的設備與配件必須使用,避免重復購置,對廢棄或不具備利用價值的設備物資,盡快處理變現,騰空場地;三是強化用電考核,近期已經實施的電量考核管理制度,已經督導落實,力爭年內電費節約有顯著成效;四是加大修舊利廢力度,機修廠積極拓展業務范圍,能自修的不外修,對于各類設施維修與施工,各項業務能體內循環必須內部解決,降低外修與外委費用;五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快速推進下水平泵房與主井絞車房無人值守改造工程,并且加大對各類崗位機臺無人值守的評估工作,能上設備不上人,降低運行成本與安全隱患;六是盡快推進機關后勤科室定崗定員與薪酬包干工作,打破等待觀望、被動依靠集團公司政策的思想強力推進,各單位已啟動內部崗位摸底評估工作,對可裁撤崗位與人員進行分析,由礦統一研究確定,該項工作年內確保完成實施;七是年內對地面保潔外委隊伍全面清退,由機關后勤單位分流人員進行調配接管,努力提高井下掘進工作效率,進一步降低外委費用支出。
伴隨著煤炭市場的輝煌十年,運河煤礦也走過了快速發展、效益顯著的歷史上升時期,面臨著經營戰略轉型、發展減速換擋、職工意識轉變的歷史時期,逐步進入安全穩定、集約高效的可持續發展時期,在這個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全體干部職工也承載著老一輩運河人與集團公司的信任與重托,用我們堅定的信念、無畏的勇氣、踏實的工作,再造運河煤礦下一個輝煌十年。
(運河煤礦 馬金平)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