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全國上下深入傳達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
運河煤礦筑牢底線求發展 安全生產奏華章
運河煤礦在安全管理上,提出了“自主管理”的理念,通過構筑“責任+排查+質量+過程+疏導”的“五維一體”管理模式,打造“分級管理、自下而上、由上到下、同級協同、縱向閉合、橫向耦合”的責任落實體系,將責任傳遞到崗、到人,打造“員工自律、班組自治、區隊自主、科室自控”的管理新模式,實現被動管理到主動作為的轉變、懷疑式管理到信任式管理的轉變、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懶政”到“勤政”的轉變,確保了企業組織內部高效運作,提高了礦井精益化管理進程。
強責任、嚴落實,提升各級人員安全生產履職能力
忠實履職,制度先行:一是建立以“工程質量、安全管理、規程措施落實、任務完成、勞動紀律、文明生產”六方面為依據,近14萬字員工動態績效考核機制,劃分管理層次、明確責任分工、安全主體;二是在礦班子成員分工基礎上,建立“網格化、實名制”的責任包保體系,參與工區日常管理,解決區隊遇到的問題,按照僥幸、輕傷、重傷事故及各類非人身事故的級別,明確責任追究標準,通過考核掛鉤,嚴管重罰,將“人本管理”提升到保護職工安全健康權益的高度;三是構筑“自保、互保、聯保”三位一體的安全管理機制,明確形式、行為目標、安全職責、施工操作等項目,作業人員與協同作業人員、班組長、副區長、區長層層安全互保聯保,簽訂安全承諾書,互相監督、互負連帶責任,真正“知道自己該干什么,知道自己該承擔的責任、知道自己該履行的義務”;四是以強化區隊、班組兩個基層“一把手”安全職責為切入點,進行罰款、內部績效扣分“4+4”指標考核(罰款、扣分指標分別考核四個),激發每名班組成員在安全管理中的源頭控制作用;五是實施區隊值班人員“六八”跟班制度,每月值班期間下井不少于六個八小時跟班,且中、夜班分別不少于兩個;區隊每月至少3名以上管理人員參加不少于兩次突擊檢查、夜查活動,確保管理制度落實到位。
查隱患、嚴閉合,打造排查治理閉合管理流程
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從排查方式、閉合要求等方面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一是積極構建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兩個體系建設,通過“明確三級責任(礦長、副礦長、活動辦公室)、開展五個周期評估(年、月、旬、周、日)、嚴格五項排查內容(排查重點、風險等級、管控措施、風險公告、隱患消除)”“355”體系構建,全方位、全過程辨識安全生產上存在的風險,進行分類、分級管理,有效管控,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二是每月開展礦長查隱患活動,采取定期、不定期“2:5”的檢查模式,加重突擊檢查的力度和頻度,突出中夜班、節假日等重點時段的安全管理,對發現的隱患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現場進行“紅、黃牌”掛牌管理,明確責任人、整改時限,何時閉合,何時摘牌;三是做好薄弱人員排查,將患疾、新工人、家庭變故等“十二類”不放心人員作為排查重點,建立“醫院查體、病患自查、區隊負責人苗頭性排查、值班人員班前排查、班長開工前排查、安全員現場監督”六級責任聯鎖排查機制,杜絕不放心人員上崗;四是以違章處罰通知單入手,由違章人員從人、物、環境三個方面進行“5W”糾錯分析(以5個但不限于5個“為什么”連續追問,直到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打破砂鍋問到底”),連續追問問題出現的根源,從根本上、源頭上查清原因,認清本質,杜絕今后發生類似違章行為;五是深化事故警示意義,開展“反事故斗爭”活動,及時通報、匯總省內、外典型事故案例,結合現場進行“對照性”評估、檢查、改進,舉一反三,完善制度標準及安全管理行為。
強質量、嚴標準,建設安全生產標準化礦井
以新版《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定級考核管理辦法》推行為契機,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學習貫徹整改”活動,立足現場,落實標準,強化精細意識,實施“樸素”的質量標準化建設,獲得現場大提升、高回報:一是建立工程質量責任追究體系,在現場懸掛巷道工程質量管理牌板,施工責任人現場簽字,哪一個環節出現質量問題,都可追究到責任人,最大程度降低操作隨意性;二是細化工程質量驗收管理制度,每月按旬為周期組織三次專項工程質量驗收,重點考核巷道超欠超挖及工程細節問題,采取現場處罰、折扣產量進尺、材料費超支扣罰等方式進行考核