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三部曲”,讓職工“千里之外”不想家
——朱家峁煤礦把關懷送到干部職工心坎上側記
“送你離開,千里之外”。在陜西朱家峁煤礦工作的干部職工離濟寧大本營1000多公里。為了使大家能緩解“思鄉離愁”,安安心心、踏踏實實的投入到安全生產的工作中,朱家峁煤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唱好思想疏導、生活娛樂、個人成長規劃“三部曲”,把關懷和深情送到干部職工心坎上,讓職工“千里之外”不想家。
解“思鄉”之苦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但朱家峁煤礦的干部職工都表示“在這里工作挺舒心”,這背后有什么秘訣呢?
剛入礦時,看到礦區外荒涼的土地、滿眼的黃沙,與本地花園似的礦區相比,難免讓人心生失落,面對如此的環境和周圍陌生的人,很容易“思鄉”導致水土不服。為解決這一心理變化的關鍵時期,該礦各單位都主動作為、靠前服務,溫暖人心,幫助新人度過“思鄉”關。單位領導都會給新來的工友舉辦“接風宴”,既可以熟悉一下當地的飲食習慣,又能認識新朋友。而且這里的領導沒有任何官架子,時常和職工面對面談心交流,拉拉家常嘮嘮嗑,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新職工卸下心里對陌生環境和人的戒備,產生心理共鳴,迅速融入到新集體中來。
朱家峁煤礦駐地偏僻,距離鄉鎮都要幾十里,職工業余生活單調,非常容易滋生思鄉情緒。為了增加職工娛樂方式,緩解壓力,礦領導撥出專項資金,建設了籃球場、羽毛球場、健身房、臺球室、卡拉OK室等文體場館,給各部門發放籃球、象棋等文體器材,不定期開展運動友誼賽等活動。幾場球下來,又認識了一批新球友,消磨了“想家”的時間,也增進了各部門職工之間的溝通。辦公樓、宿舍樓全部覆蓋了無線WIFI,大家隨時可以和家人免費視頻通話,讓“想家看得見”,而且“媳婦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話費”。自5月份開始由兩月一休改為每月一休,大大縮短了回家的間隔,這一人性化的舉措得到干部職工的一致點贊。
享美味“家”宴
都說“吃飽喝足不想家”,在外地如果能吃上家鄉的飯菜,更會有“家”的感覺。為了讓干部職工吃上“家”宴,礦上專門聘請了濟寧的廚師掌勺,甏肉干飯、肉燉茄子……一樣樣家鄉菜讓大家吃出“家鄉味”。同時搭配當地的特色菜,如羊肉、酸豆腐等等,讓職工伙食搭配不重樣。
不僅吃好喝好,還要吃的衛生。礦食堂十分注意飲食安全,每人都配有快餐杯和櫥子,公用的餐盤和筷子也會仔細洗刷然后消毒殺菌,桌子也有專人清掃,確保大家吃的健康、吃的安全、吃的舒心。
有時候會做菜的幾個工友還會去外面的小飯館,借著飯館的灶臺,輪著下廚做自己的拿手菜來改善生活,再喝上幾盅當地的糧食酒,真是“此間樂,不思蜀”。
繪成長藍圖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個人在工作中都希望有展現自己的舞臺,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要留住人才、讓人才為我所用,就一定要給他們展現的機會,用事業去“栓住”人才。朱家峁煤礦在每一批新人到來后,都會仔細研究他們的工作經歷、學歷專業及特長,實行“專業管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繪制好成長發展的藍圖,讓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的進步,踏踏實實干好工作,成熟一個提拔一個。結合“五好區隊、六好班組”創建評比等活動,用激勵手段,大力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每月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長進步,不斷積累通向成功的資本。
該礦負責人李遠清說,朱家峁煤礦是集團公司穩產高產的示范單位,未來發展空間很大,只要你想干事、能干事,來朱家峁煤礦肯定有你的用武之地,行行都能出狀元,這里會給你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規劃發展的目標、鋪設成長的軌道,不會埋沒任何一個人才!
朱家峁煤礦正是通過這些無微不至的貼心服務,“潤物細無聲”,把集團各個礦抽調去的兄弟姐妹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將離鄉的傷感化為工作的動力,“扎根黃土地、奮戰朱家峁”,為集團公司的發展壯大默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中太公司 姜鵬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