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國家能源局在4月22日召開的“2011年一季度能源經濟形式和走勢”分析會上表示,中國一季度煤炭供需平衡,但進口量較同期有所下降,該趨勢或在年內持續。 2010年,中國淨進口煤炭14,580萬噸,同比增長40.96%。 今年一季度,隨著煤炭資源整合,國內新增產能逐步釋放。山西、內蒙古等產煤大省煤炭產量均同比大幅提升。全國煤炭鐵路運量在該季度內達55319萬噸,同比增長12.6%;主要港口累計完成煤炭發運量15627萬噸,增長近三分之一,且庫存增加。 但在2010年底,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遭遇洪災,煤炭產量和出口嚴重受阻。亞太市場煤炭尤其是煉焦煤價格因此快速上漲。這令部分煤種的進口價格高于國內,喪失優勢。受此影響,一季度全國累計進口煤炭3237萬噸,同比已下降26.4%。 需求方面,分析會上指出,主要耗煤行業已在一季度表現出旺盛需求。粗鋼、水泥產量同比分別增長8.7%、18.1%,火電量增長10.6%。全國重點發電企業累計消耗電煤32247萬噸,同比增長約十分之一,但庫存較年初略有減少。 同時,國家煤炭應急儲備方案也于今年3月獲國務院批準,并于近日開始實施。依據該方案,中國國10家大型煤炭、電力企業和秦皇島港等8個港口企業將開展首批煤炭儲備試點,計劃儲煤500萬噸。作為執行該方案的煤炭企業之一,神華昨日發布公告稱,其承擔煤炭應急儲備任務共 170 萬噸,將在公司控股港口和合作港口落實。涉及港口分別是黃驊港(80 萬噸)、秦皇島港(50 萬噸)、珠海港(13.01,-0.13,-0.99%)(30萬噸)和廣州港(10 萬噸)。 國家能源局預測,二季度中,受電力企業為迎峰度夏進行儲備等因素影響,煤炭市場可能“淡季不淡”。而大秦線自4月初的檢修則可能造成鐵路煤炭運量在選期內的回落。但王思強認為,因港口庫存較多、二季度是煤炭消費淡季,前述因素不會對煤炭供需平衡造成較大影響。 國家能源局認為,盡管國內煤炭市場價格已處于高位回穩狀態,但目前國內外煤價倒掛已超過100元/噸。而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西亞北非局勢不穩定、日本災后重建以及新興經濟體需求增長等因素,則極可能促使國際煤炭市場價格在年內維持高位波動。因此,國家能源局認為,中國煤炭進口量的下降勢頭將會在年內延續。 |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