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由濟寧市港航物流指揮部、制造強市指揮部搭臺,組織市內生產、制造等行業的47家企業走進濟寧能源集團,開展“企業進港口”推介活動,以此為契機,提升我市相關企業與港航物流關聯度,切實為我市相關企業拓寬運輸渠道、降低運輸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活動全體成員實地考察了京杭智慧新鋼、躍進港、江北現代糧食物流園、龍拱港等權屬企業,觀摩了濟寧能源集團大宗供應鏈綜合服務“融匯數易”平臺運行情況,深入了解我市港航物流業發展現狀和遠景規劃。
觀摩之后,由濟寧能源集團部分港口、物流、貿易企業作業務推介,并舉行了座談交流會。各企業代表紛紛表示,通過本次“企業進港口”活動,充分感受到濟寧港航物流業發展的蓬勃生機,也進一步增進了與濟寧能源集團的溝通交流,為下一步開展深度貿易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我們依托濟寧能源集團自有港口、船隊、集卡車隊,通過與中國鐵路太原局、濟南局、鄭州局、西安局等鐵路集團公司;上海泛亞、安通控股、中谷物流、信風海運等船公司建立緊密戰略合作關系,可為多式聯運客戶提供一單制、一箱到底‘門到門’物流總包服務。”龍拱港副總經理楊永高在推介時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推介會,讓更多本地的企業了解濟寧港航,進一步降低本地企業商品的物流成本,增強當地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我們年漿紙產能超千萬噸,運輸方式關系著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聰表示,太陽紙業將原料運輸方式改為內河航運,一年節約物流成本近千萬元。公司充分利用京杭運河、長江聯運優勢,將卷筒紙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打響“好品山東”品牌。
同時,東宏管業通過水路聯運解決了“超長超重”管材運輸難題,2023年濟寧碳素集團通過內河運輸原料石油焦30萬噸,節約物流成本超過1200萬元。集裝箱運輸除了煤炭“散改集”外,華勤的輪胎、汶上的石材等,也都通過大運河運往南方。
一直以來,濟寧能源集團依托港航資源和區位優勢,以“建設大港口、發展大物流、培育大產業”為主線,形成了上聯晉陜蒙能源基地,下聯長三角、珠三角等的物流大通道。借助運河水路運輸成本約為鐵路的三分之一,公路的七分之一,具有運量大、能耗小、成本低、污染輕等優勢。目前,我市累計開通內河集裝箱航線26條,通達50多個港口,物貿網絡覆蓋全國20個省份100多個城市,國際物流拓展至10余個國家。
市制造強市(新型工業化)建設指揮部、市港產城融合(現代港航物流)發展指揮部、市能源局、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市國有資產事務中心相關成員,濟寧能源集團相關企業人員,濟寧市相關企業代表參加活動。
文丨丁曉曉 視頻丨李傲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