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兵,男,漢族,82年生人,中共黨員,山東科技大學采煤專業本科畢業。2004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采煤一線工作,現任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運河煤礦綜采二區副區長。所帶班組獲濟寧礦業集團“安康杯”競賽優秀班組、明星班組、“山東省安全生產十佳班組、山東省工人先鋒號、山東省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等榮譽。個人獲山東省勞動模范、濟寧市勞動模范、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勞動模范、安全標兵、明星班組長、運河煤礦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勞動創造世界,奮斗成就楷模。作為新時期的煤礦工人,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主動適應新時代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奮戰在苦臟累險的百里煤海14載,共安全回采了16個工作面,產煤560余萬噸無事故。
他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班組長以身作則的帶路人和榜樣作用,成為企業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基石。他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良好的安全素質,在關鍵時刻能沖的上去,遇到難題能拿得下來。通過他的典型引領和示范帶動,“徐繼兵班”成長為敢打善拼、精干高效、富有戰斗力的隊伍,成為了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班組隊伍的排頭兵,優秀團隊的引領者。
他注重建章立制,杜絕人為管理的弊端。通過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地規定了班組成員在安全工作中的具體任務、責任和權利,做到一崗一責制,班組長更是要做到一崗雙責,既要抓好安全,又要管好生產,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辦事有標準、工作有檢查,職責明確、功過分明。
他注重安全管理,真正把安全盯在眼里,記得在心里。通過“安全預想、規范班前班后會、班組對標交流、班組長上講臺、班務公開民主管理”等活動,形成自保互保聯保閉合循環責任鏈,做到“我的地盤我做主、我的安全我來管”,實現了“生產組織零缺位、監督檢查零空檔、隱患排查零盲區、問題整改零擱置、責任落實零距離”的“五零”目標。形成了個人保班組、班組保區隊的安全榮辱體系,安全誠信建設、安全責任理念得到加強,互保聯保得到有效落實。
他注重自身建設,積極開展班組創新增效活動。充分利用市場形成的倒逼機制,結合“雙提雙創,攻堅克難、渡危求進”大討論活動,立足挖內潛、練內功、降本增效。通過完善質量標準、隱患治理、互保聯保、風險防控、責任追究“五個管控”機制,實現團隊建設、生產工效、質量意識、操作技能、安全業績“五大提升”,激發了班組創新創效的熱情,孕育了革新的沃土,提升了現場安全度。
他依托“勞動、人事、分配” 三項制度改革,把班組考核結果與“帽子、票子、面子”掛鉤。推行的班組安全自主管理,用經濟杠桿撬動責任落實,構筑利益共同體;“安全效益工資制”促使班組成員知標準、會標準;知本安、會辨識;知制度、不觸犯;知績效、主動干,實現了“知識→能力→素質→安全→效益”的轉化。
他注重民主管理,做到班組管理公正、公平、公開。在劃分、輪休、請假等方面,當班班前會公布個人詳細得分情況,并把獎罰人員事由說清道明。定期對得分臺賬進行公布,讓大家一目了然,心如明鏡。所在班組從來沒有出現因劃分不公,管理不公平而影響職工情緒的情況,班組成員參政議政的主人翁意識不斷增強。
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班組成員整體素質提升。素質能力是體現班組建設水平的重要一環,尤其是班組長的管理水平及其班組成員的素質高低決定了一個班組的戰斗力,進而影響了這個班組的生產力。他通過建立“傳幫帶”和“一對一結對子”,積極組織參加“崗位技能比武、安全知識競賽、基層管理人員話安全、安康杯競賽、查保促”等活動,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班組成員之間形成團結友愛,互助互保,比學趕超,相互促進的良性格局。
企業安全生產之基在于夯實基層基礎工作。正是通過勞動模范、濟寧工匠等典型人物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基層的落地生根,才保障了企業的長治久安。運河煤礦的安全生產周期不斷延伸,實現安全生產14周年,獲得了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礦井。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