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濟寧市委、市政府“雙招雙引”工作部署要求,深化濟寧市管企業與大灣區企業戰略合作,6月25日,濟寧市國資委、濟寧能源集團在深圳聯合舉辦“聚力同行 融匯共贏”山東濟寧·大灣區國資國企招商合作推介會暨濟寧能源集團戰略客戶懇談會。
來自全國各地知名企業及大灣區物流貿易、科技信息、先進制造、金融投資、健康養老、文化旅游等行業領域企業家、商會負責人齊聚一堂,一起暢敘友情、洽談合作,共謀發展、齊繪藍圖。濟寧市副市長張東,市政府副秘書長單成全,市貿促會黨組書記王君磊,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華山,濟寧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出席儀式。
借助鵬城窗口 共敘儒風鄉情
濟寧素以“孔孟之鄉、運河之都、文化濟寧”著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儒家文化的發祥地。近年來,濟寧市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全面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聚焦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充分發揮產業體系完備、區位交通優越等“九大優勢”,大力實施制造強市、現代港航物流等“九大戰略”,全力跨入全省發展第一方陣,建設全國一流文化名市,打造美麗幸福典范城市。
張東在致辭中表示,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演繹了一個又一個“春天的故事”,是全國最具活力的創新城市,是創造財富、經驗和奇跡的圣地,也一直都是濟寧學習的榜樣,當下的濟寧,機遇多、政策好、環境優,搶灘濟寧、投資濟寧一定有大作為、有大發展、有大回報。誠摯希望以此次合作懇談會為契機,與各位嘉賓、各位朋友開展更加廣泛、更加緊密、更加有效的務實合作。
濟寧搶抓千載難逢的內河航運發展重大機遇,把“強力突破現代港航物流發展”作為事關濟寧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聚焦打造“億噸大港、百萬標箱、千億產業”,加速推動傳統內河港口向開放港口、散貨運輸向集裝箱運輸、傳統船舶向新能源船舶、物流輻射區域由濟寧向周邊省市“四個轉變”,加快打造立足京杭運河、對接長三角、輻射“一帶一路”、影響全國、聯通世界的中國北方內河航運中心、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近年來,濟寧市委、市政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培育打造安商、助商、富商的投資興業沃土,始終與企業一起攜手共進,投資環境、產業生態持續優化。“招商引資是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我們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天字號’工程來抓,強力推進專業園區建設,形成了規劃、建設、招商、運營全鏈條的產業招商和項目聚集新空間。”推介會現場重點推介了濟寧能源精密制造產業園、濟寧躍進臨港國際智慧制造基地、中國電子信創新興產業基地、濟寧新天地國際商務中心、尼山圣境二期魯源村、濟寧文旅創新產業園、南陽湖農場文旅融合煥新、南陽湖農場文旅融合煥新、欣康藥業油脂深加工、魯泰控股 15萬噸/年新材料產業園10個特色產業承接載體和重點招商項目。
多年來,濟寧市積極借助鵬城窗口,向大灣區廣泛推介濟寧,在產業發展、科技人才等方面,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諸多企業,建立了良好互動關系、結下了深厚合作情誼,華為、騰訊、中集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紛紛在濟寧投資布局,越來越多的深圳朋友、粵港澳大灣區客商青睞濟寧、選擇濟寧。
推介港航資源 共創灣區新藍海
中交潤楊依托融匯數易平臺資源優勢,以集團公司8家權屬港口為支點,借助瓦日鐵路的優勢,聚集貨源,統一調配船舶,統一對外發運、規范水運市場價格。公轉水集裝箱業務從魯西南地區至長三角、閩三角、兩湖一江地區公路轉水運,可降低10%-30%的物流成本。為客戶提供更快捷、高效的物流服務,陸續開通了至武漢、太倉(上海)、南京、淮安、合肥等地的定班制26條集裝箱航線,7天可達太倉以及60余條國內外船舶航線,使得公司的物貿網絡輻射全國50余個省市區。
融匯物產副總經理,中交潤楊、新能船業董事長張強向大家介紹了中交潤楊主營業務、服務優勢,同時對新能船業90m船型、67.6m船型和73m船型進行推介,他表示,首創船型通過技術成果集成,將顯著增加裝載量,大幅降低單位載重阻力,污染物排放量降低90%以上,碳排放降低15%,“含新量”“含綠量”實現“雙提升”,助力濟寧現代港航物流戰略強力突破。
“山東是全國首個農業總產值過萬億元的農業大省,有‘齊魯糧倉’ 的美譽。山東既是糧食銷區也是產區,去年山東省糧食種植面積 1.26萬畝,糧食產量5655.3萬噸,糧食總產占全國8.1%、居全國第三位。我們立足園區現有布局基礎,結合產業發展需求,搭建糧食聯盟產業模式,將貿易、物流與加工產業深度融合。我們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經營理念,以貿易引領為主,依托兩港一園發展為基礎,引進各大戰略伙伴,發展糧食貿易+中轉+倉儲+物流+加工‘五位一體’的綜合服務,形成涵蓋‘采儲運銷加’全環節的供應鏈服務體系,推動糧食交易市場、產業鏈融合發展。”濟州糧食產業園董事長劉莉聚焦糧食物流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進行業務推介。
