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 已成為智能化礦山升級改造的共同方向。
近年來,濟寧能源借助與大數據、云計算、無人駕駛、5G等新基建深度融合,大力推進各企業生產系統、裝備、安全防護、供電管理的智能化升級改造。其中,通過加快金橋煤礦井下5G、義橋煤礦單軌吊無人駕駛技術試點等,切實實現生產過程中的少人化、無人化。
井下用上單軌吊運輸線
打通運輸“最后一百米”
“單軌吊用上這個‘集裝箱’物料運輸,真是又快、又穩、又高效。”義橋煤礦的運料員張斌說。
義橋煤礦實現單軌吊“集裝箱”式運輸,打造智能化大運輸系統。
近年來,濟寧能源義橋煤礦率先實現了電子領料單+單軌吊無人駕駛+一站式送達智能大運輸模式,全面推進生產方式轉變。截至目前,義橋煤礦累計引入單軌吊10臺,安裝使用9臺,初步建成單軌吊網格化及持續化運輸線。
“過去每班都要30多人運送物料,現在智能大運輸系統投入后,每班只需4人即可完成全物料供應,目前已減員24人投入到了其他崗位,運送物料可分類分目、輕重緩急集中調配供應,比以前更加靈活、更加快捷。”義橋煤礦副礦長郭金星介紹。
據了解,義橋煤礦的所有掘進工作面和迎頭均已實現了單軌吊運輸,同時設立單軌吊集運小隊,明確責任,杜絕出現因為運輸物料出現的各種安全問題。為了解決運輸“最后一百米”的問題,義橋煤礦開創性地實現了氣動單軌吊,真正實現了物料在運輸過程中“減人增效”的目的。
減人、增安、提效
建立井下萬兆環網
在加快智能化建設的背景之下,花園煤礦也緊隨其后,在實現減人、增安、提效等方向,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花園智慧”。
在建設智能化礦山方面,集團不斷提高智能化水平,對智能化改造系統及子系統進行改造完善。同時,建立井下萬兆環網,基于5G技術及“私有云”數據中心和多業務綜合管控平臺,形成了“一網一云一平臺”的整體架構和“1+N”的管控模式。
“1”是一個多業務綜合管控平臺,把礦井安全、生產、經營等系統信息集成到一張圖中進行全監控,基于“一張圖”實現對礦井重大危險源聯動預警報警,實現了智能感知、信息融合、聯動預警和決策支持;“N”是多個分控中心(區域)對主煤流、主排水、架空乘人裝置、安全監測監控、微震、智能化工作面等系統進行控制。“智能采煤”已實現采煤機位置檢測分析、自動記憶截割、自動跟機移架功能,花園煤礦已實現井下監控中心和地面調度中心對工作面設備“一鍵”啟停操控。
現如今,井上井下固定機臺全部實現了無人值守或遠程控制,實現了井下固定崗位機臺、運輸、采掘等系統“無人則安、人少則安、減人提效”的目標。這樣不僅改善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更提高了工人的安全系數。未來,花園煤礦將緊跟集團公司步伐,在智能大運輸系統上實現輔助系統運輸車輛、作業人員全程管控和實時調度。做到機車狀態自動采集、無人駕駛,物料一站式運輸。
科技興安,減員提效
先進掘進裝備應用盡用
“要將安全擺在首要位置,樹牢底線思維,在安全生產目標追求上高點定位、主動加壓。”濟寧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以極端負責的態度,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決遏制各類事故的發生。
智能巡檢機器人實現井下重要設備硐室自動巡檢,對數據實時分析精準預警。
“打鐵還需自身硬”,濟寧能源扎實推進智能大運輸及5G環網的系統建設攻關工作,以單軌吊建設為主體,全面改進生產方式轉變,基于UWB人員精準定位系統硬件設施,實現車皮、平板車、機車高精度精準定位,配合開發應用的物料管理系統實現物料領用申請及審批、車輛檔案、運輸及裝卸管理、時限考核管理等智能運輸管理。
應用5G技術建設智能化礦山方面,濟寧能源實現了采煤工作面數據傳輸“有線”變“無線”,效率明顯提升。應用圖像視頻拼接處理,實現了采煤機和煤壁全景畫面的實時監控,采煤場景一目了然。助力保障礦井管理更加安全、高效。
今年下半年,濟寧能源將持續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重點抓好盾構機、掘錨一體機、聯排支架等掘進裝備應用,具備條件的應用盡用。同時,加快金橋煤礦井下5G、義橋煤礦單軌吊無人駕駛技術試點,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動集團公司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走出一條科技興安、減員提效的創新發展之路。
文丨張展馳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