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濟寧市召開“數說濟寧看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5場。發布會由濟寧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華山,黨委委員、副主任王世海,濟寧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共同介紹國企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暨市管企業2023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當記者問到,近日,《山東省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關于支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已經印發。其中明確提出,加快培育梁山、龍拱等龍頭港口,把京杭運河(黃河以南山東段)打造成魯西南高效對接長三角地區的黃金水道,為全面提升沿河城市競爭力提供強勁動力。濟寧能源作為港航物流產業的運營主體,將如何搶抓這一黃金期,助力濟寧經濟高質量發展?
張廣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惠企新政,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新的動力。濟寧能源將以更新的理念、更寬的視野、更高的起點,重新定位企業發展戰略和目標,深度融入國家和省市發展戰略,建設港航經濟全產業鏈生態體系,努力打造立足濟寧、領航運河、服務全國、聯通世界的千億級大宗物資供應鏈集成服務商。力爭到2025年港口集疏量突破1億噸,集裝箱突破40萬標箱,營收突破1000億,進入中國企業300強。
一是暢通多式聯運大通道。按照智慧化、綠色化、標準化、現代化建設要求,加快現有8家港口改擴建提檔升級,強力推進梁山港、龍拱港、順達港二期工程項目,打造高效協作、競爭有力的內河港口樞紐新標桿。完善多式聯運骨干通道,加快推進梁山港、龍拱港、順達港和濟州港鐵路專用線“進港區、進園區、進廠區”。暢通標準化大通道,加快梁濟運河、躍進溝、龍拱河等干線和重要支流航道全面升級,建成干支銜接、區域成網的二級航道網,把濟寧港打造成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樞紐。
二是推動區域物流大合作。沿京杭運河、瓦日鐵路、新菏兗日鐵路、長江“豐”字型物流大通道,建立“礦、港、路、航、廠”一體化綜合運輸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建材、糧食、紙張、服裝、汽車等貨物的河江海聯運。深化港港聯動、港船聯動,加快發展集裝箱運輸和新能源船舶運輸,拓展集裝箱航線、加密航線班次、定制精品路線,推動大宗貨物公鐵水多式聯運,服務企業降本增效,打造中國北方內河航運中心。
三是構建供應鏈集成大平臺。以貿易為引領,加快戰投賦能、資本賦能、金融賦能和信息賦能,深化與央企省企、世界500強以及大型供應鏈企業的合作,深入融入晉陜蒙、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閩三角等區域經濟發展,推動濟寧港由內河港口向開放港口轉變。加快融匯數易平臺建設,培育數字貿易增長點,為上下游企業提供采購、銷售、倉儲、物流、融資分期等全流程供應鏈集成服務,重點發展為區域煤炭供應鏈、鋼材供應鏈、建材供應鏈和農產品供應鏈“鏈主”,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協同發展。
四是促進臨港產業大融合。精準繪制運河沿線“產業鏈圖譜”,按照“一港一園區”模式,加快打造6個百億園區,其中包括:①以煤炭物流、鋼材物流、港航裝備制造為主的梁山煤鋼物流園區。②以糧食物流交易、鋼材加工交易為主的濟州港糧食產業園區,打造“運河第一糧倉”。③以臨港加工、現代物流、保稅倉儲、綜合商貿為主的龍拱港集裝箱示范園區,打造內河集裝箱多式聯運示范港口。④以煤炭、件雜貨、汽車交易、物流配送為主的順達港綜合物流園區。⑤以新能源船舶制造、鋼材物流、建材物流為主的太平港船舶工業園區,建設全國第一個綠色化、智能化、標準化內河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⑥以煤炭物流、鋼材物流、鐵礦石物流、建材物流為主的微山港大宗商品物流園區,輻射淮海經濟區產業發展。
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晚報、魯網等10余家新聞媒體記者參加發布會。
濟寧能源融媒體中心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