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鋼鐵衛士到“鐵面包公”
——記安居煤礦經營黨支部共產黨員孟俊
他是一位黨員,一位退伍軍人,參加工作20余年,一直保持軍人本色,將軍人的紀律帶到了工作崗位,退伍不褪色。2018年,孟俊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到安居煤礦物管科擔任地面物資現場管理員,負責升井物資循環流轉的現場管理工作。
新的工作環境,新的工作任務,給孟俊帶來了新的挑戰。他積極適應環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每天總是第一個到達工作崗位,最后一個離開,憑著勤懇踏實的韌勁很快熟悉了新的業務工作。按照該礦制定的《升井物資管理流程圖》、《升井物資流向管理圖》,孟俊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勁頭抓落實、抓閉合。頂著炎炎烈日,迎著刺骨寒風,每天上午9時雷打不動,組織鑒定小組對所有升井物資進行現場鑒定、驗收及分類,根據物資性質分為待修、報廢、暫存備用三大類,待修分為待自修和待外修,報廢物資嚴格執行報廢手續,暫存物資須驗收合格保證其完好性。孟俊認真嚴格的鑒定每一類物資,根據物資性質指定存放到8個倉儲庫房近50個功能區域,并要求鑒定人員在鑒定申請單上簽字確認,“鐵面包公”換來了倉儲庫房的動態達標。
2018年6月份以來,累計鑒定400余次,鑒定物資種類1000余種,實現所有升井物資“對號入座”。8個現場倉儲庫(場)房、11個區隊小倉庫、50個功能區,總能看見孟俊忙碌的身影。在他“不定時不間斷”的現場監管下,庫房及料場各類標識牌板齊全,分區、分類碼放整齊,四號定位精準,帳、卡、物相符,院內物料上蓋下墊,分層碼放,標識清晰,實現了備用新物資、外(自)修完好設備、待修物料、暫存和閑置物資、報廢材料及固定資產1000多種物資的分類分區碼放,全部實現“對號入座”。
由于物資現場管理員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在戶外,孟俊的皮膚被曬的黝黑,四十多歲的他總讓人感覺已經五十多歲。剛接觸他的人經常會被他的外表所蒙騙,以為他是個大老粗。事實上卻大大出人意料,他在工作中是個特別細致耐心的人,工作標準較高,擁有較強的工作執行力及落實力,對科里安排的工作從來不打折扣,每次的現場標準化整改,他總是發揮著軍人沖鋒陷陣的精神,總是搶著臟活、累活干。
就是這樣,孟俊以一個退伍軍人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精神,執著的從事著自己熱愛的煤礦工作,書寫著對煤礦工作的無限深情,在默默無聞的奉獻中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續寫退伍軍人的新風采。
■安居煤礦 桂鎮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