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匠 精 神 耀 礦 山
——記2018年中國技能大賽二等獎獲得者、義橋煤礦運轉工區電修班長 秦士棟
2019年元旦前夕,汶上義橋煤礦有限責任公司運轉工區電修班長秦士棟代表濟寧能源義橋煤礦參加2018年中國技能大賽---第二屆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決賽電工(切削加工智能制造單元生產與管控)賽項,榮獲二等獎的驕人成績。緊接著又傳來喜訊:他被推舉為汶上縣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候選人!
全國大賽競風流
中國技能大賽是由人社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聯合主辦的國家級一類大賽,是代表我國智能制造行業最高水準的職業技能競賽。秦士棟同志在前期進行的山東省選拔賽中脫穎而出,與來自全國27個省級賽區的196支參賽隊伍、588名選手一起進入總決賽,可謂過五關斬六將,率領著“夢之隊”的嚴祥軍、張秀合兩名隊友,憑著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異于常人的實力頑強拼搏,一步步走上了領獎臺。
本次大賽競賽內容充分體現計算機網絡技術、PLC編程技術、數控設備安裝調試與維護技術、工業機器人編程與操作的核心能力考核。秦士棟與兩個隊友克服操作設備少、技術盲點多的實際困難,主動與賽事技術支持單位溝通,找同行交流學習,切磋技藝,刻苦訓練,在較短時間內的“魔鬼訓練”中,技術水平和參賽能力得到了較大幅度提升,終于在強手如林的激烈競爭中榮獲二等獎。這是濟寧能源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努力營造良好的用人環境、形成充滿活力的人才建設機制而取得的又一成果,是全行業職工的驕傲,是“工匠精神”的真實體現。
寶劍鋒從磨礪出
歌曲《真心英雄》唱道:“不經歷風雨 怎么見彩虹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今天我們看到的只是秦士棟同志光鮮的一面,不難想象,平時他異于常人的付出。正是25年“不忘初心”的堅守,才有了比賽場上的自如和領獎臺上的自信。
秦士棟同志現年42歲,維修電工高級技師,濟寧能源第二屆、第三屆首席技師。熟悉秦士棟的人都知道,他酷愛電工電子技術,學習、鉆研成了他最大的愛好。自1994年參加工作以來,他通過學習取得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學歷。多年來,秦士棟自費購買了大量專業書籍,潛心鉆研,系統的學習使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靠著對礦山事業的熱愛和對機電維修技術的執著,他從一名剛出校門的懵懂青年迅速成長為本專業的行家里手。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使他在機電設備選型、安裝、保養、維修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獨創提升機“事故樹”糾錯法,掌握主井絞車PLC編程及變頻器維修技術,并能不斷優化工藝流程,迅速排除現場隱患,努力減少生產影響,確保設備高效運轉。近幾年來,他完成四十余項小革新、小發明,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200多萬元。
秦士棟自擔任運轉工區電修班班長后,充分利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大膽摸索,創新思路,變靜態管理為動態管理,變事后處置為事前防范,由被動補漏變為主動出擊,下大氣力抓好風險管控,保持了所轄機電設備完好率一直名列各區隊之首的成績。
傾囊相授樂心田
韓愈的《師說》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秦士棟深知所掌握的專業技術絕不能只屬于自己一個人,正所謂“一花獨放不是美,萬紫千紅才是春。”因此,他平時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新職工的傳幫帶上,善于向同事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實戰經驗,積極輻射帶動身邊同事探索攻關,努力用自己的所學、所做、所成,最大限度提高團隊的綜合實力。因此平時的機臺巡查、食堂就餐、等候班車、會前間隙等都能成為他的“流動課堂”。經過他愛心、耐心和責任心的共同澆灌,幾年來先后培養了孫國雷、王克國、林偉、李洋等幾名同志,這些新秀正迅速成長,挑起了該區機電管理的大梁。隨著聲名遠播,以致他的授課范圍進一步擴大,礦機電部多次牽頭請他給全礦機電維修人員集中授課。由于他經驗豐富,教學有方,能接“地氣”,實戰性強,因此受到大家交口稱贊,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關鍵時刻顯身手
