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打了一場漂亮仗
——濟寧礦業集團逆勢突圍紀實
作者:王傳鈞
在經濟新常態下,大多數煤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而記者日前從濟寧礦業集團獲悉,截至6月30日,該集團不但保持了“沒有虧損、沒有欠款、沒有庫存、沒有拖欠工人工資現象”的健康發展態勢,而且還打拼出“上半年營業收入17.43億元、利潤8264.32萬元、利稅3.35億元”的好成績,在攻堅克難、提質增效、逆勢突圍上又打了一場漂亮仗。
緊握兩大法寶攻堅克難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和動力,思想不解放,思路打不開,就會因循守舊,就難以有效突破企業發展瓶頸,難以激發出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的沖勁和韌勁。
從3月初開始,為應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引導廣大干部員工認識新常態,調整思路、轉變作風、振奮精神、迎戰危機,濟礦集團在全體干部員工中開展了“新常態、新姿態、新狀態、新作為”大討論活動。通過開展大討論活動,使廣大干部員工深刻認識企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深入查找制約企業發展的思想觀念和實際問題,破除制約企業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努力實現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的新突破,從而建設一支休戚與共、共建共享的“共生團隊”,為集團的改革發展、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從2015年至今,該集團“三項制度”改革成果豐碩,已精簡組織機構63個,減少崗位110個,減少各級管理人員384人,減少機關后勤輔助單位員工650余人,清理長期離崗人員220人,并清退了數以千計的外委人員,降低人工成本2200萬元。
今年3月,該集團又制定下發了《濟寧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全面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指導意見》,進一步增強干部員工的危機意識、改革意識和發展意識,引導員工由“上班發工資”向“創造價值掙工資”的觀念轉變;明確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通過改革調動各層員工積極性,通過提高勞動效率和質量來保工資或增工資,不是要降工資;打破傳統分配制度,建立多元化靈活多樣的市場化分配模式;取消所有技能等級工資,根據企業發展戰略、行業特點及支付能力,本著能計件不計時,能定量不定性的原則,充分發揮內部市場化的競爭機制,進一步改革企業內部工資分配模式,推行崗位承包、項目承包、工程承包、專業承包、技術承包、系統承包、差額承包等市場化分配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濟礦集團通過這次改革,機構更合理,人員更精干,勞動效率大幅提升,在市場持續下行的壓力下,保證了員工的收入穩定。
截至6月底,該集團利用新世紀公司經營汽柴油的優勢和平臺,共承接了陽城、運河等9個單位的通勤班車服務,安全運行11150車次,實現收入302.39萬元;負責“大物資”改革的物資公司實現主營業收入3.66億元,取得了顯著成效。
巧打“組合拳”提質增效
為了能夠提質增效,濟礦集團打出了一整套組合拳。
這套組合拳主要包括提升煤炭質量、提升工程質量和效率、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三個方面。
濟礦集團總經理張廣宇曾經在一次質量管控會議上強調:“產量是源,質量是根,銷量是果,各單位要緊密圍繞這‘三量’做文章,下功夫”,并要求各煤炭企業要強化質量意識,真正把質量當成企業的生命。為此,該集團所屬各礦專門成立了煤質管控領導小組,進一步完善了煤質考核標準,加大了現場24小時巡查管控力度,保證了從源頭到終端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煤質監督管控和全過程、全時段的煤質跟蹤考核。
同時,該集團實行“訂單式”生產,由“生產什么我們就銷售什么”轉變為“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增加適銷對路的品種,促使洗煤廠三班入洗,大幅提高了精煤產量,實現了產品效益的最大化。
霄云煤礦立足原煤回收率低、精煤質量不穩等實際情況,對洗煤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使原煤回收率均在70%以上,洗混、煤泥的發熱量控制在1500大卡至2800大卡之間,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精煤質量。
陽城煤電粗煤泥精煤回收系統1月底升級改造完成,使粗煤泥得到了有效的分選和利用,精煤產率提高了4%~6%,上半年增加效益200多萬元。該集團各礦煤場對工程煤、次煤進行篩分后銷售,綜合效益噸煤提高了30元~50元。
