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運河煤礦以力爭實現“安全零事故、生產零失誤、經營零浪費、效益零突破、改革零死角、黨群零差評”的管控目標為抓手,確保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礦井安全、生產、經營、改革、黨群、環保等工作推進有序,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出重拳、亮實招,狠抓安全管理不放松
出重拳,嚴反“三違”把控現場管理。運河煤礦本著預防“三違”就是消除事故的理念,積極構筑“查-究-糾”三級遞進式預防管理新模式,深挖“三違”內因,采取“5W”分析的方式,對各類典型違章違紀現象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查找深層次原因,制定整改預防措施。
亮實招,構筑階段性指標考核新模式。積極推行“過程管控”機制,將區隊年度安全生產指標考核細化到季、月、周。由各職能部室按照質量標準化建設、“一通三防”、頂板管理、設備影響等方面,對各區隊當月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綜合考評。開展安全生產周評估活動,從上周各采掘現場安全生產狀況、違章違紀情況、質量標準化建設等八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對本周現場管理、施工重點進行安排,強化過程控制及責任落實。采取定期、不定期檢查模式,加重突擊檢查的力度和頻度,共組織突擊檢查、夜查15次。
重警示,把別人的事故當作自己的事故對待。該礦積極開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動,建立完善了井上下機電提升運輸操作、頂板管理和沖擊地壓防治、“一通三防”防滅火、防治水以及綜掘機使用操作五項具體特別規定制度。同時,選取近年來周邊礦井發生的部分典型事故案例,制作宣傳警示牌版,警醒全員從他人事故案例中吸取經驗教訓,并組織近兩年來嚴重“三違”違紀人員座談。
盯重點,牢牢把握關鍵環節不放松。在綜放工作面安裝與回撤過程中,堅持每天召開協調會,圍繞人員、現場、工期、工藝,加強過程控制。嚴格各級管理人員值帶班制度,狠抓設備拆分、上下井、斜巷運輸、裝卸等重點環節,制定嚴格的安裝工程安全質量管理驗收標準,杜絕低標準作業,確保動態與過程的實時安全。
抓疏通,強化員工主人翁意識。積極組織開展典型違紀人員、群監員、職工、班組長、安全員、副區長(技術員)、區長書記、生產職能部室八級獨立座談會。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探討安全生產管理的新舉措、好方法,共108項,分類實施落實。每月定期召開兩場安全生產“大家談、上講臺”活動,由各區隊區長、書記授課,啟發管理人員對于現場安全管理的創新。
多項制度改革更加深入徹底, “四優化”不斷提升生產保障能力
“二次定崗定員”工作穩步實施。調配140余人充實到掘進、準備工區,成立了綜掘工區,現該礦掘進、綜掘區隊職工共271人,5個掘進迎頭隊伍,基本滿足了生產接續需要。對后勤服務中心、洗煤廠等五個部門28個崗位進行競選上崗,本著“分流、安置、穩定”原則,轉崗52人得到妥善安置,實現人員減得下、穩得住、分得出。通過二次定崗定員,該礦減少勞動用工142人,每年節約勞動成本1192.8萬元。
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該礦對本方案進行20余次會議研究討論,先后進行6次套改、測算,并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聯席會議表決通過。薪酬進一步向生產一線傾斜,向苦、臟、累、險崗位傾斜,向技能要求高、責任重、貢獻大的崗位傾斜,使一、二、三線工資收入比例更加合理。改革后,企業以崗位績效工資為主,生產輔助區隊全計件工資制,生產后勤科室崗位績效工資制,后勤服務崗位承包計件工資制的薪酬分配模式基本形成,實現了企業發展與職工利益的雙贏。
公開競聘上崗。對掘進工區等單位副職進行公開競聘,通過嚴格公正的選拔,7名能力強、威信高的職工走上了管理崗位。6月份,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競聘上崗工作,共有45人參加了采掘、機電技術員10個崗位的競聘,使企業安全管理與專業技術人才梯隊配置更加合理。
工程師、技師工作站投入運行。工程師、技師、勞模工作室于4月底正式掛牌運行,截止到6月底,征集各類攻關項目31項。采煤機自修、洗煤廠自動采樣機、洗煤廠脫泥等項目已啟動。同時,師帶徒培訓、安全規程培訓、應急救援培訓、職業病防治培訓等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
