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煤礦安全關鍵在于“人”自身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時又是極度脆弱的,生命出現意外,人生便戛然而止,更會造成一個家庭的支離破碎、悲痛欲絕。生命至上,安全為天。我們必須時時事事保證自身的安全,這是幸福家庭的前提,也是創建和諧社會的根基。
煤礦企業一直以來都是高危行業,關愛職工生命,關心職工健康是永恒的主題。那么如何保障煤礦職工生命安全,實現礦井長治久安呢?眾所周知,導致煤礦出現安全生產事故的四大要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設備的管理缺陷”。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視,出臺相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加大安全科技投入保障,加強安全培訓力度,安全設施不斷完備更新,煤礦職工的安全意識不斷提高,煤炭行業的安全周期越來越長,煤礦安全生產局面有了質的飛躍。但是,個別煤礦依然出現了重傷以上的安全生產事故。在事故的四大要素中,我認為 “人的不安全行為”最為關鍵。
說到“人的不安全行為”,我們不得不說習慣養成,好習慣可以為我們終身保駕護航,壞習慣卻危害人身安全。這里講一則小故事,一個小學徒向一位老剃頭匠學習理發手藝。老師傅教學有方,就讓小學徒從基本功抓起,在一個冬瓜上練習。小學徒倒也聰明伶俐,每天勤奮練習,但是,他每次練習完畢后,都會隨手將剃刀插在冬瓜上,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習慣。老師傅只關注徒兒剃頭的功夫日漸長進,卻忽視這個剃刀插瓜的致命習慣,也未提醒這個危險行為。一日,老師傅想檢驗學徒的剃頭技術到底如何,便讓小學徒給自己剃頭。一開始,徒弟很嫻熟地為師傅刮起頭來,師傅頻頻點頭,贊許有加。可是,到了最后,剃度完畢,隨著師傅一聲好,小學徒隨手將剃刀插到了老師傅的頭上。后來結果不言而喻。這則小故事就是告訴我們,習慣中的壞行為危害之大,我們必須及時發現,并加以糾正。細數近年來發生的煤礦事故,有多少是習慣性違章釀成的慘劇。殊不知,一個小小的違章行為卻成了重大安全事故的苗頭,成為災難發生的根源。
習慣性違章的背后,更深層次地暴露出人的安全意識不牢,安全責任不強,安全標準不高。安全意識不強,體現在對于安全風險、煤礦事故隱患,視而不見,最終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終造成不可挽救的損失。安全責任不強,體現在安全隱患不落實、不整改,做冒險大王,心存僥幸,憨大膽,愛逞強;安全標準不高,體現在規程編寫不嚴謹,安全措施不系統,掌握標準不嚴不細,安全管理制度考核蜻蜓點水、隔靴搔癢,執行力缺失。
因此,只有大家從自身做起,提升思想境界,要將嚴守規程,遵章守紀的思想意識深深根植在我們的頭腦里、行動中。要時時刻刻把“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讓所有煤礦同事共知、共享,樹立自主安全管理意識。我們一定要克服“干慣了”“看慣了”“習慣了”的麻痹思想意識。要同心協力努力創造一個安全穩定和諧健康的生產環境。要全面貫徹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在經歷了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驗收大考后,始終營造一個宣貫標準、學習標準、講解標準、落實標準、整改標準的濃厚氛圍,要從掘進第一炮,采面工藝設計、開拓布局開始,將每一項作業標準不折不扣地貫穿生產經營全過程。只有這樣,我們生產環境才能大為改善,才能防患于未然,安全系數、安全程度會大大提高。要用好安全規程,提高規程編寫質量,更加具有操作性,更要加強安全培訓,提高全員安全操作技能,提升自身安全素質,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要在井下生產現場,井上操作車間勤學都看,嚴查各個環節安全隱患,及時提醒防范制止各類不安全行為,亡羊補牢未為晚也,亡羊不補哀莫大也。
一個礦井的發展壯大、安全生產、穩定繁榮與人的安全行為息息相關,需要靠我們每個人,從本質崗位做起,從現在做起,嚴格規范自身崗位安全行為,時刻把這些安全風險隱患當作自己的教訓,不斷增強自身的安全意識,落實安全管理各項工作,不斷推進礦井的安全發展。
█運河煤礦 岳宗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