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橋煤礦開創銳意進取新局面實現“雙過半”
2018年是集團公司對金橋煤礦全年進行正式考核的開局之年。站在新的起點上,全礦上下積極轉變觀念、踏實做事、努力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把“七個方面降成本、八個方面要安全、十個方面要效益”貫穿于經濟工作始終,以提高經濟效益和質量為中心,以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全面預算管理為抓手,不斷推動年初重點工作各項措施落地見效,以披荊斬棘的決心和勇氣,攻堅克難,通過不斷細化工作標準、優化開拓布局、調整產品結構、加強人才培訓,該礦上半年整體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累計產銷煤炭36.8萬噸,實現利潤1.4億元,順利實現生產經營“雙過半”的目標。
金橋煤礦為監獄退危接管企業,在接管初期,由于企業人員大部分為監獄接管人員,人員組成情況復雜,對濟礦管理理念和企業文化的融合有所欠缺,尤其是生產經營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相對較弱,接管以來井上下各生產系統和辦公生活福利設施改造任務較重,既要兼顧生產還要兼顧系統改造和地面工程建設。通過半年多的不懈努力,該礦以人本理念為核心,通過“企業要發展,我該怎么干”大活動活動,將企業文化不斷向基層滲透。通過改善職工工作環境、增強后勤保障服務意識,職工幸福感、歸屬感切實提升,精氣神不斷提振、士氣不斷凝聚,和諧企業文化得到有效構建,持續發展的基礎得到有力支撐,開創了接管以來的新局面。礦通過壓風機房自動化改造升級、燈房自動改造、科室減人等一系列措施,內部挖潛、優化崗位合并,從倉庫、燈房精簡崗位人員20人次,調動人員轉崗29人,在未增加礦井總人數的情況下將人員抽調至井上新成立洗煤廠工作,為洗煤廠的生產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
積極做好水資源費改稅銜接。自國家出臺政策,我省于2017年12月1日開始水資源費改稅工作后,該礦財務部門緊跟政策變化,及時收集費改稅相關政策依據和計算方法,先后參加縣地稅局、縣水利局組織的政策培訓,與該礦企管部門配合,共同做好費改稅后第一次信息上報和申報工作;及時與縣地稅局直屬分局溝通協調,將原定的按嚴重超采區公共供水管網覆蓋內改為非超采區公共供水管網覆蓋內征收,每年可降低水資源稅支出27.22萬元。
成功辦理殘疾人個稅減免。為進一步減輕礦殘疾人個人負擔,體現企業關懷,礦符合殘疾人認定條件的9名職工在辦理殘疾人證書后,財務部門通過與地稅局多次溝通協調,元月份在縣地稅局成功進行了殘疾人個稅減稅備案,取得了金鄉縣地稅局關于減免礦9名殘疾人個稅90%稅額的減免批準通知書;5月份又為花園煤礦新調入的2名殘疾人職工辦理了個稅減稅備案。此項政策的爭取,每年可為11名職工減稅近萬元,在提高殘疾職工幸福指數同時也為該礦減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創造了條件。
取得環保稅減免80%優惠。環保稅征收以來,金鄉縣地稅局要求按排污系數6.72繳納大氣污染物環保稅,企業較排污費費改稅前負擔明顯增加,季度增加支出30萬元。為降低稅負,爭取稅負平移政策,該礦相關部門多次到縣地稅局溝通協調減免事項,經多部門不懈努力,取得了金鄉縣地稅局稅收優惠核準,二季度開始減征80%,每年可減少環保稅支出120萬元,為企業減輕了資金壓力。下一步待煤場儲煤棚建成投用后,擬再申請大氣污染物環保稅全部減免,以降低稅收成本。
督促礦內業務及時開具發票。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文件規定,自2018年5月1日起,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稅率分別調整為16%、10%。為減少企業不必要的稅收損失及發票爭議,該礦下發了《關于落實國家稅率調整政策及時開具發票的通知》,要求各部門梳理涉稅業務。對已發生的購銷業務(設備及材料、油、蒸汽、電費、辦公用品等)、接受修理修配勞務(汽車維修、印刷費、電信服務等)、工程施工、采掘勞務、運輸合同等相關業務已執行或已預付款的必須在2018年4月30日前取得相關稅率的發票。銷售部門在4月30日發運結束后要及時開具發票,確保月底不能有暫估收入,最大限度的減少因稅率調整給企業帶來的影響。
上半年,該礦煤質運銷分部上調價格兩次,漲幅40元/噸,并把原來的每周一調研,改為每天一小調研,每周一大調研,及時了解鋼廠、焦化廠的環保生產狀況、價格情況,主動掌握競爭對手生產狀況、價格動向、優惠政策和盈虧情況等,做到知己知彼,六個月未調混煤價格,做到了“三不降”(即市場降、煤價不降,煤質降、煤價不降,精煤指標降、煤價不降),目前原煤和精煤價格分別高出其他礦局同煤種產品50元/噸。該礦煤質運銷分部本著同直供焦化廠和鋼廠合作的原則,根據市場情況、合作情況以及原煤、精煤的對接情況,淘汰了12家信譽和接受能力差的客戶,與上市公司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確定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留住了2家戰略型焦化廠和3家大型洗煤廠,新開拓了3家新焦化廠、11家副產品客戶,客戶結構更加合理,企業抗風險能力大幅提高,為精煤的銷售奠定基礎。