“四優化”不斷提升生產保障能力。優化生產接續。該礦結合工作面地質條件變化,及時調整生產接續,并對多個工作面進行優化設計,為礦井長期接續打好基礎。優化勞動組織。積極從各輔助區隊與機關后勤單位抽調力量,新上兩支隊伍。同時進一步提升機械化程度,新增一臺綜掘機,專門成立巷修、掘進聯合隊伍,實行平行交叉作業,既能滿足日常掘進工作需要,又能對臨時性任務無縫鏈接。優化施工工藝。在頂板及煤巖穩定的巷道,頂板由兩排錨索改為一排錨索支護,提高了勞動效率、節省了支護成本。在工作面過斷層期間,提前預測監控,隨時掌握斷層變化,控制推進角度,進行技術指導。優化掘進工程提質提效。結合現場實際,在9307工作面配備了兩臺掘進機同時施工,兩順槽全部采用機掘工藝,掘進工效穩步提升。上半年,該礦掘進工效為0.228m/工,較2015年度掘進工效0.173 m/工,效率提高了31.8%。
集產集休生產方式運行穩定高效
礦井緊密結合國家“276個工作日”要求,扎實穩妥的推進“集產集休”生產方式,實現了可持續發展能力、經濟運行質量、低耗運行能力和員工幸福感四個提升。上半年,該礦在原有掘進隊伍140余人的基礎上,通過改革挖潛,兩個掘進工區配置了270余人的力量,滿足了接續要求。
集休后有效減少了機電設備使用頻率與損耗,同時配套實施電價避峰填谷措施,全年僅節省電費就可達400余萬元。在資金稅賦方面,因銷量、收入降低,年內可減少稅費支出695.34萬元。同時通過集產集休,干部職工都能夠得到充分休息,職工的幸福感明顯增強。
今年上半年,企業實現利潤1001.49萬元,較去年同期的68.67萬元增加了932.82萬元,成效明顯。
以年度爭取任務目標為抓手,強化成本剛性管控
運河煤礦倒逼成本,制定《2016年關于進一步細化成本管控考核辦法》,將集團下達的成本315.74元/噸,以311.53元/噸細化分解,層層管控,每月進行費用跟蹤預警。強化對各類物資計劃、招投標、工程項目的審計工作,大力壓縮非生產性開支,比年度預算減少209.11萬元,降幅達54.56%。積極組織市場調研、約談、議價30余次,節約采購、維修資金105.3萬元。發揮洗選優勢,增加產品品種、提高附加值,上半年共入洗原煤42.17萬噸,精煤產出率為42.5%,較上年同期提升0.8%,創效62.1萬元。通過靈活多變的銷售策略,共7次上調精煤價格,累計上調115元/噸,4次上調混煤價格,累計上調25元/噸。狠抓產品質量,原煤平均發熱量控制在5500大卡左右,確保了產品競爭力。積極學習對標,通過到先進單位學習交流,管理效能有了較大提升。實現單位生產成本305.83元/噸,比預算降低9.91元/噸、比上年同期降低8.46元/噸。
該礦制定出臺《2016年節支降耗、降本增效實施方案》,從優化設計、修舊利廢、減員增效等8個方面,擬定了48項具體措施,明確了責任部門和時間節點,目前累計創效已完成12項。同時,強化能源管控,積極爭取將以往基本電費支付方式由按主變容量收費,調整為按最大需量收費,強化“避峰填谷”用電措施,根據分時電價,合理調配生產、檢修時間,并積極洽談與電廠簽訂直供電合同,使礦井用電下降0.05元/kwh。1-6月份節約240余萬元。另一方面積極推進煤流控制系統升級改造,28臺設備集中控制運行,自主研發自動采樣裝置、七采區北翼皮帶巷司機與給煤機司機崗位合并等多項技術管理創新工程,進一步提升了礦井信息化、無人化和機械化程度。堅持能自修不外修的原則,做到三機設備杜絕外修,液壓支架、采煤機進行中修,僅修復7305等工作面液壓支架、運輸機、采煤機等設備節約維修費用260余萬元,修復錨桿8460余根,回收利用工字鋼等配件近10噸,并利用廢舊鋼管焊接組裝煤場抑塵網,節約費用50余萬元。
另外,該礦黨群部門緊緊圍繞改革發展大局,積極開展新形勢、新常態下,務實、樸素、高效、群眾性的黨群工作。組織開展“新形勢、新挑戰,攻堅2016”、“我們的工資從哪里來”等討論活動、“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活動,組織班子成員下基層講黨課,啟動“廉潔教育講堂”活動,推行“弘揚艱苦創業傳統、打造廉政文化陣地”和“作風建設教育促進月”、“思想道德作風紀律建設專項提升活動”等工作。廣泛開展職工群眾意見建議征求、職工運動會、礦嫂下井等提升士氣、鼓舞人心的黨群活動,并以提升“兩堂一舍”服務質量為抓手,為職工營造溫馨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注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與信訪穩定工作,特別是“二次定崗定員”、“薪酬改革”期間,通過開座談會、開門辦公、上門走訪、一對一談心交流等方式,力求將企業的關心與關懷傳遞到每位職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截至6月30日,運河煤礦實現安全生產4614天。上半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27億元,實現利潤1001.49萬元,干群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與執行力明顯提升。
運河煤礦 黃躍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