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一線,因為小區暫時“封閉”,一些患有慢性病的居民出現了家中常備藥品“告急”的情況。如何滿足獨居、購藥困難等特殊群眾的用藥需求,成了服務社區居民的關鍵點之一。包保菱花小區和凌云西區的濟寧能源“萬眾紅心”志愿服務隊根據小區居民實際需求,想方設法保障他們的日常用藥。
3人,5小時,16.8公里!
保障居民“救命藥”
自疫情防控以來,凌云小區西區居民各類用藥訴求層出不窮,濟寧能源的3名“萬眾紅心”志愿者劉曉丹、馬瑞、張乾現迅速成立巾幗小分隊,全力保障社區居民的“救命藥”。
9月7日,經過梳理,該社區目前有4戶居民急需9種藥品補給,主要涉及高血壓、心血管、甲亢、精神方面等疾病治療藥物,巾幗小分隊分別對申請藥品的居民,詳細記錄藥品名稱、型號、廠家、購買數量。
9月8日,帶著居民購藥委托書經過5小時、16.8公里的路程,頂著炎炎烈日,巾幗小分隊分別到柳行分院、戴莊醫院、廣聯藥店,克服各種困難,最終將居民所需藥品全部采購完畢。
9月8日下午4點32分,巾幗小分隊拿到藥品后立即折返,一刻不得耽擱,與居民核對藥品信息無誤后,第一時間將藥品交至居民手中。
“疫情防控期間,及時供給救命藥確實非常重要,這一趟把居民需求的藥品都購置齊了,這下不用為他們擔心了。”劉曉丹說。
疫情擋不住溫情,行動傳遞溫暖。濟寧能源“萬眾紅心”巾幗小分隊及時配藥、迅速采購、高效發放的做法,有效打通了居民用藥“最后一公里”,切實保障居民各項生活和服務設施。巾幗不讓須眉,在戰疫過程上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守護小區門前八小時
只為一盒藥的“約定”
在菱花小區,濟寧能源“萬眾紅心”服務隊根據部分居民的實際需求,輾轉聯系到廣聯醫藥總部,并打通了菱花小區居民緊急購藥的一條“綠色通道”。
“同志,我能出去一趟嗎?到附近藥店買一盒藥。”6日上午11點左右,家住菱花小區7號樓的伊祥勝老人患有甲亢多年,他常用的藥品“優甲樂”已經全部吃完了,由于社區衛生所沒有這種藥品,所以他想著外出小區去藥店再補充一些。
在得知了伊祥勝的用藥需求后,來自濟寧能源的趙康迪便拿出手機查找相關藥店的聯系方式,經過一番電話聯系,終于輾轉聯系到了廣聯醫藥總部,并告知了伊祥勝老人的用藥需求。廣聯醫藥工作人員記下了用藥需求后告訴趙康迪,隨后會根據整體配送情況進行排期,當天肯定把藥品送到菱花小區,但是因為配送量較大,不能確定準確的送達時間。
這種情況下,趙康迪便讓伊祥勝老人留下了聯系方式。當晚7點多鐘,廣聯醫藥工作人員乘著夜色將這一盒藥品送到了菱花小區大門口。趙康迪拿到這盒“優甲樂”后,便趕緊給伊祥勝送到家中。“真是多虧了你們,這么晚還給送到家里來。”伊祥勝激動地說。
志愿者駐守在菱花小區大門前,時而會有一些居民跑到大門前想外出購藥。“這些有用藥需求的居民,大都是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需要靠藥物來維持健康,必須要想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濟寧能源下沉黨員干部徐來棟說,于是,他們通過跟廣聯醫藥總部進行溝通,建立了一個緊急購藥的“綠色通道”,每天上午及時告知用藥需求,到了下午或晚上,由廣聯醫藥工作人員配送至小區門口,隨后由志愿者送藥上門。
7日,家住28號樓的居民王靜因患有高血壓,急需氨氯地平片,趙康迪通過這個購藥的“緊急通道”再次聯系到廣聯醫藥總部,當天下午6點半,趙康迪從廣聯醫藥工作人員那里接過藥品,給王靜送到家中。
“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能夠為居民解決購藥難的問題,也是我們藥店應該盡的一份社會責任。”廣聯醫藥相關負責人許琳說。急居民之所急,守護小區門前八小時,藥店和“萬眾紅心”志愿者進行了一場無聲的愛心傳遞,只為一盒藥的“約定”。
文丨馬輝 呂岳 圖丨張展馳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