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濟寧能源舉行數字化轉型高峰論壇,共同研討企業數字化轉型課題。同時,濟寧能源融匯數易項目也于當日正式啟動,吹響“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重塑產業形態”的號角。
企業內部為什么要大張旗鼓舉行這樣一場數字化專場活動?濟寧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在講話中提出,“這次論壇,既是一次數字化轉型的交流研討,也是一次數字化革命的培訓課。”這也宣告濟寧能源的數字化藍圖已開始高標準謀劃、落地。
提升全員數字素養,專家學者現場支招
論壇上,青島兮易咨詢聯席CEO劉倩和順豐科技CTO趙曉燕分別就《數字化轉型為產業帶來前所未有機遇》《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實踐案例分享》進行主旨演講。
“業務流程決定信息化轉型。”劉倩認為,數字化轉型要以服務企業為任務、以數據管控為抓手,通過數字化賦能實現收派能力、用戶體驗、業務人員體驗和管理效率的綜合提升。
趙曉燕則結合順豐“收、轉、運、派”全流程的數字化應用案例進行分享,她說,創新驅動引領智慧供應鏈,數字賦能打造物流生態圈,數字化不僅是技術部門主責,更是公司戰略,要通過技術+業務上驅動,才能更好讓數字化進行落地。
在以“數字經濟時代,融匯物產業務發展與思考”為題的圓桌論壇上,北京交通大學物流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王喜富指出,智慧物流的核心特征就是有人作業向無人作業轉變,要激活傳統要素,重點朝向塑造數據生產力的新賽道發力,要動態精準地進行治理,數字化轉型的路徑應該向各行業進行輻射,不斷提升企業產業互聯網水平和全員數字素質,借助技術迭代和知識更新,增強內外部協作,努力做到數字化“伴隨式轉型”。
“數字化轉型不是一道選擇題和必答題,而是一道搶答題,誰先抓住轉型機遇,誰就占有了發展的先機。”北京交通大學交通信息管理工程系書記、港航內河經濟研究院負責人沈孟如認為,大型企業在規模化增長的背景下,會出現靠“人治”無法滿足發展的情況,借助數字化手段實現業務模式的創新,從而大大提升客戶的體驗,而這種業務模式的轉型,必須要打破慣式,內化到所有部門,驅動數字化轉型更加接地氣、更加落地。
數據,濟寧能源下一個戰略資源
當前,在大數據、新技術、萬物互聯主導的世界面前,在智能機器人正在替代人工簡單甚至復雜勞動的工業4.0時代,數字化是引領新一輪企業管理革命的重要引擎,是推動企業新舊動能轉換的先進手段,是企業科學決策新的驅動力和新范式。
近年來,濟寧能源堅持創新+資本雙輪驅動,瞄準國內一流的綜合能源集團和大宗商品供應鏈集成服務商目標,大力推廣應用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智能開采等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應用普及,建設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智慧礦山、智慧港口、智慧工廠,搭建了財務共享中心、智慧物流交易平臺、智慧港航管控平臺、智慧物流管理平臺等數據平臺,形成120多個信息化相關系統,實現了企業產供銷、人財物可量化、可數據化、可價值化,軟硬件規模化應用、創新式發展。數據已經和資金、人才一樣,成為濟寧能源重要的戰略資源。
“對照行業發展趨勢和先進企業,我們還存在數字化意識和數字化能力欠缺、數字化建設進程不快等一些差距和不足。”張廣宇表示,推進數字化建設,是把握發展趨勢、再造競爭優勢的必然要求。
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性、重構性工程,濟寧能源將結合企業實際,高點定位、全面謀劃數字化轉型藍圖。目前,濟寧能源已經組建數字化轉型領導小組,下設產業數字化轉型專班、技術指導服務專班。成立鯨航科技公司,引進高端信息化人才,打造數字化轉型技術隊伍。依托鯨航科技團隊,對企業管理和IT現狀進行診斷,制定企業數字化管控戰略和實施路徑。統一規劃、統籌實施集團及權屬企業數字化平臺建設,實現管理規范化、標準化、流程化、信息化、數字化。
打造新業態,加快各產業板塊數字化進程
下一步,濟寧能源將堅持“梯次推進”原則,按照業務系統化、系統信息化、信息數字化、數字業態化路徑,加快集團各產業板塊數字化進程,推進大數據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促進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整合優化,讓數字化成為千億集團建設的重要引擎。重點打造梁山港、龍拱港、新能船業、海納科技、艾坦姆流體、金橋煤礦等數字化示范企業。
據了解,濟寧能源數字化轉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業務系統化”階段,主要任務是規范業務。第二階段為“系統信息化”階段,主要任務是賦能業務。第三階段為“信息數字化”階段,主要任務是提升業務。第四階段為“數字業態化”階段,主要任務是拓展業務。
其中,通過對業務數據價值的充分挖掘,優化完善、拓展豐富業務內容,形成體系化的經營模式,全力打造“智慧礦山”“智慧貿易”“智慧物流”“智慧港航”等新業態。
“數字化轉型不是一個孤立的工作,它是千億集團建設的重要支撐,貫穿我們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張廣宇強調,大家必須把握機遇,順應數字化時代的大趨勢,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重塑產業形態,培育濟寧能源高質量發展新的核心競爭力。
文丨馬輝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