;三是制定《井下施工現場物料碼放管理規定》,以“定置、編碼、看板、標識”為依托,以“工程質量、軌道質量、管線吊掛、線纜敷設、物料碼放、牌板懸掛、運輸管理、安全設施”高標準創建為重點,確保條條線線、臺臺件件、角角落落達到“平、直、齊、凈”的觀感效果;四是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周評估活動,從上周各采掘現場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生產狀況、違章違紀情況等八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對本周現場管理、施工重點進行安排,并以任務分解落實單的形式,發放到相關責任單位,強化過程控制及責任落實;五是開展內外對標學習活動,主動走出去,學習其他礦井先進管理經驗;召開內部“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觀摩會”,由各區隊負責人談體會、講經驗,引導大家對照標桿找差距,對照亮點找不足,杜絕夜郎自大、閉門造車的不良現象,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氛圍。
強過程、嚴管控,實現流程化管理新模式
通過崗位標準化流程操作,突出“人”的安全行為規范和控制,實現人與崗位的緊密融合、安全互動:一是建立涉及328個工種的《環境識別與操作流程控制體系》及《安全操作管控標準》,通過環境識別、流程控制、操作標準、手指口述等七個方面的規范和有序銜接,使各崗位、工種施工操作標準化、規范化;二是突出重點工程和關鍵環節的安全控制,建立、完善《采煤工作面安裝回撤安全管理規定》、《綜掘機使用操作特別規定》等具體制度,強調人員組織、操作過程銜接和施工標準管理;三是將管理人員的年度反嚴重“三違”指標考核細化分解到各個時段,將結果和階段性過程考核相結合,杜絕突擊抓違章和“抓小放大”的不良現象,提升現場24小時動態達標程度;四是開展“五好區隊、六好班組”評選活動,每月由各職能部室副科級以上管理人員分別打分,通過生產過程評估、機電精細化管理等動態達標內容的綜合評價,匯總考評,避免考核的片面性,并按照“正激勵為主,重獎輕罰”的原則,予以獲獎單位相關人員最高800元的獎勵,用經濟杠桿撬動責任落實;五是踐行“安全生產,技術先行”的理念,開展現場與規程措施“雙對照、雙提升”活動,將規程措施的編寫與現場對照,確保“來源于現場、指導于現場、經得起現場檢驗”,不斷提高施工工程規程措施編寫質量,查找技術管理短板,更好的服務于生產,保證現場嚴格按照規程、措施施工,同時,把區隊、班組、個人好的經驗、方法進行分享,構建“班組、區隊、礦”三級經驗共享平臺,減少摸索過程,提升礦井安全技術管理水平,實現規程措施、現場質量的互補互促、螺旋上升。
重疏通、引共鳴,實現安全管理人性化
安全管理的最終目的,是保障職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實現“管和被管”的和諧統一,為此,我們強化安全管理疏通,注重正能量傳遞:一是組織違紀人員、群監員、職工、班組長、安全員、副區長、區長、職能部室八級獨立座談,“不交叉、分開講”,將征集各類意見建議報請礦班子會議研究、落實;二是在三個月內無違章,予以罰款金額80%的比例進行安全誠信罰款返還,開展“金點子、好建議”項目評審活動,將安全罰款合理返還,提升員工知錯就改、主動參與安全管理的積極性;三是開展礦班子成員進區隊活動,每月礦班子成員根據包保分工參加被包保區隊的座談、區務會等活動,收集好的意見建議,并對職工的合理述求釋疑解答;四是各區隊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重點學習日常生產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突出專業性和實用性,有針對性開展“每日一題”、“ 每月一考”、“干部上講臺,培訓到現場”、實景教學培訓、周五學習、工程師(技師)工作站等活動,同時,為檢驗的培訓效果,每季度進行抽考,獎優罰劣,實現由“怕考試”到“盼考試”的轉變;五是組織“基層管理人員話安全”活動,每月由區隊長、班組長利用安全例會的時間,“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用身邊的典型事故案例教訓、違章違紀事件,提升遵章守紀自覺性。
十四周年,安全生產 5114天,零死亡,運河人用智慧、用汗水,更是用踏實的工作作風和自主管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守候了礦井安全生產。運河人微笑背后的付出,也是未來運河煤礦取得更加輝煌安全生產成果的開始。因為,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安全生產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