工程質量是確保安全生產的基礎,而掘進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后期的生產和接續。為此,該集團要求各企業管理人員尤其是一把手必須轉變觀念——煤礦生產,掘進先行。要求各企業一把手必須對采掘現場的質量標準化高度重視,特別要重視掘進的質量標準化。各礦強化施工的過程監控和精細管理,嚴格按設計圖、施工規范、技術方案,有序組織施工,排定好工作計劃,對重點工作督導閉合,使全員在每一個流程、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明確技術要求、質量標準,做好質量源頭控制,同時進一步加大現場文明生產整改力度,現場動態管理及崗位操作監督力度,加強現場動態考核,讓每個員工清晰自己該干什么、怎么干、干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各生產、輔助單位要積極對照標準,對隱患排查問題逐一整改落實,從精細施工中提升工作質量。該集團大力開展“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活動,運河煤礦、霄云煤礦、安居煤礦先后在主井、泵房、變電所、壓風機房等場所實現了歷史性變革的“無人值守”。霄云煤礦特殊地段開采、義橋煤礦切眼綜掘施工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通過技術革新使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為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和工作質量,濟礦集團采取了公文督辦的工作方式,要求工作人員依照集團制定的公文規定和辦事要求,對各類公務文以“周一例會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表”、“重點工作任務督導閉合表”等OA通報的形式進行監督。通過集中審批公文,大大縮短了時間,比以往單獨審批提前了7到10天,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供應商的到貨率。
嚴堵“出血點”降本增效
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煤炭行業的競爭進入了成本為王的時代。如何堵住“出血點”是關鍵。為引導廣大干部員工轉變思想,該集團進一步強化成本意識和效益意識,動員廣大干部員工以更加積極的精神面貌、更加務實的行動舉措應對新常態,迎接新挑戰。他們開展了“人均每天節約一塊錢,企業每月節約十萬元”活動,圍繞降本增效出主意、想辦法、定措施,推進降本增效精細化管理,實現“人均每天節約一塊錢,企業每月節約10萬元(非煤企業每月節約三萬元)”的細化目標,進而實現經濟效益水平的提升和企業的穩定持續發展。
“材料省著點兒用,否則材料費就超了!”“別忘關燈、關空調,這都跟我們的工資掛鉤啊!”今年以來,該集團井下、井上經常聽到這種同事間的相互提醒,控成本、降消耗早已在每一名干部員工的心里扎下了根。該集團結合2016年度重點工作進行頂層設計,提出了從“節約電費、降低人工、節約材料、提高煤質增加煤種、降低采購成本和庫存、爭取政策資金、降低財務費用、招商引資、壓縮非生產性費用”等9個方面的降本增效硬措施,上半年從中獲益1.14億元。
創新營銷模式,增加銷售收入。該集團圍繞客戶需求和市場行情,積極實施產品結構優化戰略,滿足全方位市場需求。陽城煤礦通過及時調整洗煤計劃,增加適銷品種精煤3#和塊煤生產,每月可增收150余萬元。陽城電廠貨比三家采購電煤,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外購煤成本,外購煤比當地煤炭每噸便宜60元,上半年采購10萬噸煤,節約資金600多萬元;運河煤礦根據洗混煤質量,及時調配洗混煤發往外部電廠,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霄云煤礦及時調整了銷售模式,分別入洗了高灰精煤和落地精煤,僅5月份就實現利潤380余萬元,完成當月預算的384.99%;安居煤礦在煤質差時用采購外來煤入洗的辦法調節,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銷售收入1600萬元,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該集團還制定了“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盤活閑置資產”等十大開源措施和“優化采煤工藝和支護改革,合理組織巷道掘進,從生產全環節降低材料消耗”等十大節支降耗措施,建立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要素的成本管理網絡,通過將成本目標細化分解到各企業歸口管理部門、分管領導,本著誰使用誰控制把關,誰管理誰承擔,節獎超罰的原則,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實現了成本管理從領導層、中層干部、區隊長、班組長到一般員工的層層傳遞,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
上半年,濟礦集團物資供應公司在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的情況下積極開拓集團外部市場,整體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以多元化、大貿易發展方式見長的濟礦營銷分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以礦山工程見長的鯤鵬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620萬元;落陵支護材料廠實現營業收入4184.28萬元,新世紀經貿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12.91萬元,春輝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03.95萬元……該集團非煤產業的優勢也得以完美展現。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