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煤電有這樣一個“發明家”
在陽城煤電機修廠,有這樣一個傳奇人物,作為機修廠的一名普通職工,他的多項發明榮獲國家專利,連年獲得集團科技創新獎,一臉憨厚卻滿腦子的創意,人們都喜歡稱他為“發明家”,他就是孫強。
孫強,1985年3出生,畢業于落陵煤礦技工學校,中專學歷,集團公司首席技師。他發明的內齒輪斜起式礦車復軌器、強力皮帶鋼絲繩芯玻璃器、采煤工作面電纜推運裝置榮獲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汽霧阻化系統改造”被集團公司評為科技創新二等獎;“內齒輪斜起式礦車復軌器”被評濟寧市評為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采煤工作面電纜推運裝置”被濟寧市評為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優秀獎;“綜采工作面電纜推運裝置”被濟集團公司評為職工革新能手一等獎。同時,多項發明榮獲該礦小改小革表彰獎項。
“我從小就喜歡搞發明,沒事的時候就把家里的電視機拆了,研究研究。”孫強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評價自己。
孫強的生活很單一,上班搞研究,空閑時間搞研究,回到家依然搞研究。他說,研究一項發明,需要安靜的環境,需要反反復復的試驗。孫強的生活也很充實,自主研發了液壓支架拖頂安裝專用工具、SWZ-1氣壓阻化泵、SL-20無繩閉鎖器、折彎機、皮帶回收機、皮帶裁剪機、除銹機等多項設備等多種工具,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了作業人員,提升了安全保障。采訪孫強時,他介紹了近期設計完成的2代除銹機的工作原理,并演示了除銹操作步驟,原本人工除銹一個人一天可以完成十幾個鋼管,利用除銹機2分鐘就可以完成一個,而且機械除銹表面更加光潔。
“每一項發明背后都有一個個失眠之夜”,孫強感慨地說。在發明皮帶裁剪機時,歷時一個多月,半夜里寂靜無人的時候,經常為了攻克一個難關徹夜無眠,然后第二天在班車上歇一會。他說:發明創造并不容易,一個機械化工具,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需要不斷地反復試驗,反復推敲。
2003年,他畢業于落陵煤礦技工學校,學習的煤礦專業理論知識有限,但是他善于從實踐中摸索經驗。在機修廠搞發明之前,他在井下工作8年,他干過采煤、掘進、通防探放水等專業,精通井下各種鉆探設備,同時積累綜掘機械、液壓系統的設備維修的經驗。在工作的零散時間,也從事過皮帶切割、卷皮帶這樣的體力勞動。“那個時候,我就在想,以后我要到機修廠去,研究能夠替代人工的東西,減輕大家的勞動量”,孫強在介紹自己發明的皮帶回收機時,回顧了自己在井下的一些心理歷程。他很早就為自己規劃好了人生的軌跡,未來的日子,必須去搞發明,發揮腦力,利用機械化,節約人力。
他發明的設備,都以S命名,現在機修廠使用的無軸縱量管,已經升級到S2代。在孫強看來,發明創造沒有終點,每一項發明都要根據需求不斷革新,更新換代。同時,在設備的身上,他會為設備寫上“生日”,標明日期。現在機修廠正在使用的一些新工具,表面上看著很新,查看設備內部時發現,很多零部件都是在生產過程中被淘汰下來的。孫強說:廠里堆積的很多廢舊物品,大家都覺得沒用了,但是我覺得還都有利用的價值,只是沒有放到合適的位置。
在孫強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熱愛的力量。因為熱愛創造,他為實現一個發明,冥思苦想,夜不能寐;因為熱愛工作,他為解決一個問題,反復試驗,樂此不疲。
■陽城煤電 呂華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