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濟礦集團與濟寧技師學院校企合作簽約儀式在濟寧市技師學院行政樓608會議室舉行。
濟礦集團總經理張廣宇、副總經理魏忠勛、總經理助理兼政策法規部經理楊立新、發展改革部經理張明坤、人力資源部經理朱亞梅,落陵盛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宏、黨委書記王政、勞資科長劉瑞,濟礦海納科技公司副總經理趙光明、勞資科長王延寧;濟寧技師學院院長文漢琛、黨委書記樊剛、黨委委員王志敏,以及辦公室、教務處、學生處、校企合作部、機電工程系、數控技術系負責人參加了簽約儀式。
會上,濟寧技師學院院長文漢琛首先對參加簽約儀式的各位嘉賓表示了熱烈歡迎,介紹了濟寧技師學院的基本情況。他說,濟寧礦業集團規模大,效益好,名匠薈萃,是開拓創新、高速發展、名列前茅的綜合大型企業,在全國聲名遠揚。濟礦集團主要領導親臨學院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體現了國企對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更體現了企業家的戰略眼光,對此,院方表示高度贊賞和欽佩。并對下一步校企合作進行了美好展望。
濟礦集團總經理張廣宇介紹了濟礦集團的基本情況和“3215”人才培養規劃等。張廣宇指出,濟礦集團去年實現銷售收入76億元,資產總額230億元,目前正加快構建“511”產業布局——“五個園區”“一個基地”“一個中心”;五個園區:以霄云煤礦、花園煤礦、民生熱能為基礎的“金鄉煤-焦-化”工業園區;以陽城煤電為基礎的“汶上煤-電-化”工業園區;以機電產業為基礎的“落陵機電產業”園區(包括工業地產這一塊);以鐵路專線、儲配煤場、碼頭運輸、煤炭深加工等為主要建設內容的梁山“濟礦物流園區”;以醫養結合、現代教育培訓為主要內容的“高新區國科生物園區”。一個中心:以海納科技公司為主體,打造和發展“礦山機械維修、租賃、制造”中心。一個基地:以陜西中太公司朱家峁煤礦為中心,建設和發展“外部資源開發基地”。特別是濟礦物流項目,今年10月1日二期工程碼頭航道就可以建成通航,通過開展煤炭貿易、物流貿易,構建資源共享、內外互補、上下聯動的大物流格局,實現西煤東運、北煤南運、南貨北運,鐵水聯運,每年可實現1500-2200萬噸的煤炭調配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00億元,相當于再造了一個新濟礦。“五個園區”“一個基地”“一個中心”協同聯動,省內、省外,遙相呼應;煤與非煤優勢互補,合力共贏,濟礦集團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張廣宇強調,企業發展離不開“資金、技術、人才”這三大要素,其中,人才是基礎,目前是集團轉型升級、發展壯大的關鍵期,對人才有著強烈的渴望,尤其是對產業工人、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地增加,因此,濟礦集團選擇與“門對門”的濟寧技師學院合作是集團公司培養人才、儲備人才的有效措施。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下一步,我們要“親戚般地走動、兄弟般地溝通”,濟礦集團將以這次校企合作為契機,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步伐,全面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并從學生期開始,培養員工的認同感和忠誠度,從而為集團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最后他還對濟寧技師學院師生寄予了良好的祝愿。
座談交流后,文漢琛和張廣宇作為校企雙方代表在會議現場簽訂了校企合作框架協議,并共赴行政樓一樓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結束后,濟礦集團總經理張廣宇在濟寧技師學院院長文漢琛一行的帶領下,先后到濟寧技師學院實訓樓的工業實用技術普及館、實習廠、孟慶站技能大師工作室、研發生產基地、濟寧市技工院校特色示范專業汽車工程系兼吉利汽車人才培養基地、第45界世界技能大賽濟寧市選拔賽電氣裝置項目賽場、信息技術系電子商務運營工作站、濟寧技師學院•京東校園實訓中心、化工單元實訓中心等地進行了實地參觀。
據悉,根據所簽署的框架協議,濟礦集團將從濟寧市技師學院2018年秋季招生報名開始,委托技師學院以“濟礦集團”冠名設立5個專業班次,分別為:濟礦集團煤礦綜合機械化采掘班,濟礦集團礦山機電班,濟礦集團礦山測量班,濟礦集團礦井通風與安全班,濟礦集團數控加工班,所有生源將通過濟礦集團審核合格后予以錄取,由技師學院負責根據企業需求進行精細化培養。
■ 集團機關 王傳鈞 徐芹/文 徐東寧/圖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