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京杭運河大宗商品交易創新發展主題研討會順利召開。會上,濟寧能源相關合作企業、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的嘉賓代表共同圍繞“煤焦、鐵礦石、鋼材、國際貿易、糧食、物流、制造業”等領域進行了專題研討。
作為京杭運河大宗商品交易創新發展大會的專題研討會,旨在進一步探討交流大宗商品交易和港航物流等行業領域熱點問題,分析“雙碳”背景下行業政策優勢、共享市場資源信息,開啟戰略合作新模式,共創京杭運河大宗商品交易創新發展新未來。
立足“黃金水道”
構筑大宗商品平臺經濟“生態圈”
大宗商品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位置,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近年來,在“雙碳”背景下,大宗商品供應鏈的作用得以進一步凸顯。而濟寧能源則以煤、焦、鐵礦石、糧食等網絡布局為基礎,聚焦市場需求導向,開放物流通道,積極聯通上下游,共同維護市場秩序,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構筑大宗商品平臺經濟“生態圈”。
在煤焦專題研討會上,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研究處處長李明認為,在當前大環境形勢下,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倒逼煤炭行業必須加快轉型,需利用自身優勢加強產業協同和合作,時刻緊扣市場脈搏,加快發展煤焦等大宗商品現代供應鏈,提升供應鏈的應用水平。
在鐵礦石、鋼材、國際貿易及糧食主題研討會上,安陽永通鋼鐵副總經理張曉亮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懇談會,能夠與各位客戶和合作伙伴深入交流,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應對行業發展中的各種挑戰,推動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山東糧食行業協會秘書長徐興說,通過聆聽各位嘉賓和專家的分享,我們對糧食貿易與深加工產業的現狀,以及如何準確把握糧食產業體系協同發展政策或機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當前,濟寧能源緊緊圍繞交通強國戰略,立足京杭運河黃金水道獨特優勢,以貿易為引領,重點發展“煤、焦、鋼、糧、鐵礦石、農副產品”等大宗商品物流運輸,在上海、浙江、湖北、海南、新加坡等地布局物流貿易中轉基地,拓展物流服務大網絡,正加快培育濟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以“綠色低碳”為抓手
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
在物流專題研討會上,山東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蘇波在致辭中表示,此次研討會,進一步增強了山東船協與濟寧能源的溝通交流,更好地發揮了協會自身的橋梁紐帶作用。今后,山東船協將持續加強與會員單位的聯系,會同省內船舶海工相關單位共同努力,為山東省船舶海工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此次物流專題研討會旨在圍繞內河綠色運輸發展熱點問題,探尋行業發展的新機遇,進一步搭建交流合作平臺,促進各方深入交流,進而促進物流領域的發展,優化物流路徑,高效調配資源,為物流強國、交通強國注入更多動能。
武漢理工大學新能源船舶與郵輪游艇研究教授閔惠文圍繞《國家“雙碳”戰略下內河新能源船舶發展趨勢》作了詳細講解,他認為,內河船舶綠色化發展是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重要途徑。我國高度重視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的發展,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和規劃,推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在內河航運領域的廣泛應用。
近年來,濟寧能源始終堅持“建綠色智能船廠,造綠色智能船舶”宗旨理念,打造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引領內河船舶制造“數智化變革”,積極響應《山東省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推進內河標準化船型推廣應用和優化,為推動內河航運綠色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聚焦“高端制造”
推動產業鏈再上新臺階
在高端制造業專題研討會上,業內專家學者、戰略客戶圍繞主題熱議“雙碳”背景下制造業升級轉型、協同發展新話題,交流分享典型經驗,從而進一步推動濟寧能源高端制造業提檔升級,為實現我國“雙碳”目標貢獻智慧與力量。
山東大學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宮金林認為,在當今全球經濟轉型的浪潮中,先進制造業和新能源關鍵技術成為引領“雙碳”時代的重要關鍵詞。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則在“雙碳”背景下融入了創新、數字化和綠色生產的理念,通過智能制造、數字化工藝和可持續材料的應用,為制造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來,濟寧能源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把“雙碳”戰略下制造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作為助力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一體推進的海納科技綠色礦山智能成套裝備基地建設,以艾坦姆流體為龍頭的山東盛源高端精密制造園區經濟建設,擦亮了濟寧能源高端制造產業發展的新底色,趟出了一條“綠色低碳-智能制造”的創新轉型發展之路。
期間,五大專題研討會還圍繞新形勢下焦煤的物流及需求變化內河發展趨勢及港口配煤的共贏之路、應對鐵礦石供需間的博弈,探究與內河港航經濟的共同發展之路等多個不同主題設置了專題研討環節,為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來自不同行業協會,科研院校的有關專家、教授,戰略客戶、金融機構專家、媒體記者,濟寧能源領導班子成員,集團相關部室及有關企業負責人分別參加相關活動。
文/圖丨馬輝 田春雨 夏明揚 孫亞曼 劉壯 單鵬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