“作為集團公司首席技師,就要勇挑重擔、敢于擔當,隨時準備解決設備出現的任何故障,力爭消滅隱患于萌芽狀態。”秦士棟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他以礦為家,帶頭執行值班聽班制度,家里大事小事雖顧不上,可單位的事一點也不含糊,關鍵時刻更是能沖得上去,頂得下來。
2018年5月份的一天,義橋煤礦35KV變電所在倒完線路后0.4KV 1#進線開關柜斷路器的智能控制器RMW1-2H出現故障,智能控制器面板指示燈不亮,導致進線開關柜不能運行。得知這一緊急情況后,剛剛升井的秦士棟顧不上洗澡,就火速趕到現場進行搶修。經過測量發現智能控制器RMW1-2H電源板損壞,電源板無25V及10V電壓輸出。他對電源板的相關電子元器件經行測量和分析,查找出DB107整流橋堆及MOS場效應管擊穿,他用電烙鐵拆下擊穿的整流橋堆及場效應管,隨即將新的整流橋堆及場效應管焊接到智能控制器RMW1-2H電源板上。經過“整合重組”后,智能控制器RMW1-2H上電工作正常,而處理此次故障僅用20元就完成了外購需5000元的智能控制器,為礦井的正常生產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學海無涯苦作舟
由于機電故障大多看不見摸不著,遠沒有機械故障那么直觀,因此處置起來難度大增。這就需要有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戰經驗。加之機電設備更新換代較快,瞬息萬變的新技術,新工藝層出不窮,需要從業人員必須保持飽滿的學習力和源源不斷的創新精神。熟悉秦士棟的人都知道,他酷愛電工電子技術學習、鉆研成了他最大的愛好。翻開他的履歷,學習的腳步從未停止過。多年來,秦士棟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了大量專業書籍,潛心鉆研,系統的學習使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他看過的書,從地板一本本堆到了房頂,這一本本書籍,陪他度過了許許多多的日日夜夜,面對別人不理解的眼神他付之一笑,別人把酒言歡之際正是他刻苦學習之時,他堅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自己的付出終將得到回報。
在工作中,秦士棟是一個有心人,對不懂、不會的問題,他總是緊盯不放,打破砂鍋問到底,并養成了隨時隨地學習的好習慣。打開他的手機,里面存儲的內容與眾不同,電氣設備電子版圖紙、PLC教程手冊、設備現場接線端子照片等占滿了整個空間。當問及拍攝存儲這些東西有什么用途時,秦士棟微笑著說:“將有關技術資料參數存儲到手機之中,便于隨身攜帶和隨時查看,對處理設備故障有極大的好處。”正是憑著這股韌勁和鉆勁,他的業務技能突飛猛進。該礦-540恒壓供水系統使用的移動變電站是建礦初期設備,至今已服役14年。由于電氣設備革新換代較快,該型號的移動變電站配件原廠家已經不生產。去年7月份這臺移動變電站高壓配電裝置控制主板出現故障,廠家的技術人員現場維修后仍不能解決故障,并建議立即更換。秦士棟覺得只因為控制主板接線不匹配而更換新的移動變電站太“奢侈”了,不僅大大增加工作量和維修成本,還極有可能造成生產影響。于是他主動請纓,帶領新徒弟王金坤、袁坤兩位同志,冒著井下高溫,擔著“修不好遭抱怨、修好了是諞能、反正出力不討好”的風險,在高壓配電裝置狹小的空間內大膽摸索、反復嘗試、細心校對、認真測量,歷經3個小時,終于成功解決了廠家新升級的控制主板與原高壓配電裝置控制主板接線不匹配的技術難題,就連廠家技術人員也不得不豎起大拇指。此舉為該礦節約維修資金2萬余元,并且讓老設備得以新生。
載譽歸來不言功
多年的勤學苦練,使秦士棟練就了過硬的技術本領,并多次在技術比武中拔得頭籌,成為“技術狀元專業戶”:2014年至2018年5年間,秦士棟參加義橋煤礦電工技術比武獲得3次年度第一名,2次年度第二名;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獲得濟寧能源電工比賽三等獎; 2015年、2017年秦士棟連續兩屆被濟寧能源聘為集團“首席技師”;年年評為先進個人、明星班長、金牌工人……
當筆者問及秦士棟的“獲獎感言”時,他謙虛的說,“成績是集體的,沒有義橋煤礦就沒有我的今天。是義橋煤礦這個大家庭給我提供了成長、成才的土壤。我今后會繼續努力,爭取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礦山的發展壯大盡心盡責!” 樸實的話語,蘊含著對礦山的無限熱愛和對未知的無限渴望。秦士棟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里產業工人的一個代表,是“大國工匠”的一個特寫。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筑夢路上,會源源不斷涌現出像秦士棟這樣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的好工匠。正是這些礦山柱石、民族脊梁、國之重器,共同托起了我們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義橋煤礦 景西照 王強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