創新預警機制 向財管要效益
3月30日,市國資委下發《關于加強市管企業財務管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明確要求市管企業應盡快構建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為認真貫徹落實國資委這一具體要求,金橋煤礦積極響應、主動作為,在原有管控基礎上,創新內部經濟運行預警辦法,建立成本費用、材料消耗和貨款回收三大預警機制,逐步完善財務監控體系,有效規避企業財務風險。成本費用預警主要是按歸口部門費用發生情況和年度預算分解目標進行比對,并將材料費、勞務費等項目和實際完成的產量、延米進尺“雙掛鉤”,修正預警值和現場因素之間由于非線性關系產生的偏差,該項預警每月進行1次;材料消耗預警是對成本預警的再細化,按周期計算區隊用料消耗與月初生產計劃用料預算之間的差異,并將因生產情況追加調整的消耗要求區隊完善現場分析,在幫助區隊學會算經營賬的同時杜絕了領料的盲目和隨意性,使預警值更加客觀、有據,該項預警每月進行4次;貨款回收預警則主要涉及銷售部門承兌回收情況,著重分析紙質、電子承兌和現金回款的比例,并根據當前集團銷售政策確定預警值,當承兌回收比例過高時,提醒分部適時調整策略,對增加企業現金存量、加快資金周轉速度起到積極作用,該項預警每月進行4次。
提升監管輻射 向現場要效益
4月21日,在集團公司一季度生產經營調度會上,張廣宇總經理針對成本管控、經營管理等方面做了重點強調。該礦財務科就如何貫徹落實總經理重要講話精神召開了專項會議,要求全體財務人員以“提升基礎管理”為主線,針對張總提出的“成本管控粗放、財務管理作用發揮不好”等10個問題展開了全面自查對照,深刻反思財務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個必須,兩個描述、三個確保”的整改措施。下一步,成本會計、財務負責人將深入井下現場,從“源頭”上認知井下采煤、掘進完整作業流程,對生產過程中材料費用的發生有更直觀的認識,使財務工作思路更貼近生產實際。。
盤活廢舊物資 向節約要效益
上半年,該礦物資管理部門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對金橋煤礦已核銷廢舊物資進行了合理處置,為企業增產創效。針對核銷的廢舊物資,按照集團文件要求,物資部門根據物資性質、材質等劃分不同標段進行拍賣處置,截至6月26日,處置廢舊物資增收金額600余萬元,其中,針對養護較好的軸承,物資部門多次聯系軸承回收廠家,最終以高位定標價成功拍賣,高于市場價格5000元/噸;庫存的液力耦合器經辨認后無法適應該礦目前生產需要,物資部門和機電科協商后選擇以置換的方式進行處置,比預計收益多賣5萬余元。目前,對未核銷的物資總結第一階段廢舊物資處理經驗,按照物資屬性類別劃分8個標段進行競價拍賣處理,6月底進行開標;調劑46項物資至企業內部企業,賬面金額47萬余元。
優化設計方案 向創新要效益
一是重新優化四采區設計,原四采區設計為東西大巷下山布置,前期準備工程量較大,且一個采區不利于多支采掘隊伍施工,制約礦井采掘接續和均衡生產,經過采區優化設計將原四采區劃分為南、北四采區兩個采區,大大縮短了首采面的投產時間;二是1316上工作面優化停采位置,多回收煤炭資源1.3萬噸、2301下工作面優化停采位置,多回收煤炭資源0.5萬噸;三是對一采區回采工藝優化,取消分層開采,對一采區探煤上山進行封閉,并施工二采區東翼回風聯絡巷,對失修嚴重的二采區東翼回風巷進行封閉,通過對通風系統的簡化,避免了失修巷道帶來的安全隱患;1304皮順、2305軌順下分層架棚支護巷道,工藝繁瑣,現有掘進人員操作不熟練,通過外出調研,并結合現場礦壓顯現情況,優化工字鋼結構,通過內部培訓及逐步摸索,掘進工效由原來的120m/月提升至180m/月。六是管理創新成果豐碩。2018年1月20日,礦申報“山東省技術創新項目”,項目名稱:條帶預采上分層“凹凸型”煤體綜放開采安全可行性研究;1月26日,礦申報“山東省企業管理創新成果獎”,成果名稱:“學補練提傳、思悟勤實廉”主題教育實踐;5月6日,礦申報“2018年山東省企業技術創新優秀成果、優秀新產品、優秀論文”,推薦論文正在評審中;6月5日,集團公司評審的技術、管理成果獎,金橋煤礦推薦“無人值守改造項目”、“凹凸型”煤體綜放開采安全可行性研究,正在評審中;2018年第三十二屆山東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礦申報成果名稱:“十字”管理促監獄退危礦井接管。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下,該礦將持續開展好降本增效主題活動,不斷引導職工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樹立“成本管理無止境”的觀念,進一步將降本增效工作抓實、抓牢、抓細、抓到位。
■ 金橋煤礦 張擁軍 梁浩然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