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是“群里人”
自轉崗以來,金橋煤礦很多職工都發現——濟礦集團干部隊伍具有超強的職工溝通、部門協調能力,其中各式各樣的“群”發揮的功能不容小覷。
傳遞快手科務群
報到第一天,講完當天的工作安排、勞動紀律,周折折科長就笑瞇瞇的說:“為了便于溝通,傳達集團和礦上的文件,中午下了班咱們科成立一個微信群,每個人都實名”,群名干凈利落“物管科”。這個群在此后的工作中主要負責傳達集團、煤礦、本科室的文件及規章制度;還有本科室的工作安排。每周的科務會召開前,劉學東科長都會把要學習、傳達的文件發到群里讓大家學習、收藏,科務會時大家共同學習。這樣就保證了集團、煤礦文件精神傳達到每一個人,每個同志都可以隨時隨地學習領會。筆者通過和其他科室的職工交流,發現他們幾乎每個科室都有自己的“小集體”。
協調能手工作群
在此后的工作中,他們又陸續加入了科室部門之間溝通的群。為了方便煤礦計劃提報和反饋物資信息,物管科和金橋物資分部成立了計劃、物資信息反饋群。每月物資提報需要申請的編碼、添加的價格各工區發到群里,物管科計劃員可以最快時間接收、完成;把急用物資發到群里物資分部和物管科可以積極協調進貨。另外,還可以加入物資公司成立的QQ群,反饋核實申請物資的名稱、規格型號,力爭把最完整精確的型號報到物資公司,讓物資部進貨順、用料單位到貨快。
溫馨歸屬職工群
最讓人感到意外和溫馨的是金橋煤礦黨群辦牽頭設立的職工群。在中國傳統的意念里,聚眾往往是統治者最害怕和擔心的,因為“聚眾”的搭檔大都是“鬧事、”“滋事”這樣的貶義詞。“金橋煤礦的領導為什么建立這樣的群?”因為當時很多轉崗職工心里都有疑問。職工群很快人數爆滿,群里一片熱鬧歡欣。
剛建群時,恰逢單位為職工辦理銀行卡,那時群里幾乎是教育人事科科長胡依川的專場。“銀行卡在我們單位辦理幾天?”“我可以在濟寧辦理嗎?”“我們上‘三八班’可以延長辦理時間嗎?”……,這樣那樣的問題層出不窮,大多集中在下班后,胡依川認真仔細地回答每一個問題,從來沒有因為是下班時間而敷衍回答。班車路線更改、下雨天井口增設食堂、每日菜價菜品、夏季送清涼的時間地點,飯卡撿拾認領,洗衣房衣服認領,澡堂丟失的失物認領……小小的群里充滿了正能量,充滿溫馨。為什么金橋煤礦敢把幾百口職工聚在一起讓大家自由言論?因為礦領導把自己擺在了服務者的位置,真心真意的為人民服務,為職工謀福利。金橋煤礦廣大干部職工是“一家人”,礦領導就是他們的“大家長”,在這里,每個職工都有自己的發言權、榮譽感、歸屬感。
此外,該礦還設有文書群、銷售群等等,幾乎每一位職工都有一個自己的“群”,都是“群里人”。每一個群的設立都是為了更好地溝通、更好地工作。小小不起眼的群顯示了濟礦集團務實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既方便了溝通,又提高了辦事效率,還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單位的凝聚力、向心力。
■ 金橋煤礦 宋 慧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