“第一家將海港理念全面應用到內河領域,實現了全流程的自動化;第一家常態化運行‘5G+AI+IDS’無人智能水平運輸的內河港口;第一家自動化系統全域國產化,全國集裝箱港口唯一,高度自動化帶來效率的提升,3.5小時就能完成一艘96T的裝卸船操作。與多家航運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通航線26條,具有輻射面廣、覆蓋城市全、航次密度高等特點,可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物流方案及集裝箱訂艙服務。”濟寧港航龍拱港副總經理楊永高以《大運河上的龍拱港》為題,向大家展示了龍拱港作為中國第一家實現智能運輸的內河港口,同時也是北方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集裝箱內河港口,對降低周邊制造業企業的物流成本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推介會上,融匯物產黨委書記、董事長榮強圍繞“我們有哪些實體場景,我們能提供哪些服務”進行重點推介,“我們將通過內部資源協同化,提供客戶高效服務;貿易品類多元化,滿足客戶市場需求;物流網絡全球化,暢通客戶運輸渠道;合作方案定制化,降低客戶綜合成本;業務監管數字化,保障客戶實惠便利;政策紅利集中化,優化客戶營商環境。”濟寧能源集團跨越近2000公里來到深圳,目的就是利用好京杭運河優勢,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與濟寧內河港攜手聯動,探索煤焦鋼糧、鐵礦石、物流、外貿、金融等方面的國內外貿易合作,共同做大做強。
會約精英翹楚 共謀發展篇章
“濟寧歷史文化悠久,國資國企蓬勃發展,是驅動經濟增長的堅固基石,深圳則以改革先鋒之姿,屹立于創新潮頭,匯聚人才、資本與先進理念的澎湃動力,引領著時代發展的潮流,使兩地攜手合作,實乃智慧融合與資源共享的典范,預示著一個合作共贏新紀元的開啟。”深圳市山東濟寧商會會長、深圳愛華國際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張慶闊在致辭中表示,將勇當先鋒角色,全力支持并積極參與濟寧國資項目的建設與發展;擔當信息的使者,為濟寧國資企業提供準確及時的市場動態與行業信息;將架起溝通的橋梁,努力構建一個高效務實的交流平臺,推動濟寧國資企業與深圳乃至更廣闊市場的深度合作與交流。
深圳市東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劉立基在致辭中表示,深圳東華是1988年由山東省委、省政府在深圳經濟特區發展設立的窗口企業,為山東各地市來深考察交流、雙招雙引活動提供了一系列配套服務,每年舉辦各類活動30余場,承辦了魯深產業合作洽談會、優質農產品走進大灣區推介會等一系列起點高、聲勢大、效果好的活動。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當好濟寧市的宣傳員、服務員,大力宣傳推介濟寧市,持續提升濟寧在大灣區的知名度、影響力和美譽度。立足主責主業,結合濟寧市產業特色和發展需要,精準對接引入大灣區科創項目、資金、人才等資源,助力濟寧市產業發展。
“一直以來,濟寧和廣東兩地保持著密切的合作往來,尤其是今年4月,雙方成功運用‘陸改水’、‘海河聯運’等多式聯運模式,將廣東的家具建材高效運回山東,有效減輕了廣州企業的庫存壓力,提升了貨物周轉效率,實現企業降本增效,相信此次招商合作推介會的召開,充分發揮廣東、濟寧的區位優勢、交通樞紐優勢和產業優勢,在集裝箱業務、物流貿易等方面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更大領域深化合作,攜手并進,實現資源要素高效聯通,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廣東省家具建材商會會長曹宇勇在致辭中表示,將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和優勢互補,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層次,共同深耕廣東到濟寧的家居建材市場,為國家雙循環格局的構建貢獻力量,書寫合作的新篇章。
2023年7月,中集集團、中集安瑞科與濟寧市人民政府、濟寧能源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依托各自優勢,圍繞內河船舶清潔能源應用,投資布局清潔能源船舶制造基地、LNG水上綜合服務區等。由中集安瑞科控股運營的中集新能濟寧公司在山東新能船業投資建造的運河第一艘80米加油加氣躉船已經于今年4月份成功交付;同時依托自身的裝備制造、資源、業務管理和市場優勢,2024年僅僅6個月就在濟寧創造營收達4000萬元,實現天然氣貿易量1.2萬噸,與上游簽署長期穩定資源的供應協議,為未來濟寧通江達海水陸并進的物流大通道提供持續穩定的清潔能源供應和保障。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總裁楊曉虎表示,將繼續與濟寧能源集團深化合作,共同服務國家雙循環格局,不斷譜寫央地合作的新篇章。
期間,濟寧市管企業分別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諸多企業進行簽約,其中,山東融匯物產集團分別與寧德時代電船科技有限公司、中集新能(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簽約,標志著招商合作推介圓滿成功、成果豐碩,必將為推動濟寧產業能級躍升、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濟寧市國資委、濟寧市貿促會相關負責人,各市管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分管負責人,濟寧能源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閔維,新聞媒體記者,集團總部相關部室及有關企業負責人參加活動。
文丨丁曉曉 圖丨臧盛博 李傲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